感受电影节的“节”味儿
期待中法电影合作更加深入
——访法国电影联盟主席让-保罗·萨罗米
张 成
法国电影《起名风波》剧照
4月16日,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法国电影周开幕,这也是法国影展第十次在华举办,同时还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电影联盟主席让-保罗·萨罗米携《爱》《再一次初恋》《把心打开》《艾特熊和赛娜鼠》《起名风波》《超级明星》《寂寞的心灵》《三个世界》等8部长片和《真不走运》等10部短片来华放映交流。本报记者就中法两国电影文化交流合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让-保罗·萨罗米。
记者:能介绍一下来华展映的法国影片吗,它们有什么代表性?
让-保罗·萨罗米:今年的影片都比较作者化,比如这次的开幕影片《再一次初恋》也是作者电影,但是一部非常搞笑的喜剧。
记者:《爱》夺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您认为是什么因素打动了奥斯卡组委会,法国观众怎么看这部影片?您怎么看待此次法国影展?
让-保罗·萨罗米:《爱》不仅得了奥斯卡,还得了恺撒奖和戛纳金棕榈,这种情况还是挺少见的。影片的题材特别残酷,又特别苦,但观众却很喜欢,这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法国电影展已经成为向中国媒体和观众推广法国新电影、深入介绍法国电影的最重要平台,今年我们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深圳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合作,也使我们的部分影片有机会特别面向学生和年轻观众。我们也希望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推广法国电影。法国是个特别热爱电影的国家,希望中国观众能看到更多法国的好电影。
记者:您对本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有怎样的期待?
让-保罗·萨罗米:我很期待看到中国观众观看法国电影的反应。随后,我们会和中影集团等制作机构洽谈,期待有实质性的合作。希望中国观众能像认识美国电影那样慢慢认识法国电影和欧洲电影,希望大家能看到更多类型的电影。
记者:众所周知,法国是作者电影大国,能否介绍一下作者片和商业片在法国是如何相处的?
让-保罗·萨罗米:法国电影的制片方式是多样的,既有商业大片,又有作者电影,两种方式都很健康。因为法国有法律规定,制作方有义务并且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常年去支持作者电影。我们对美国电影做了一些配额限制,观众能看到法国电影的同时,也能看到美国电影。此外,法国院线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放一些欧洲片。
记者:您对中国电影市场了解吗?
让-保罗·萨罗米:据我所知,中国观众都是有文化的市民,他们不仅看《蜘蛛侠》《蝙蝠侠》,也需要其他文化、类型的影片,但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这种可能性,即让他们能看到这样的影片,因此才有法国影展。我感觉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侵略”,因此,我希望中国电影市场能增加其他国家的电影配额。我自己是影迷,也特别喜欢美国电影,但不希望出现处处是美国电影的情况。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电影应该是多样性的。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法合拍片?您了解中法正在合拍的《狼图腾》吗?
让-保罗·萨罗米:我知道相关的中法合拍片协议已经签订,王小帅导演的《我11》已经试水,2012年,共有10部法国电影在中国发行。虽然这个协议还要改进,因为中法文化不同,我们要找到合适的题材,才能做这些项目。我不太了解《狼图腾》的情况,只知道他们还在拍。
记者:您看过的中国电影里,哪些印象较深刻?
让-保罗·萨罗米:我喜欢《大红灯笼高高挂》。前两天刚看了《一代宗师》,北京时间4月17日《一代宗师》在法国上映,我非常想回去再看看。听说《一代宗师》在中国很成功。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