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从一条老街看古城保护“扬州智慧”

时间:2013年03月26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花为华

昔日一条破败杂乱的东关街,如今已成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一条老街看古城保护“扬州智慧”

  每逢佳节,位于江苏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核心地带的东关街便灯如海、人如潮。仅有1122米长的东关街往往会涌进近10万人次的游客和市民。他们或赏花灯,或品扬州特色小吃,或逛沿街的特色小店,感受着古城扬州节日的热闹气息和文化韵味。

  不到东关街不算到过扬州。谁会想到,仅仅6年前,这里还是一条破败杂乱的老街,如今则已经成为一扇打开集萃古城的人文窗口,一条绵延不绝穿越千年历史的文化长廊,置身其中,传统文化触目可及,古韵古风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扬州古城的古朴典雅、大气从容。

  东关街先后被命名为“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条老街的变迁,正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破解古城保护、改造与发展这一全球性难题的“扬州智慧”。“以东关街为代表的扬州古城保护、改造和利用堪称样板,值得更多的城市学习借鉴。”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如是说。

  一个比喻:古城改造就像“给小姑娘开双眼皮”

  今年春节期间,举家旅居美国30年的周敬山回到家乡扬州。他说,东关街怎么逛都不够。石板路不长,沿街的店面中有的射出昏黄的灯光,有的则半开半闭。游人三三两两,不吵,慢慢地走。老街旁的支巷口,有老人坐在板凳上逗弄着孙儿,重复着千百年来固有的生活方式。

  “古城原貌没有变,依然原汁原味。”行走在这条老街,对比珍藏30年的发黄老照片后,周敬山感慨地说,“要介绍海外的朋友都来看一看。”

  有人说,古城改造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有的大拆大建,结果人们说它太假,丢失了城市固有的历史文脉与价值;有的固守传统,人们说它太旧太破,不能充分绽放出对现代人的吸引力。对此,扬州人在古城保护与利用中作了一个精妙的比喻:这就像给小姑娘开双眼皮,开得好提升形象,开得不好就是一个败笔。

  扬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浓缩为12个字: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背后是扬州历届城市管理者敬畏历史,坚决避免“破坏性建设”、“破坏性保护”的持续努力。为此,扬州编制规划,点线面结合,保护历史街区的体系、肌理以及生活形态。扬州建设部门的负责同志介绍说:“我们把古城分为4个历史文化街区、12个片区,规划几乎覆盖了每平方米。”由此,一批又一批国际、国内城市建设规划大师云集扬州,给美丽的古城留下了一流的规划理念和智慧。

  “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精致、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扬州对古城的成功保护,源自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思路。这种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的“扬州理念”,早已植入扬州人的心中。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全面保护古城已上升为“城市意志”,历届市委、市政府都严守一条“铁律”:设计古城改造,必须广泛倾听各方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也敞开大门,邀请市民代表列席旁听,认真讨论通过老城区控制性规划大纲、历史街区控制性详规、民居修缮规划等一整套完整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扬州古城历史格局得以基本完整存留,这在全国11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极少见。

  一道算术题:“一加一减”让古城文化触手可及

  每天沐浴着夕阳,东关街上的张大爷总要约上老街坊,去“钜源”茶食店买包茶食、泡壶茶,听段扬州评话。

  穿上传统的结婚礼服,坐上花轿,在民俗乐队、仪仗、司仪以及亲友的簇拥下游古巷,跨火塘,拜堂……不要以为这是电视剧里的场景,每年,位于东关街的汪氏小苑里都要举办多场古典婚礼,让“老扬州”的生活场景生动再现。蓝花布、老茶馆、虎头鞋……东关街上这些充满浓郁扬州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构成一幅魅力四射的长卷,老城居民的生活状态触手可及。

  历史街区除了古旧建筑外,最值得保留的就是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原生态社会结构。为此,扬州人首先做了道“减法”:古城原有十几万居民,为了减轻古城负荷,扬州先后迁出老城居民达7万之众。

  扬州接着又做“加法”:为了让6万多原居民留在老城,过上现代的新生活。政府对古城200多条背街小巷逐一整治,铺设供电、通信以及上水、下水管网,老城居民不断改善着生活质量。

  坐在铺了光绪年间青砖的小院里,在东关街生活了一辈子的吴德祥很开心,如今终于用上了抽水马桶和通下水道的厨房。“按规划修了化粪池,资金由政府出三成,我掏七成,再也不用倒马桶了!”

  “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这几年,扬州老城冒出3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多为普通市民,他们不惜斥巨资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充分展示了老城区里现代扬州人的精致生活。平时,这些私家园林也敞开大门,迎接海内外宾朋。

  承担扬州古城民居改造中德合作项目的专家朱隆斌认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古城改造,东关街最大的特色是“活的”,“因为它充分保留了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印迹。”

  一种穿越:千年古城扬州旅游魅力四射

  清冷初春的下午,聂跃华在东关街上慢慢行走着,用女画家特有的视角观察、体验这条老街。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的她来到扬州后没有住什么星级酒店,而是住进了东关街上的一家民居客栈。每天除了会晤友人外,就是漫步扬州的大街小巷,累了走进街边小店点些扬州小吃。“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现代人来讲,这里给你一种神奇的穿越之感。”聂跃华用她手中的笔描绘着东关街的美景。

  春节期间,位于东关街、由盐商古宅改造而成的民居式精品文化主题酒店——长乐客栈一房难求,众多的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居住在景点之中的别样韵味。这里曾经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的钢筋水泥办公楼房,如今长乐客栈已成为扬州保护和开发古城资源、拓展旅游服务功能的一个典范。

  借助扬州古城浓郁的文化氛围,七夕客栈、东关客栈、同福客栈等一批民居客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画家、作家、书法家等艺术创作者,以及众多旅游者。

  旅游最大的魅力在于个性特色。扬州的古城旅游开发中,主打“休闲体验游”:个园—东关街—谢馥春—文化里—东圈门—汪氏小苑—剪纸博物馆—花局里。在这条旅游线路中,游客可以游览盐商园林,品尝特色美食,购买百年香粉,欣赏《千秋佳丽》演出……这条扬州古城精品旅游线路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来扬必游之路。

  为了增加吸引力,老街还融入现代旅游元素。在老街里,沿路还能看到咖啡馆、唱片店以及文艺青年青睐的概念书店,也许不经意间,还能找到藏在角落的画廊和飘在街角的杏黄酒旗……一大批年轻人和国内外游客融入扬州古城,使古城既有文化韵味,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