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留住民族文化的根与本——从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说起

时间:2012年11月27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图为侗族大歌《蝉之歌》。罗郅肯/CFP

  藏族依舞《雪域欢歌》、维吾尔族《朱拉木卡姆》、华阴老腔《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侗族大歌《蝉之歌》、壮族少儿嘹歌《吉祥的木棉花》……这些来自大江南北、辽阔草原、崇山峻岭、冰封雪域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没有昆曲的精致典雅,也没有京剧的雍容华贵,却充满着山野的豪情、飘荡着碧水的清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欣喜,让人赞叹,让人向往。

  2012年11月,这些散落于华夏大地上的朵朵艺术奇葩,再一次在北京相聚,100多个节目,2000多名民间艺人,代表34个省(区、市)的56个民族,同台竞技,争奇斗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想通过‘盛典’活动,从血脉源头和精神家园的角度,系列化地介绍中国民族民间的原生态歌舞乐艺术,系列化地开拓民族民间歌舞乐的艺术视野。”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艺术总监、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总监郎昆说:“作为母文化的民间文化,是民族生命之根、国家文化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讲,举办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实为民族文化固本强根。”

  郎昆的话并不夸张。他的论断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包括民间歌舞乐在内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国内尤其西部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能吟唱本民族史诗或掌握其他文化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著名作家冯骥才也一直大声疾呼:“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这种消亡无疑会成为中华民族不能承受之痛。”

  这份“不能承受之痛”,郎昆和他的团队在筹备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的过程中,始终在经受着。在南京,“盛典”总导演陈月在选节目时,一个画册上表演《打夯歌》的老人一下子吸引了她。“如果《打夯歌》入选的话,你们一定要带上这位老人。”陈月特地嘱咐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了……”对方顿了顿,叹了口气说:“几天前老人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在广西,导演组相中了一支富有壮族特色的蜂鼓歌舞表演,可已没人会表演;在甘肃,导演组选择了裕固族的《天鹅舞》,可演奏的乐器已经失传。

  民间文化艺术迅速消失的现实,深深刺痛了“盛典”团队每个人的神经。“尽管没有广告赞助,尽管收视率不会太高,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要做,因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郎昆说。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盛典”团队,把56个民族的100多个民间歌舞节目,从草原、山巅、海滨搬到了央视最大的1号演播大厅,又从演播大厅搬上了荧屏。“我们希望通过大众传媒推介这些民间歌舞乐艺术,以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毕竟,推介开来才能实现有效保护。”郎昆说。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整个2012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表演者中有不少孩子,其中最小的只有三岁半。“用孩子表演这些民族民间歌舞乐,一方面是为增强表演的吸引力,而另一方面的寓意是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也希望人们能够从小在内心深处扎下民族文化之根。”陈月说。(本报记者 韩业庭 本报北京11月26日电)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