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看得见的“好声音”——《中国好声音》带来的启示

时间:2012年10月1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慧瑜

《中国好声音》4位导师

  近期,《中国好声音》成为收视率和口碑最佳的电视栏目,也成为浙江卫视继《中国梦想秀》之后又一个王牌节目,而且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肯定。这台节目的横空出世也不禁让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黯然失色。《中国好声音》再现了2005年《超级女声》的“盛况”,从参赛学员、嘉宾导师到幕后制作、市场营销,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微博”话题,达到了街谈巷议的效果。

  启示一

  以原装进口提升“国际”水平

  这些年,电视栏目成为各大卫视赚取收视率的重要途径。如果说新世纪之初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央视的《幸运52》《开心辞典》开启了中国电视栏目娱乐化的序幕,那么2005年前后湖南卫视策划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真人选秀”节目则不仅让观众体验到“拇指短信投票”的“全民狂欢”,而且使得湖南卫视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芒果”(俗称“芒果台”),一度被作为央视“老大哥”的有力挑战者。直到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才打破湖南卫视独霸娱乐江湖的格局,也带动其他电视台把电视节目的创新作为立台之本。

  不过,从《超级女声》开始,某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一经热播很快就会成为竞相模仿和抄袭的对象,这一方面吻合于降低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的经营之道,另一方面也很容易造成盲目跟风、“千台一面”的泛滥现象。特别是近些年《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婚恋、草根秀节目的火爆,各大卫视纷纷“顺势”在黄金时间段争相推出相似节目,一时间婚恋交友、达人(草根)秀满天飞,甚至不惜嘉宾、选手身份造假或说出“惊人之语”来吸引眼球。可是,栏目播出量的增多并没有带来节目的创新和高品质,反而形态雷同、粗制滥造,这直接导致2011年下半年国家广电总局紧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在这种背景之下,电视台在保留原有黄金栏目的同时,开始走向栏目精品化的道路。途径之一就是不惜花高价直接从国外引进高收视率的经典节目,这样也可以减少制作新节目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其实,两年前东方卫视就推出《英国达人》的中国版《中国达人秀》,2011年浙江卫视也原版引进英国BBCW频道的收视王《就在今夜》,打造为《中国梦想秀》。今年最引人关注的引进节目分别是央视综合频道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和《中国好声音》,前者来自于澳大利亚的《你是主的恩赐》,后者则是荷兰的王牌节目《The voice》。可以说,中国电视栏目已经从新世纪之初的自制、“山寨”逐渐走向以原装进口为主的发展阶段。据悉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卫视超过半数购买了海外节目版权,这无疑“瞬间”提升了中国电视栏目的“国际”水平,也便于国内电视制作业学习“先进”经验,尽快消化“进口技术”以提升本土创意水平。

  相比国产自制节目,这些“原箱不动”渡海而来的进口栏目在舞台设计、情节编排、场面调度上更加精致。每个“进口节目”都有一个详尽的“用户手册”,里面收录了节目原样复制的步骤、现场排演的细节以及拍摄机位、后期剪辑的“秘笈”,国外公司还会派遣技术专家、制片人或导演“亲临”现场指导,以保证“原汁原味”地复现这些引进节目的核心风格。可以说,《中国好声音》的制作方式有点像电影领域中的“大片”,用大投资、大制作并承担“血本无归”的高风险来博取高额回报。幸好,《中国好声音》确实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启示二

  真正制播分离的成功案例

  与浙江卫视去年推出的《中国梦想秀》不同,《中国好声音》并非浙江卫视独立制作播出,而是联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星空传媒下辖灿星制作推出的。也就是说,这档节目的版权购买、制作与播出平台是分开的,这和近些年中国广播传媒行业的改革有关。制播分离已经成为当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常态,只是相比民营制作公司,国有电视台往往出于节约成本而购买自己的子公司所生产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从而出现制播虽然形式上分离却实际上还是一体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好声音》是少有的真正制播分离的成功案例。

  “制播分离、转企改制”的市场化方案只是改革的一张面孔,与此同时,广电总局同样强调在电视台的改革中,电视台等传媒集团不仅是自负盈亏的、自主经营的市场化“企业”,同样也承担着宣传和公益的责任。因此,当下传媒行业的康庄大道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日前,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中国好声音》也在“创新创优栏目”之列,可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获得了市场、官方和观众的多重认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中国好声音》究竟传达出了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