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有多大?
这个夏天,电视机前的观众真真是陷入了一片歌声的海洋,《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中国梦之声》等大大小小的歌唱选秀节目加起来有将近20档之多,创近年来的纪录。而数量如此可观的节目看来看去又都是面目相似。其实,同类型节目扎堆儿,不是今年才出现的“特例”,如今的歌唱选秀就如同前两年的相亲节目一般,只要有一档走红,其它电视台立刻蜂拥而上,如法炮制且速度惊人。那电视节目制作日臻成熟的欧美,也会让观众与遥控器“斗法”,频道换了个遍,最终无所适从吗?
“视”有不同
与国内的电视荧屏不同,近些年在地球另一端的北欧国家挪威,悄然兴起一股“慢电视”的风潮。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档名为《卑尔根铁路》的电视节目,用长达7个小时全程记录火车从奥斯陆到卑尔根的路途,收视火爆。“慢电视”的概念由此诞生,随后又有《海达路德:分分秒秒》《燃烧的柴火》等“更慢更无聊”的节目相继推出,观众们同样看得津津有味。“这和北欧人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分不开,也反映出欧美电视人的创作心态。‘慢电视’类似于一种行为艺术,它是把生活中的某一部分无限扩大,但是这种看上去的缓慢、无聊,却是经过精心策划之后的一种新颖的节目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建珍指出:“无论是记录火车、游轮的旅程,还是柴火燃烧起来的过程,这类节目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捕捉容易被人的眼睛忽略掉的事物。观众在生活中对这些事物早已司空见惯,也就习惯了视而不见。但敏锐的电视人由此想出在人们的背后架起一台摄像机,充分利用电视镜头将注意力强制集中的特性,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我认为‘慢电视’不太可能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但电视人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创力却能让观众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
不同国家的节目形态与当地人们的生存状态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它折射出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从观众的角度而言,国人的工作强度大、生活压力也比欧美人更重,难如他们那般闲适地享受“慢电视”,而是要通过电视排解压力。“中国的近邻日本,生活节奏更快,因此他们也不会接受‘慢电视’。但这并不代表日本的电视行业没有受到欧美的影响,实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电视行业刚起步开始,他们无论在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类节目上都借鉴了很多欧美的成功经验。不过与如今中国电视的‘欧美范儿’不同,他们是从电视创作的思维方面进行学习,比如新闻的迅疾、快速,以及对观众群体的准确把握,基于此,他们更为坚持节目的本土化。”一直致力于日本电视形态研究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宋晓阳还介绍说:“类似我国的《开心辞典》那样,借鉴英国《百万富翁》的节目日本也推出过一档,叫做《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但收视并不理想;与之相对地,‘纪录’这种在我国新闻类节目中才会用到的手法反倒在他们的娱乐节目里大量出现。日本的国土面积小,人们渴望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针对这一独特的观赏心理,日本电视中常能见到制作精良、信息量很大的纪行类节目,观众也很是喜欢。”
快慢有道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观众,喜新厌旧倒是大家为数不多的共同点。近年来,中国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发展,学习的脚步也从先模仿港台、港台学日韩、日韩学欧美一步到位,直接引进欧美受欢迎的节目形态,但果真能一蹴而就吗?宋晓阳认为并非如此,她说:“现在我们已经懂得了尊重知识产权,这是一种进步。但欧美的节目形态再好,完全照搬也会造成水土不服。日本的电视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于制作一档电视节目,他们从前期筹备、竞标到制作、运作,每一步都是规范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收视’,这是一个铁律。反观我们,仍存在很多不符合市场规范的情况,说到底这是创作心态的区别,我们还是太着急了。”
几个电视台肯花大价钱去购买国外版权,本土化包装后捧出一两档收视飙红的节目;紧接着,望收视兴叹的其它电视台迅速对其进行模仿甚至抄袭。如此跟风的表象背后,中国电视节目从制作上暴露出的原创力不足无法回避:花钱,买不来原创带来的核心竞争力;萝卜快了不洗泥,看似是拔高收视率捷径的模仿之路,恐怕也会更快走到绝路。“国内电视节目的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歌舞类选秀今年更是已经到了极限。收视难分伯仲,往年积累的优势不复存在,其结果只可能是几败俱伤。”面对如此乱象,张建珍也说:“现在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巨大的压力下,势必会催生新的突破与出路,特别是收视靠后的电视台,也许更能以‘赔得起’的心态赌一把。近几年,韩国已经在尝试欧美那样的大型外拍‘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将‘真实性’与‘戏剧性’相结合,内容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让前来参加的人达到自我提升,观众也能透过他们的人生历程有所思考。像几年前湖南卫视推出的《变形记》,就是一档‘真人秀’。这个节目将城市与乡村里的孩子对调,让他们到对方的生活环境中,体味不同的人生。从节目的可看性、制作水准上,《变形记》还是比较优秀的,可惜当时的收视不佳,没能继续下去。不过我认为,这样从外在形式借鉴欧美、内容接地气,并能够兼有人文关怀的节目会成为日后中国电视发展的趋势。”
(编辑:苏锐)
· | 电影《中国好声音》杀入贺岁档 |
· | “中国好声音”频唱电视剧主题曲 |
· | “好声音”本周六登陆台湾 |
· | “好声音”再度集结 相聚天津沙滩音乐节 |
· | “好声音”助力百度音乐下载量骤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