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英模片”,也是为普通人立传 ——导演尹力谈电影《雨中的树》
电影《雨中的树》剧照
“冰雹、塌方、洪水,全都遇上了。”8月31日,做完电影《雨中的树》的最后工序,导演尹力虽然疲惫不堪,但仍打起精神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拍这部电影一点也不艰苦,选择了导演这份职业,吃苦是应该的。
《雨中的树》讲述了去年去世的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的生平事迹。尹力把这类电影称作“英模片”,他带领创作团队倾其全力将这部主旋律影片拍摄成“诗意现实主义”影片。《雨中的树》正是为普通人立传。片头写到:“仅以此片献给所有平凡而卓越的人。”尹力表示,生活中普通人占了大多数,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我们将之凝聚在一个人身上,希望李林森这个人物能与我们每个人心里柔软的部分产生碰撞”。
“他不是广场上的雕塑”
他从温暖的家庭走进大山;他四处奔波,可谓“踏破铁鞋”;他用生命在拯救生命,不放弃任何一个在洪水中等待救援的百姓;他带病考察干部,燃烧生命到最后一刻……银幕上的李林森是一个平凡而卓越的共产党干部,他所展现出的人格魅力,或许让观众迷惑:是真实人物的艺术化表现,还是艺术人物的真实映照?尹力说:“那是人物的魂附在了演员的身上。”
李林森是个什么样的人?尹力与老搭档编剧刘恒赴四川深入采访调查后,从百余人的叙述中归纳出了李林森的特征——谦和、悲悯的普通干部。“在社会转型中,13亿人不是每个人都想升官发财。”尹力表示,李林森这个人物形象是中国电影中首次出现,区别于以往主旋律电影中的公仆形象。
李林森有股劲儿,很抠门,买鞋、打车都跟人家砍价,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会说声“累了”,可是一会儿功夫又开始奔忙起来,解决一件件自己认定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当生命还在时,他的工作、奉献没有尽头。李林森的身上有很多故事可写,如何让这些故事“立”在银幕上,尹力说:“难!认识李林森的人,他的同事、亲戚、老乡等都还在。如何把握每个人在电影中的诉求,是这类影片最难拍的一点。”
尹力想到了三个手段:让“英模片”接地气,坚持写活生生的人;把“诗意现实主义”倾注到电影中,以树喻人,“把创作中的主观表达和现实中客观人物的心路历程、行为轨迹做对接”;用“儿子追寻父亲”这一线索串联影片的各个段落,穿插回忆、闪回,让观众自由联想,感受时空的穿越,这种内容处理方法在同类题材中很少见。“李林森不是广场上的雕塑”,尹力自始至终在影片中灌注这样的意识——要用情感人。
“粗剪阶段,不少工作人员都感动得流泪。一个陌生人的故事能让观众感动,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尹力也强调,《雨中的树》与写实人物片有所不同,他故意营造了间离的感觉,比如,没有利用色彩的变化区分梦和现实,也没有利用编年表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但观众通过不断地跨越,能把人物的魂串联起来。我们犹豫再三,要不要做区分,最后还是把所有的手段都舍弃了”。
会说话,说人话,说人物的话
“会说话,说人话,说人物的话”,这是尹力对演员的基本要求。他仔细琢磨演员表演的每个细节,用人物形象的内涵去激发演员的表演潜力,帮助演员打破以往表演的定式。
尹力反复强调,拍电影要尊重三个规律——艺术规律、创作规律和生产规律,因为电影同时具有艺术属性、工业属性和商业属性。“中国电影好像有各种‘兜’,一说‘意识形态’,就是主旋律电影;一说‘电影产业’,就是商业大片;一说‘个性艺术表达’,就是艺术电影,哪个‘兜’里都有东西。”他认为,主旋律电影不应与观众割裂,不应变成政绩表达。
拍摄《雨中的树》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在尹力看来,比拍商业片要难许多倍。“因为故事没什么悬念,不能人为制造很多矛盾。”除了在人物塑造方面下功夫,他还特别注重电影语言的运用,精心制作每一个特效。“观众不会满足于看一个故事,都希望在电影院看到影像奇观。我的每一部电影后期制作量都非常大,包括声音、后期调光调色。在《雨中的树》后期制作阶段,我们40多个人每天在影视基地加班,虽然拍摄时间短,但影像品质没有打折扣,最终它还是一部优良的影片。”尹力说。
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尹力用朴素的镜头语言介绍了人物所处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出现什么样的人物”。影片中,有人声鼎沸的小集市,有木质房屋顺梯连排的古镇,有苍翠山间的小桥,有秦巴百姓的浓郁乡音……人物和环境自然融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追随李林森的足迹,体味那份热血和温情。
更为难得的是,尹力在片中不忽略次要人物的塑造,通过基层官员的群像,展开一幅现实画卷。激情却胆怯的返乡工人、被残酷的现实磨灭理想和斗志的失意官员、奋战在大山中十余年的老实官员……对这些人物的立体化表现,既是影片中可以独立的闪亮片段,又让李林森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