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展民族风情 促文化交流——新疆洛浦县文工团进京文化交流演出侧记

时间:2012年07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丁杨 云菲

  在新疆和田洛浦流传着这样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古于阗国山普拉的玉龙喀什河畔,住着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他一生无儿无女,只有一个徒弟相伴。在他60岁生日那天,老石匠在玉龙喀什河里捡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将它精心雕琢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该多好啊!”谁知,话音未落,玉美人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可爱姑娘,拜在老石匠脚下,认其为父。老石匠喜出望外,为她取名塔什古丽。两人相依为命十几年,后来年迈的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当地有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打工,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了铮铮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庄园,而自己也化成一缕白烟,飞向了昆仑山。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6月30日,带着这个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作为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新疆洛浦县文工团赴京文化交流培训演出活动的启动演出,新疆洛浦县文工团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台充满浓郁地域风情的大型主题歌舞晚会“塔什古丽的传说”,在炎热的夏天送上了一份清凉的民族之风。

  “塔什古丽的传说”很美丽

  演出当晚,家乡的“塔什古丽的传说”成为导演古丽娜·塔衣尔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一场集体舞《塔什古丽的传说》拉开了序幕,动听的乐曲、优美的舞蹈,仿佛将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维吾尔族姑娘小伙擅长载歌载舞自不必说,而突出民族性、古典美及原生态则是本台晚会最大的特色,演出中,类似二人转这种即兴自编自唱的双人歌舞来帕尔是和田民间艺术中的珍品,和田地区流传下来的唯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乐器巴拉曼合奏已很少有人能够表演,以1984年在洛浦县赛依瓦克村1号汉墓出土的一块叶纹栽绒毯为蓝本的女子集体舞成为丝绸之路的繁盛再现……所有这些,都令观众在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之余,对于新疆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这也是此次创作的初衷。古丽娜·塔衣尔认为,最值得推介的节目当属集体舞《洛浦麦西来甫》和《长寿乡的烤包子》——麦西来甫是舞蹈、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包括乐曲舞蹈和娱乐游戏,“这种男女弹唱歌吟的活动在新疆库车、吐鲁番的千佛洞壁画中均有反映”;“洛浦的烤包子很有名的!”乐曲取自洛浦乡村,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舞蹈热情奔放,表现了洛浦人民生活在和谐、稳定、幸福家园的欢乐场景。

  谈及此次来京,新疆洛浦县文工团团长穆太力普·托合提阿则的话语中充满了感谢:“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团全体演员都特别激动、特别高兴,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北京,所以大家都来了,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难得的好机会,通过这次交流会对我们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很大作用。”他说,作为基层的一支演出队伍,该团每年都要下乡演出最少100多场,他们带去的以党的惠民政策和援疆等为主题的节目,老乡们都很喜欢看,“洛浦县一共有207个村,我们一年最多可以到150个村演出,这些年下来都走遍了”。“这次我们进京演出,合唱《援疆之歌》、集体舞《奔向辉煌》等节目就都生动展现了洛浦各族人民在党的关怀下的幸福生活,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前景”,穆太力普·托合提阿则表示,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适应、特别能创新”的和田精神,讴歌民族团结、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无限感激的援疆之情,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也是收获。

  “文化援疆”促成此行

  “感谢‘文化援疆’,感谢北京对我们的深情厚意!”这是正在北京开展交流、培训、演出活动的新疆洛浦县文工团演员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促成他们此行,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5月30日,北京市文化局局长肖培、副局长王珠等赶赴和田,启动了2012年北京市文化援疆工作。其实,自2010年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文化援疆工作会议以来,北京市就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文化援疆工作,不断加大文化援疆力度,切实把文化、志愿、边疆三元素结合起来,为和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肖培表示,援疆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对新疆的回报。“文化援疆”要从根本上提升文化的认同感,从当地的切实需求出发,开展心贴心的文化交流,提供真心诚意的文化服务,把发展新疆文化事业当作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北京将继续改善对口支援的和田地区基础文化设施不足这一情况,充分发挥首都文化的引领作用、辐射作用、带动作用,为和田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文化轻骑兵,与和田地区深入开展“文化手拉手——文化馆互助援疆工程”、组织“北京市百名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文化惠民服务,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领导下,构建一个深层、立体、全面的文化援疆体系,让新疆各族同胞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成果。

  文化交流心贴心

  在和田时,肖培、王珠和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钟宁等就观看了新疆洛浦县文工团的专场演出,并分别从节目内容、形式和舞台背板设计等方面给予了指导和建议。新疆洛浦县文工团有着悠久历史,穆太力普·托合提阿则介绍说,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帮助扶持下,该团发展愈加壮大,1956年刚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经拥有55名演员,成为新疆规模最大的县级文工团。

  为了让新疆和北京两地的文化能够更贴心地交流,促进两地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自2010年10月开始,北京市每年安排一个对口支援的和田地区文工团进京演出、交流、培训,至今已安排了墨玉县、和田县文工团百余名演员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开展舞蹈、声乐等各方面的培训,深入到北京的各个区县、街道、社区、学校以及部队等地演出,不仅为和田地区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文化轻骑兵,也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经典文艺节目,为首都人民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民俗风情演出,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新疆文化,深受两地人民的好评,已成为北京市文化援疆的一项品牌活动。

  此次新疆洛浦县文工团赴京文化交流培训演出活动将持续至7月18日,为首都广大群众奉献16场极具新疆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旨在推动北京和新疆两地的文化交流,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除在北京舞蹈学院接受专业艺术培训外,北京市文化局还将组织该团开展一系列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以提高全体参训人员的艺术境界、专业技能,进一步加深两地文艺工作者之间的友情。

新疆洛浦县文工团大型主题歌舞晚会“塔什古丽的传说”演出剧照 本文摄影 丁杨


(编辑: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