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延安电影团》:深情回顾“延安岁月”

时间:2012年05月1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博

《延安电影团》讲述的是中国电影人自己的抗战故事。这部由安澜执导的影片开始于一场电影放映,也结束于一场电影放映——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袁牧之和吴印咸拍摄完成...

《延安电影团》剧照

  《延安电影团》讲述的是中国电影人自己的抗战故事。这部由安澜执导的影片开始于一场电影放映,也结束于一场电影放映——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袁牧之和吴印咸拍摄完成左翼电影代表作《马路天使》后,随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延安电影团》就此拉开序幕;1945年,抗战终获胜利,8年期间由延安电影团摄制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南泥湾》《白求恩大夫》等纪录影片在延安公映,引起轰动,观者无不激动万分以至热泪盈眶,电影《延安电影团》也至此剧终。

  在延安电影团成立74年之后,吴印咸、袁牧之等电影团的初创者终于成为了电影的主角。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观看完影片后表示,影片表现出了文学艺术的神圣,以及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神圣。“新中国文艺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就是坚持为人民创作。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发现,以吴印咸、袁牧之为代表的延安电影团成员,始终将镜头对准人民,所以他们摄制的影片才会深受人民的喜爱。”仲呈祥说,“这对当下的电影创作极具启示意义——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我们的电影艺术必须将‘惠民’作为第一创作准则。”著名文艺评论家彭加瑾也认为,《延安电影团》出色地展现了中国早期电影工作者视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部影片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令人信服地重现了中国进步电影人从知识分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全过程。”彭加瑾表示,“延安电影团在中国革命史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单元,但影片却通过一种充满感情的讲述方式,将吴印咸、袁牧之等中国电影人的成长史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建立起了一种史诗般的架构。”

  除了出彩的人物刻画,鲜明的纪实风格也成为《延安电影团》的一大特色。“如何将纪实性的故事片拍得好看,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第一大难题。导演的选择是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来增添影片的感染力,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思涛说,“比如吴印咸和白求恩大夫之间的国际友谊、延安农村娃柱子和栓子兄弟俩的相继牺牲,以及吴印咸对‘文艺青年’小罗的引导等等,都是极具可看性的细节设计。”

  《延安电影团》在举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推出,无疑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我们这一代人长在红旗下,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可以说是十分了解,但现在的‘80后’、‘90后’就不一定了。我们必须通过生动好看的电影作品来告诉年轻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是从哪里来的。”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会长李国民表示,“正如影片中吴印咸对曲高和寡的‘文艺青年’小罗所说的,我们现在拍摄这些构图并不好看、内容也不时尚的纪录片,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儿子、孙子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欣赏那些无比美妙的诗歌、音乐以及画作。《延安电影团》就是在告诫当今的年轻人,幸福来之不易,所以必须要珍惜。”

  【创作谈】

  书写红色电影拓荒史

  □ 安澜(电影《延安电影团》导演)

  拍摄有关电影人的电影,是我多年来的夙愿。《延安电影团》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它展现的是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电影拓荒史,而那段历史正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源头。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袁牧之、吴印咸、钱筱璋等爱国电影工作者,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安排下秘密奔赴延安,建立了我党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在设备、物资极度匮乏的艰苦条件下,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理想和生命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拍摄了党中央、八路军、抗日军民自强不息、英勇抗敌的大量纪录片以及照片,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决心。

  我希望《延安电影团》能起到两种效果:一是告诉普通观众,新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在延安,并且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等党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建立发展起来的;二是展示1937年到1945年间,中国进步电影人的风采以及他们的成长过程,真诚地再现延安电影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他们质朴动人的情感生活,并通过电影人的经历来折射中国人民抗战的艰苦历程。

  在影片中,不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人,还是吴印咸、袁牧之等进步电影人,都是我刻画的重点,因为只有人物可信、可爱,才有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我希望能让观众看到身处战争中的人们最真实的面貌,以及促使一个个进步电影人甘愿赴汤蹈火、不怕牺牲的最原始动力。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