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的孩子本身就像花一样”——王小帅谈新片《我11》
电影《我11》海报
由闫妮主演、王小帅编导的数字电影《我11》将于5月18日全国公映。该片故事发生在1975年左右,以导演的少年成长环境——中国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为历史背景,讲述了那些十几岁的孩子们的青春经历,他们在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目睹的事件,和因此促成的成长。电影延续了王小帅作品一贯的风格,影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王小帅坦言该片跟自己的少年记忆有很大关系,“因为我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人,我亲历了那个时代和背景,这段人生记忆是美好的,但是关于这段历史的影像很少,因此我才把它拍出来。《我11》的背景和《青红》的背景是一样的,以三线建设为大的背景,中国从1966年开始三线建设,我父母在三线支边,因此,我对这段历史有特殊的感情和感受,这段历史不能被遗漏。”
在谈及影片片名时,王小帅说,“简单地说,就是我11岁。‘我11’也有多面性的含义。共同经历三线建设的子弟们有共通的感情,这是‘我11’的共性所在,当然,其中也有我自己11岁时的个性体验。”记者发现,《我11》的英文名字是《11朵鲜花》,王小帅解释道,“这是刚完成剧本时的名字,初稿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这其中有些寓意,11岁的孩子本身就像鲜花一样,同时,上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正好经历了“文革”的10年,这些人经历了从婴儿到少年,心理走向成熟的变化。”
至于影片的影像风格,王小帅说,“我的笔法和题材上笔法可能比较跳跃。但我的关注点始终是人本身,比如人楞在那里,表情略微吃惊,我的电影要提供更多的精神信息量。”
同不少青春电影相似,《我11》中也有标志性的促进主人公成长的事件,这个事件是一起“杀人事件”。“这段情节发生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影片前半部分讲述了少年的生活,基调很愉快。影片中间,他遇到逃犯后,却一知半解,充满了疑问和好奇。这时,社会氛围和社会事件压向主人公的心理世界,最后是“文革”结束,他也成长了,结束了窥探的欲望。结尾小孩儿一直跑,追赶刑车,这时,他进入了大人的世界,去围观暴力。跑着跑着,他停住了,他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这样做事是不对的。他成长了。当小孩儿懂得拒绝的时候,能够拒绝吸引自己追逐的东西,在那瞬间,观众能感受到他的转变。少年的身上伸出了理性。”王小帅如是说。
尽管与《青红》题材相同,但对叙事基调的处理却不同。王小帅说,“对我来说,童年、少年的记忆整体来说是快乐的。一个11岁的小孩在一个混沌的状态里,很纯真也很快乐。拍摄地贵州的阴雨比较多,成年人看待事件的心理会被这种阴郁的影像影响,但少年对天气状况则无所谓,他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我就是想抓住小孩儿混沌的一面,迷茫的一面。同时,结合南方的天气变化,当小孩儿有新衣服的时候,恰好是阳光灿烂,烘托其心理。当要抓逃犯的时候,恰恰下雨了,仿佛有什么事压在他心头。”
《我11》的拍摄过程中王小帅与法国电影工作者的合作也有新的感受。“《我11》在法国要有制片人和制片单位。与法国投资方合作,要在其本土做后期,我的剪辑师是法国人。录音师、混音师、声效、后期全是法国班底。总体来说,与中国这边的流程差不多。但声音上的创作则有很大不同,法国那边分为前期录音师、后期声音剪接和混音,中国这边是一个录音师统一制作。《我11》前期有录音师,做完之后交给另一个部门,声音套片做完后,交给混音师。当然,前期录音师要把对白修好,因为后续的录音师不懂中文。在法国做后期,分工很详细,我需要面对不同的工种和不同的人,并且适应。他们的工作程序,又长又细。因此,《我11》在电影院看的声音质感会很好。里面的虫鸣、蝉叫、清风流水的声音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声音,但经常会被忽略。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分辨虫子的口音,我刚知道,虫子都有口音。跳出来的虫音,还要分中国南方的、西南方的口音。”
王小帅说,“《我11》还吸取了《日照重庆》的发行经验,国内的发行是我们公司自己做的。在发行期间,我围绕着《我11》做宣传,一点点积累。我们会增发拷贝数,也考虑到与百老汇电影中心等艺术影院的长期合作。”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