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一如倒映,一如梦境——勿忘电影的艺术本真

时间:2012年03月2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赵亮
sx.jpg

艺术电影成了曲高和寡的奢侈品,对消费惯了快餐文化的绝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懒得动脑筋去思索那些严肃的意义,就像习惯了吃各种营养保健品,而不愿耗时耗力去文火慢炖...

  艺术电影成了曲高和寡的奢侈品,对消费惯了快餐文化的绝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懒得动脑筋去思索那些严肃的意义,就像习惯了吃各种营养保健品,而不愿耗时耗力去文火慢炖一锅鸡汤。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份额高速增长,但这片繁荣景象背后,是关注中国电影发展的业内人士的隐忧——在这样一个淘金时代,各式各样的中国式大片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些上映时轰轰烈烈,下线后被迅速遗忘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忽视电影最本质的艺术特性,价值观模糊甚至扭曲,制作环节偷工减料,电影院外的故事远比银幕上的好看。

  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最佳外语片的伊朗电影《内达与西敏:一次别离》的领奖者在获奖感言中动情地说,在政治家都在谈论战争与纠纷的时候,电影掸去了政治带来的层层尘土,把伊朗伟大的文明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示给世界人民。这部拍摄成本不足30万美元的影片以纪实风格展示了伊朗人民的现实生存状态,最终在与比利时、以色列、波兰、加拿大等国的提名电影角逐中脱颖而出。的确,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政治异常敏感脆弱,但在奥斯卡这台电影艺术的盛宴里,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立场的国家可以操着同一套艺术话语彼此对话,此刻,政见、国界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藩篱,艺术成为一切评判的唯一准绳。

  1895年的某一天,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火车进站》公映,当火车从画面深处驶来,火车头越来越靠近观众时,剧院一片骚动,观众甚至纷纷跃起,四处逃散,这就是电影诞生的时刻,它不仅代表着一种技术,一种再现世界的新方式,更标志着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和审美原则由此诞生。电影是集合了戏剧、表演、文学、音乐、美术等等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但并不代表把这些元素杂糅在一起就形成了电影,电影并不是这些元素的混合物,那样就失去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自身价值。

  自电影诞生之日到今天,一百多年过去了,在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文化领域引入了消费的概念,电影的艺术气质也随之发生转变,往日神圣的电影艺术正在逐渐走下神坛、放下身价,和电视一样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快餐。那些自掏腰包来到电影院的观众,希望从观影体验中得到娱乐和放松,因此,电影创作者们整天挖空心思揣摩观众的消费心态、发掘娱乐性话题,为了吸引观众,不遗余力对观众施以感官刺激,极力展现电影的魅力,以换取观众的欢笑或感动(尽管这也许只是瞬间的表面情绪)。影院里,电影成了和观众手中的爆米花、可口可乐一样的消费品:迎合大众口味且批量生产、批量销售。对电影的考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吸金力即票房成为评价电影好坏的主要标准。一大批以追求票房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电影应运而生,知名导演、一线明星、炫目的特技、震撼的音效、规模庞大的宣传营销队伍等等,凡是能够换来电影票房的商业元素都被运用到了极致。这种一味追求高科技的视觉奇观、动辄耗资几个亿来吸引观众钱包的烧钱电影只不过是“大而无脑”的商业垃圾,他们披着电影的外衣,实则早已远离了电影的艺术本体。

  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说过,电影的基本原则,关乎人类驾驭及了解世界的需求。看电影是为了获得人生经验,没有任何艺术像电影这般拓展、强化并且凝聚一个人的经验——不只强化它,而且延伸它,极具意义地加以延伸。这就是电影的力道所在。好的电影是创作者探求真理、启发哲思的过程,是在挖掘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好的电影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它可以涤荡和松动人们的灵魂,让它能够更好地去接纳和感知美好。世界级电影大师如前苏联的塔可夫斯基,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伊朗的阿巴斯,日本的黑泽明,瑞典的伯格曼,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等,他们的电影传达的是创作者对人性的思索,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他们也许给不了确切的答案,但他们做到了去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事实,绝大多数观众喜欢那些商业垃圾甚于这些大师的作品。这些严肃的、充满哲思的电影从来都不是直观的,它们充满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和意念,需要观众主动地去参与其中,在松散的情节、缓慢的节奏、晦涩的对白中细细品味,完成对电影意义的解读,这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过程。而在商业电影中,一切都是直观的,没有任何理性的元素妨碍观众娱乐感觉的获取,观众只需把片中已有的概念全盘吸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艺术电影成了曲高和寡的奢侈品,对消费惯了快餐文化的绝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懒得动脑筋去思索那些严肃的意义,就像习惯了吃各种营养保健品,而不愿耗时耗力去文火慢炖一锅鸡汤。

  问题显而易见,作为电影创作者,是一味迎合观众,只关注观众钱包而漠视观众心灵,还是通过电影让观众得到灵魂的启迪,把观众带到理想的彼岸,我想每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都会选择后者。艺术不是去维持现状,而是试图去打破和谐,在摧毁中呼唤理想。艺术会制造一种心灵危机,而危机过后是拯救,是重生。毫无意义地迎合大众、娱乐大众,营造暂时的歌舞升平,最终会由“娱民”流向“愚民”。

  当然,任何一位导演都希望自己的电影有更多人观看,包括那些电影大师们。所以,近年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彼此融合,艺术电影加入一些商业元素以增加其感染力,商业电影借鉴艺术电影的素材、风格、灵感等。假如《阿凡达》仅有逼真的3D展示,而无故事情节所负载的意蕴,那就只是一部高级风光片而已。历年来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如《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美丽心灵》《英国病人》《克莱默夫妇》等,个个堪称艺术性一流,同时又随处可见“好莱坞元素”——这些元素恰到好处地糅合在情节中,有效地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像希区柯克、伍迪·艾伦、科恩兄弟、昆汀·塔伦蒂诺等大师都将欧洲的艺术电影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那么多已封经典的艺术杰作。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份额高速增长,银幕数量急剧增加,带来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但这片繁荣景象背后,是关注中国电影发展的业内人士的隐忧——在这样一个淘金时代,各式各样的中国式大片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些上映时轰轰烈烈,下线后被迅速遗忘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忽视电影最本质的艺术特性,价值观模糊甚至扭曲,制作环节偷工减料,电影院外的故事远比银幕上的好看——这就是有些所谓“大制作”的发展趋势。

  从今年起,我国每年将引进34部美国进口大片,不管是否意味着“狼来了”,这无疑是提高本土电影产业的一次契机,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调整之年,观众的观影选择也日趋理性。其实,对观众来说,没有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分,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的区别。当众多影人都在狂躁地挖掘中国电影市场金矿之时,那些用充满诚意的态度,以切合国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不急不躁地讲述一个有情怀的故事,努力去尊重电影本身、尊重观众的电影,才是好电影,才会赢得大家的口碑。

  票房黑马《失恋33天》无论从创作角度还是产业角度都是一部成功的典范,它击中了观影主体——年轻观众最隐秘的欲望。《钢的琴》被影评人认为是2011年最好的电影,它用一种非现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现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追忆了一个早已被人遗忘的时代和一种情怀。《桃姐》用近乎白描的朴素而节制的手法讲述着人性的温暖和力量,具有内在张力的强烈情感让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碰撞。这些都是走心的电影,他们懂得如何去处理电影故事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懂得如何运用市场逻辑表现观众的生活和情感,他们时刻追寻电影的本性与电影自身的美学,并努力向艺术本真靠近。

  周围静下来,灯光暗下来,一个神奇的大幕展现在眼前,希望那是一次奇妙的历程,一如倒映,一如梦境,带着我们的灵魂飞向远方……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