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谷:选择戏剧,就选择了成功
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曾预言,人类在经历狩猎、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体验、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文化时代。而梦想、体验、精神及情感生活,正是戏剧的本质特征。这些年,随着中央强化文化软实力、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转换,戏剧文化的建设和日益加速的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日趋紧密。戏剧艺术由于其自身的社会性和公众性质,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已率先仿照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日本涩谷等模式,开始了建立中国戏剧园区的探索。
而舟山政府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提出了建设“中国戏剧谷”的构想,并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之内。这是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无中生有”,充分利用现实可能的条件、在整体区域发展战略上实现的一个新突破。可以说,这一思路正是充分发挥舟山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寻求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相融合并实现互动发展的最佳契合点。
浙江人近年来在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走到了前面,宋城、横店影视城都是这种模式的成功典范。“中国戏剧谷”的规划也应该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尝试。与前两者“无中生有”的发展条件相比,“中国戏剧谷”的基础可谓更为丰厚。远的不说,每年来南海普陀山旅游的2000余万人次的游客就是“中国戏剧谷”各种戏剧活动得以展开的坚实根底。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普陀山已是千百年的佛教圣地,它所拥有的宗教文化氛围原本就是戏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温床。戏剧的产生,就孕育于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仪式。两千多年前西方的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狄俄尼索斯崇拜的原始祭祀仪式,中国戏曲也脱胎于“迎神赛社”的赶场演出。此外,戏剧与政治、与社会、与教育、与医学,甚至与战争,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戏剧发展史证明,无论是在战争不断或是经济下滑的环境中,戏剧文化都会逆势而上、重建一片蓝天。这种性质不仅造就了戏剧本身顽强的生命活力,也为今天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中国戏剧谷”的建设对戏剧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经过了数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挺拔、矫健的戏剧艺术,早已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开始了探索、实验的步伐,根据参与者审美的需要、体验的需要和感情生活的需要延展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绚丽空间;“中国戏剧谷”的建设对于舟山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旅游基地实践证明,单纯的景观资源已然无法起到赢得市场认可的“避险”作用。旅游是载体,而文化则是灵魂。旅游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的魅力。用文化来提升旅游的品质,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很多地方很多年来文化旅游大繁荣的一条成功经验。
“中国戏剧谷”的建设对于政府来说,也绝不是一桩赔本的买卖,即使是忽略戏剧附加功能的深度开发,仅限于演出和观看的范畴。因为,无论是演出者还是观看者,只要到戏剧谷来,就都有基本的衣食住行之需,这种基本的需要就足以使“中国戏剧谷”作为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得到发挥。交通业、餐饮业、旅馆业、服务业等经济资源将得到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一些新的跨界行业与企业在这种需要中也将得到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品牌优势、具有集约化经营水平的庞大产业群和巨大的良性循环链,最大程度地实施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到那时,舟山会逐渐地拥有越来越多的旅客,在时尚戏剧广场消费,在戏剧作品超市选购,在戏剧旅游配套设施里娱乐,在戏剧治疗、教育机构里接受服务,在戏剧旅店休息……舟山的文化产业实现了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能挣到钱,政府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中国戏剧谷”的打造作为一种宏观战略决策,还需要脚踏实地的战术支持和微观实现。戏剧产业是创意产业,富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化策划团队是其核心生产力与竞争力。对于戏剧要素、戏剧项目的“产业发现”、规划、设计与实施;评估项目的优势与风险,强化优势或创造优势并清晰地知晓与哪些相关产业互补、整合,形成联动,才能达到共赢的目的。始终牢牢把握这一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市场、前景以及与经济、科技、大众的关系,是“中国戏剧谷”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保证。此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寻求艺术规则与经济规则、文化规则与产业规则最大程度的融合,平衡策划者、投资者、经营者之间,以及项目外部因素、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利益分配,使产业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研究的问题。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