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北京舞蹈学院国标舞学科教授,研究生导师,世界舞蹈理事会(WDC)国际评审。
就现阶段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发展而言,人的教育与文化滋养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艺术表演舞健康发展的瓶颈。
央视舞蹈大赛是权威性、艺术性、娱乐性兼容并举的舞蹈盛事,从2000年的首届大赛到今年的第六届,都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国标舞提供了展示的舞台。2007年的第四届比赛首开先河,为国标舞增设了专场,更显示了主办者的良苦用心。据悉,本届比赛报送的国标舞作品的数量远不及前两届,从进入决赛的10个作品和参赛者来看,也不难看出本届参赛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品质以及舞者水平上的参差不齐,不过这也是当下中国国标舞界的真实现状。
当然,本届比赛也还有亮点,更有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引发的思考。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表演的《再见,我的爱人》
作品:表达人物情感的深度及手段有所突破
首先,引发我思考的是《探戈的变奏》所涵盖的“变”,不仅是“变化”更是“变术”。所谓“变化”,即作品伴随着表象的音乐转换,实现了人物内在时空的交错,以一种戏剧化、跌宕起伏的发展方式,折射出编导对传统的解读和展望。而作品的绝妙之处则在于“变术”,编导不动声色地将人们在定向思维中对约定俗成、规范标准的探戈舞步的狭隘的理解,成功地嬗变为人物内心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在所有参赛作品中,《探戈的变奏》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的深层原因,在于编导坚守了自己的诉说方式以及多元语境的融合,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社会的缩影,看到了当下人在环境、心理、情感之间纠结穿梭的生存现状。一个舞蹈作品文化含量的多少并不在于它是否给出厚重的答案,而在于能否带给人们一种更为开阔的、多元的思考方式,该作品匠心独具的编导思维正是值得我们国标舞编创者去细细品味的。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再见,我的爱人》。通常人们在表现悲剧时,往往去表现呐喊、挣扎、反抗等外在情绪,而该作品则另辟蹊径,贯穿始终地传递着一种深入人心的“淡淡的忧伤”,通过细腻精致的舞蹈语言诉说着对生死相隔的人那种一往情深与遗憾。正是这种最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反而更能迸发出惊人的艺术张力,精准地拨动着观者的心弦。作品固然使用了芭蕾双人托举和现代编舞技法,却丝毫没有炫技的痕迹,仿佛一切都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该作品情感基调的准确定位,反映了编导表达情感的独到方式、较高的审美品位以及深层次的人性思考。编导的审美建立、语言把握加之演员身体的准确表达均使作品十分耐人寻味,淡淡的忧伤情怀把我们带入了悠远的思考。
然而,此次的参赛作品中也存在着一些抄袭剽窃的现象,这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极不可取的。单一的临摹和复制不仅是对原创的不尊重,还在一定程度上愚弄、误导了观众,同时也限制了编导自身创新能力的发散。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有的作品在构思上与第四届央视比赛国标舞作品《我的葛蓓莉亚》如出一辙,延续着男主角唤醒无生命物体并与之共舞的陈旧故事,在情感表达上也缺少新意。而更有甚者,从音乐(《Merci》)、道具(“门”)、人物关系(一方进攻另一方逃避),到舞者分别位于门两侧所做的具体动作,几乎是照抄了舞林争霸第四季中由Duffy编舞、Twitch和Kathee表演的作品《Door》,唯一的改变则是把原本两分钟的舞蹈扩展至五分钟……这其中的编创意义和编创价值实在是令人费解。
舞者:对人物情感细腻而准确的表达极其可贵
本届央视舞蹈大赛国标舞比赛专场的入围选手,从舞蹈质感上来看,差异悬殊很大。给我留下良好印象的是《再见,我的爱人》的女舞者和《不再让你孤单》的男舞者。《再见,我的爱人》中,女舞者很好地把握了身体对话的语速节奏,舞蹈的轻重缓急和谐流畅,真诚地传达出了心灵对话的讯息。对于国标舞者而言,身体的扩张能力包含着对“度”的把握,这个“度”常常被舞者所忽略。该女舞者的身体语言如此丰富、内心感受如此敏锐、语言表达如此细腻,在国标舞选手中并不多见。再就是《不再让你孤单》的男舞者让我眼前一亮,我看到了身体质量的凝炼是独具魅力的,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身体质量是舞蹈质感的保证,而支撑质感的则是准确细腻的舞蹈技术和张弛有度的身体运用。该男舞者没有一个多余动作,没有一处重心不到位,每一个形态变化和每一次运步都交代得清晰明确,没有丝毫的游离或失控,小小年纪能有这种质感的追求并把人物演绎得灵动深刻真是难能可贵。
从当下国标舞现状上说,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中的炫技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舞者们并没有真正进入身体的语言表述。就金奖作品而言,虽然舞者在之前的竞技比赛中屡屡夺魁,可是在跳《探戈的变奏》时,能明显看出舞者身体欠缺“内紧外松”的语言状态,时常离开了人物塑造并有明显的炫技痕迹,在解读作品和传递情感等方面差强人意,让我颇感遗憾。但是我们也恰恰从这遗憾中看到了国标舞者显而易见的舞蹈理念,即提升和完善身体语言艺术的空间。作为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舞者而言,除了舞蹈激情之外,更需要内在的修炼,对艺术表演舞作品的深度感悟,才能使自己登上更高的艺术平台。
启思:建立“核心技术”,加强“文化配置”
笔者做为一个创建国标舞学科教育的推动者,或许所产生的思考偏重于国标舞教育体系的反思。真实的语言、真诚的身体、真情的倾诉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办?国标舞学科的教育理念、教学定位,以及如何用文化滋养新生代的国标舞人,该是我们国标舞教育者们去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国标舞教师、从业者常常谈到国标舞在业内发展的瓶颈,在我看来,这个瓶颈是客观存在的,它大致包括“核心技术”和“文化配置”这两个方面: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讲,寻找国标舞的运动原理、核心技术、建设科学的教学系统,是从事国标舞教学或是专项技术研究人才应该做的事情。虽然现在北舞、上戏、广舞,包括国标舞总会、体育舞蹈联合会都不遗余力地在做,但是做的大致都是搜集、归纳和复制的工作,没有能把国标舞的核心技术从纷繁变化的舞步中抽取出来。所谓“核心技术”,例如:“擦地”(battement tangdu)作为芭蕾基训的核心技术,能够解决芭蕾中所有的核心问题。现阶段国标舞选手、教师所思考到的基本技术,如:垂直、移动、引带……都还只是运动方式,还构不成“核心技术”。
中国国标舞从群众文化基础中派生至今,经历了一个生存、认知、建构学科体系的过程,国标舞的发展源流及其社会演变、文化生态形成,是如何对中西方舞蹈创作思维的差异产生影响?舞蹈本体的文化价值与舞蹈的编创意义之间存在哪些结合点?舞蹈学科的文化配置和舞蹈人才的自身成长在中西方有什么不同?在全民素质教育中又会如何影响社会及个人的发展?……
就现阶段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发展而言,人的教育与文化滋养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艺术表演舞健康发展的瓶颈。我们倡导“文化艺术,艺术文化”,就是旨在关注作品的内在价值,舞蹈品质在文化语境中的提升,才能帮助国标舞者舞出让观众为之感动、为之共振的舞蹈。在此我呼唤国标舞人去触摸、去寻求、去冲破舞种间的壁垒,跟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步伐,让中国的国标舞进入国际、融入国际并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格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