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书法>资讯

徜徉翰墨 游刃金石——杨遇泰其艺其人

时间:2013年03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世征
0

  杨遇泰,字见平,1947年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协会员,北京美协会员,北京书协篆刻研究会会员。篆刻从师金石家钮隽、康殷先生,以汉印之质朴筑基,有宁静、安详、端庄的风格。所作肖形印生动洗练,意趣古朴,饶有汉韵。作品曾多次在全国书画展赛上获金、银、铜奖,并被收入《当代印人名鉴》等书。书法以小篆、金文为主,兼擅汉隶、魏碑。

  山水画师从京津画派名家,以传统山水见长,曾获多种荣誉奖项,作品曾被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收藏。

印选

金文条幅 

  在国内的文史馆界,大多知道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现任馆员杨遇泰兼擅诗、书、画、印。这里我想着重介绍其篆刻与书法。

  遇泰习印,初师京城篆刻名家钮隽先生,后得大康先生指导,以汉印之质朴筑基,继学清邓石如、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等江左风流,尤受吴让之“气象骏迈,质而不滞”印风沾溉。其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展赛上获金、银、铜奖,并收入《当代印人名鉴》。

  沙孟海说:“印可分为两派,一主气魄,一尚韵味。”“气魄”与“韵味”是壮美与优美在篆刻艺术中的不同体现,而遇泰的印风,则属阴阳调畅,刚柔相济一路,纯以壮美、优美遽难判定,依王国维之说,可称“古雅”之美。所谓“古雅”,古者久远,异于时俗,形必质朴;雅者正也,平和洒脱,韵自疏秀。表现在遇泰篆刻上,则是端庄、宁静、安详、幽闲,于拙朴中见秀雅,在平正间寓险绝。其白文印,多为篆体隶势,寓曲于方;线条腴中有骨,精气内敛;印面雍容活脱,满而不塞。其朱文印,线质遒劲流畅,方圆相济;其构形,意象诘屈,静中取动;其章法,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所作古玺印,则拙朴而雄浑。——总览其印蜕,一望可知自属有养之品。

  “印从书出”,治印首要在篆法。潘天寿说:“非篆书工渊邃,虽毕生锤凿,终不能参上乘禅也。”遇泰治印有成,首先得益于其书法功力深厚。他学书从习篆入手,曾遍临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胡澍等小篆,施于创作则刚健婀娜,柔韧逸宕,似春柳拂煦,吴带当风,极富装饰之美。其大篆,远师钟鼎及吴昌硕《石鼓》体势,近参大康金文,所书朴厚苍茫,浑穆渊雅。遇泰引其篆入印,故线质沉实,颇见笔意,工稳灵动,意态隽永。其隶书,学《礼器》《乙瑛》《史晨》《曹全》《张迁》《封龙山颂》等汉碑十余种。所书隶作,用笔遒劲而富篆意,仪态端整而多动感。其北碑,学《郑文公》《张玄》《龙门二十品》及唐《等慈寺》碑等十多通,所书方笔峭劲,遒丽隽爽。遇泰受其师启发,“印外求印”,时以汉隶、魏碑施刻,或排叠参差,或劲正刻厉,别有意趣。

  “治印如作画,画之佳者,疏密浓淡恰臻奇妙,治印至精能处,亦当如此” (潘天寿语)这一道理,从历代篆刻大师多是有成就的画家即可证实。遇泰篆刻的成就,与其长于绘事大有关系。他本就是一位造诣颇高的山水画家,在文史馆系统里,其篆刻成就几为绘画所掩。他学画遵循传统笔墨,兼取南北二宗之长,画风清新淡雅。作品曾入选《中国国画二十家》作品集,并为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其由绘画练就的高超造型功夫以及对“齐与不齐”这一形式美规律的彻悟,致使他对篆刻字形美与章法美的把握得心应手,应付裕如。遇泰画与印的融合,还突出表现在其精巧的肖形印创作上。他深入研习汉画像砖,又参以来楚生肖形印风,所作“十二生肖印”及仿汉龙纹瓦当,皆自出机杼,刀法精到洗练,构图简约概括,造型生动别致,其意趣古朴,饶有汉韵。

  书如其人,印亦如其人。每一位优秀的篆刻家,皆是综合其良好的品格、学识、功力与天分,化作高度的审美能力与脱俗的艺术气质,进而融入其篆刻创作中。据笔者多年的了解,以为遇泰人格精神的内质,一是“正”,二是“韧”。“正”即笃守正道,这是他为人、做事、从艺一以贯之的根本。他在文史馆做领导工作十余年,一向严于律己,秉公守正,尊老崇贤,敬业乐群,馆内外有口皆碑。在艺术上,“仕而优则学”,把传统诗、书、画、印的研习当成自己最大的精神寄托而不暇旁骛。在继承观上,坚信继承孕育着发展,创新须以深研传统为基础。在创作实践中,坚持“参古定法,望今制奇”,而力避剑拔弩张的狂躁与妄标新异的流弊。“韧”,即既坚且柔,这是融入其血液中的个性风格。遇泰的坚毅执着,从他学印的一段自述可见一斑:“学秦小玺、汉官印及至明清、近代诸家,(钮师)讲一方摹一方,讲一家摹一家,四年间全靠业余时间,风雨无阻,青灯伴月……先后临摹秦汉玺印及前贤代表印作八百余方。”(《我学书画的经历》)更难得的是他的柔韧:他明白世界是圆的,深知“曲成万物”与“曲则全”的哲理,因而为人处世内方外圆,讲究“艺术”,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从无疾颜厉色,从不简单生硬。在艺术形态上,他崇尚质朴的同时,讲求曲线之美与淡雅悠远的意境……

  五年前,时值遇泰退休,经由馆里多位擅长文史书画的老馆员一致举荐,后经市政府聘任,他由行政领导转为馆员,这在全国文史馆系统尚属首例。孔子云:“依于仁,游于艺。”北京文史馆资深馆员、年高德劭的老画家孙菊生先生曾赞遇泰“以君子之德行,发雅士之情怀”(《杨遇泰山水画集·序》),作为对遇泰其人其艺的概括,诚哉斯言!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