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地上,栩栩如生。李少翁便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请汉武帝帐中观看。这个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起源。
皮影在宋代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到明代,单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曾轰动一时。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有陕西皮影、潮州皮影和北方皮影。滦州皮影是北方皮影的代表,影人以驴皮制成,又名“驴皮影”。演出时,影人前有大幅素纸幕,影人后有灯光,演者立于幕后,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
明万历年间,滦州安各庄秀才黄素志屡试不第,改良当地乡间“古典大影”,将影人造型创新: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阳刻素面代表正人君子和贞节烈妇,粗眉环眼及阴刻赘肉横生的脸谱象征奸邪恶霸,龇牙咧嘴眼眶外加白圈代表趋炎附势或诙谐滑稽之徒,从而形成滦州皮影典型的“通天鼻,眉线高挑,眉梢弯曲回收与细长的丹凤眼相连,樱桃小口,下巴尖翘,五分脸,七分装”的审美效果。
滦州皮影影人分为小(旦)、生、髯、大、丑、仙妖等几个行当,有阳刻(去皮留线)和阴刻(去线留皮)之别。
小角即旦角,脸部造型与生角非常相似,镂空脸,通天鼻梁,眉向上曲,小口上挑。旦角的主要特征是额头有刘海,戴耳环。姑娘留发辫或扎成马尾束,已婚者梳成发结。从服饰上看,旦角穿裙,蹬绣花鞋,小脚。这样,既能与生角相区别,造型上也更加俊美姣妍。
生角即青年男士,分文生和武生。文生即文质彬彬的男士,包括书生、状元及其他文官。武生即青年武士,包括元帅、先锋和其他武士。武生穿铠甲、蹬战靴,他们额上有个矢形饰物,俗称武矢。所有行当的武角,都有这个标志。
髯角是皮影戏中专有的称谓。髯即嘴边的胡子,有了胡子,人自然就到了中老年时期。所以,髯角就是中老年男士,相当于京剧中的须生或老生。在脸部造型上,把中年人刻成黑色三尖胡,老年人则刻成分绺长胡子。胡子及眉毛,视其年龄,可黑可白。髯角,有文武之别。文角包括皇上、丞相、地方官员及其他忠厚长者。武角有元帅及其他不同装束的武士。
大角人物造型,白、黑、红、绿脸的都有,大多数是满须(也有少数虬髯的),豹头环眼,个性突出。白脸以阳刻留线造型,扫帚浓眉,秃额鹰眼,连鬓满须,眉节拧聚,咬肌下沉,颧骨凸出,凶相毕露,极尽奸态,这类人物俗称奸白脸,属反面人物。绿脸的用阴刻留面造型,扫帚拧眉,耳毫纵竖,髯或长或短,或尖或长,豹头环眼,巨齿獠牙,绿脸红发,对比强烈,性格挚猛,形象怪异。红脸的刻线留面造型,蚕眉满须,朗目大眼,高额平鼻,形象宁静,性格憨厚;黑脸的阴刻造型,重眉环眼,修长满须,形象肃静庄重,性格刚直不阿。黑、红、白脸人物中的中年人,用三尖黑髯,老年则刻成五绺长髯,视其年龄,胡须有黑白之分。在大行人物中,除奸白脸以外,都是正面人物,通常也称他们为“净”角。
丑角,在影人头茬中最容易辨认。通常都把他们刻成白脸或麻脸红面,突鼻子,条眉毛,眼眶带白圈,或吐舌露齿,呈奸笑状。他们是轻浮狂妄或幽默滑稽之人。丑角,有男女文武之分。男丑俗称“花生”,女丑称“彩旦”。文丑中有丑公子、丑状元、丑官吏及丑宦官等。武丑中有丑武公子、丑武士及其他幽默滑稽的武丑。
古时传统的皮影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剧本内容也多为宣扬善恶因果的佛家教义。所以,在传统皮影戏里,神仙妖道是个不小的群体。神仙妖道造型中,雕刻艺人通过丰富的想象,使其手中的艺术形象神奇多变,如孙悟空、猪八戒和牛头、马面的形象,采取拟人的手法,把它们雕成人面兽身,阎罗判官,凶煞怪诞,而别具特色。这些造型是广泛吸收了民间各类造型艺术的营养,加以创造发挥的结果。在我国传统的神话绘画和古刹庙宇的壁画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
滦州皮影中,有两个特殊的角色,它们一高一矮,两个人都有残疾,一只手特别大,状如蒲扇;一只手特别小,呈拘挛状,艺人俗称其为大师兄、小师兄,或称为“大手厮(xie)”、“小球厮”。在所有皮影剧目里,没有他们的活计。他们只是在换场或演出有了纰漏时,才出来救场,说些跟剧情有关无关的笑话,以免冷场。有时因为东家招待不周,或饮食欠佳,也让他们出来,挖苦东家,替影匠们发发牢骚。
如今,这些皮影的各色造型,都可以在河北省首家皮影博物馆——滦州皮影博物馆内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