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国大典》剧照
鸿篇巨制中的
历史真实与信仰力量
——电影《开国大典》里的开国大典
历史档案
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政的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10月1日这一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8年7月,在距离新中国成立40周年还有1年多的时候,导演李前宽和肖桂云第一次看到了电影《开国大典》的剧本。本子有7万多字,夫妻俩连夜读完,直到今天,他们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十分激动,又有些紧张。”激动的是,拍摄一部纪念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史诗级电影,是夫妻俩的夙愿;紧张的是,要在大约1年的时间里完成一部上下两集鸿篇巨制的摄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如何通过艺术的手法,将中国共产党从取得“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进程真实展现在大银幕上,是李前宽和肖桂云在创作中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开国大典》的文学剧本里一共有138位真实历史人物出场,以全景画卷式的视角再现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更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天安门广场上开国大典的庄严仪式——如此宏大、复杂而厚重的文学剧本,对影片的导演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让真实性与表现性碰撞出“火花”
“面对这样一部革命史诗大片,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以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去把握和驾驭它。”从影多年的李前宽和肖桂云导演经验十分丰富,却从未面对过如此波澜壮阔的题材。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夫妻两人决定,大胆地在影片中使用一种真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即把老一辈电影人在战场上拍摄的那些珍贵纪录片镜头,与自己拍摄的故事片镜头巧妙融合起来,形成全新的电影语言。他们表示:“我们试图让纪录片的真实性镜头和自己拍摄的表现性镜头碰撞出‘火花’,帮助观众在真实性的画面中重温历史,在表现性的画面里感受信仰的力量。”
电影《开国大典》海报
在文学剧本创作阶段,张天民、张笑天等编剧在协调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尽可能不把剧本写成“编年史”。在剧本中,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基本都被推至后景,作为片中人物活动的舞台,宏观上采用写意的手法,而在描写人物和细节时,则采取工笔细描的手法。
李前宽和肖桂云很清楚,尽管《开国大典》中出场的历史人物众多,但塑造的重中之重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两位代表人物——毛泽东与蒋介石。李前宽表示,自己和肖桂云一致认为,国共双方的领袖应该是活生生真实的历史人物,一定要突破以往模式化的表现手法。“既然是真实的人,就应该用艺术手段去表现真实、历史的毛泽东和真实、历史的蒋介石,这样才能服人。”
艺术化呈现中国共产党
必将取得伟大胜利
在影片中,共产党与国民党仿佛像两棵大树,一棵顺应历史潮流,蒸蒸日上;一棵违背历史潮流,不断枯萎。这种意象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塑造体现出来的。李前宽以几场重头戏为例,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原剧本中,对毛泽东从西柏坡进北平这场戏的描写是:车停下来,毛泽东下车问叶子龙为何停车,叶子龙说车坏了。这时李讷从车上跳下来,问毛泽东:“爸爸,咱们这是去哪儿啊?”毛泽东说:“进城。”李讷问:“进城干吗?”毛泽东说:“因为我们胜利了。”李讷问:“你不是说胜利了去延安吗?为什么不去延安去北平?”毛泽东说:“因为北平比延安大。”李前宽和肖桂云没有按照常规的方法拍摄这一场景,而是凸显了人物的画外音。李前宽和肖桂云回忆道:“我们在长春机场,调动了一个团的战士,乘坐120辆卡车,让车队从两公里外并排朝着镜头开来,用长焦镜头低角度拍摄,并在车队后面放了50个烟点。”镜头里,车群由远而近开来,发出的声响犹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毛泽东和李讷的对话则从画外传来,在天空中回响,形成一种空灵感。
李前宽、肖桂云导演在南京拍摄电影《开国大典》现场
“这个一分半钟的长镜头的灵感,来源于我童年在家乡躺在沙滩上,看着不断奔涌而来的巨大海浪时的感受。”年少时的李前宽发现,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巨大海浪的奔涌,而此刻蓝天上海鸥的鸣叫声,在海涛声的衬托下,犹如在宏大的交响乐声中一道小提琴音清脆响起,显得格外悦耳动听。在这充满表现力的一静一响之间,中国共产党必将取得伟大胜利,并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强起来的理念,被艺术化地传达了出来。
剧本中还有一场戏,是描写毛泽东接到前方战报,得知解放军已攻过长江、打到总统府时,豪情满怀地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在拍摄现场,李前宽和肖桂云改变了这场戏的表现方式——由古月饰演的毛泽东深知已经胜券在握,十分疲惫的他在作战地图前的椅子上打起盹来。这时手里拿着战报的叶子龙兴奋地冲进来,发现主席睡得这么香,舍不得打扰,就轻轻地把战报放下。接下来,一边是解放军千军万马渡过长江的镜头,一边是毛泽东睡得正香的镜头。这样的对比,产生了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彰显出了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意味深长的艺术震撼力。
在电影《开国大典》开篇,在一个满地死尸的推进镜头中,一名战士站起来迎向太阳,这也是李前宽和肖桂云有意使用的一种表现性艺术表达:“主旋律电影要有思想性,但艺术性和观赏性不能忽视。”在影片高潮处,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喊“人民万岁”,当银幕上出现礼花齐放的镜头时,李前宽和肖桂云同时叠化了许多在战场上冲锋的战士缓缓倒下的镜头,用每秒96格的高速镜头拍摄战士倒下时的场景,借此拉长了他们牺牲的瞬间,借此升华了美丽与崇高,更让观众形象地感受到: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将大刀阔斧的泼墨
与精雕细刻的工笔相结合
电影《开国大典》在拍摄过程中,横跨12个省市,并动用15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影片中中南海颐年堂、天安门广场、西柏坡、双清寺、总统府等多个场景都采取实景拍摄,如此宏大的制作规模,时至今日仍属罕见。“把这么多人物、事件放在一部电影里,该怎么拍?说多了,絮叨;说少了,不够。”李前宽和肖桂云认为,这要求导演必须把真实性和表现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该简练的地方一定简,该细致的地方一定细,把握好节奏、处理好典型环境。“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将大刀阔斧的泼墨与精雕细刻的工笔相结合。”李前宽和肖桂云尽可能将每一场戏都处理得有所不同:比如表现东北战场时,他们参考19世纪俄罗斯古典油画中的战场风格,用一个固定画面营造出战斗结束时的场景——死尸遍野、战马哀鸣,国民党军旗熊熊燃烧;表现平津战役,展示了北平城门前,解放军与傅作义的起义部队换防的情景;表现淮海战役时,则重点表现了华野司令陈毅与独腿小战士和自杀未遂的杜聿明之间的两场对手戏。
因在电影《百色起义》中成功塑造邓小平形象而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的著名演员卢奇,在《开国大典》里再次饰演邓小平。尽管在《开国大典》中,邓小平并不是最主要的角色,但卢奇至今仍对当年的表演记忆犹新。“小平同志的行动并不是《开国大典》故事的主线,但是,剧本给我多大的舞台,我就会尽力在那一方舞台上展现小平同志的风采。小平同志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管是在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从未发生过改变。”在吃透这一点的基础上,卢奇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邓小平的思维状况和生活状态,来诠释那时的小平同志。
“每个伟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对于演员而言,与伟人形似易,神似难。扮演伟人,除了外形接近,更重要的还是要把握他们的精、气、神,也就是要研究伟人的出身、学识、经历、思想、风度等各个方面。”为了在《开国大典》中将中年邓小平塑造得形神兼备,卢奇搜集了很多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录像资料片和摄影图片,并且走访了许多与小平同志一起生活、工作过的亲友、同事。“对小平同志的神情、姿态、语言方式等进行反复的揣摩和模仿,成为拍摄《开国大典》期间我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在1989年看完《开国大典》后感受到的震撼。“影片既能够以具备史诗风格的宏大叙事震撼观众,同时也会通过细腻的场景和生动的细节打动观众,整部影片具备浓郁的艺术质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饶曙光认为,在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史上,《开国大典》是一部具有标志性和高峰品格的作品,尤其是在宏观叙事层面几乎已经登峰造极,日后的其他主旋律作品,大多只能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这部影片放到今天仍不会过时,当代的年轻观众依旧可以通过观看影片,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被影片中所展示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领袖的智慧所感染。”
《开国大典》上映后引发轰动,在收获上佳票房与良好口碑的同时,更在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获得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内的多项大奖,同时斩获1989-199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十二届长影“小百花”奖等诸多奖项,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六十二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201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4K新版《开国大典》在全国公映。修复团队利用现代高科技修复技术,通过4K分辨率重现胶片原生态,以HFR 60格/秒高帧率让画面更流畅、HDR高动态范围让光影层次更细致、4K DCI调色让镜头语言更流畅、5.1环绕声让声音更立体。时隔多年后重看《开国大典》,观众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与信仰的力量。
对于这部中国主旋律电影的里程碑之作,电影业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在电影《开国大典》4K新版首映礼上的致辞中表示:“《开国大典》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的天地,开创了该类型电影的先河,从过去到现在,这部影片将永远记录在中国电影的光辉史册上。”
在电影《开国大典》4K新版研讨会上,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称赞,《开国大典》展示了创作者对革命历史的敬畏,影片的基本历史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认为,《开国大典》对纪录片和故事片进行巧妙结合,给珍贵的历史影像赋予了新的意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则评价,《开国大典》将对历史的敬畏与趣味性相融合,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史料价值,为后续的主旋律电影提供了极好的创作经验。
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时刻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里。《开国大典》以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自身的艺术创造,成为这一集体记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