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电影话题

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多维视角与青年电影评论

时间:2023年05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琼
0

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多维视角与青年电影评论

——专家研讨中国电影的现代化新征程

  “一部电影的即时影响力可能受到电影宣发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它的长效影响力才是决定电影千秋成败的关键因素。”近日,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向光而立:中国电影30年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学术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如是评价影响电影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引发来自影视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产业工作者对中国电影近30年来创作、发展及海外传播等话题的深入研讨。

  本次学术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承办。论坛分为“中国电影现代化之路:多维视野与前瞻思考”主题论坛与“中国电影与青年文艺评论”圆桌论坛。

  打造精品力作,提升中国电影的长效影响力 

  “长效影响力与以票房为代表的即时影响力相比,更注重电影的精神文化功能和价值。”在主题论坛中,黄会林以“电影的长效影响力”为关键词,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今年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报告公布的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排名前50的中国电影榜单中,既有《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主旋律电影、《地久天长》等艺术电影,也有《英雄》《功夫》等商业电影;既有《万家灯火》等经典影片,也有《棒!少年》《少年的你》《我不是药神》等近年的新作。黄会林表示,对这50部电影进行类型元素、所属时期、创作主体、影视改编、获奖情况、海外受众反馈等六方面的数据分析,会发现国际传播长效影响力较高的中国电影往往具备以下质素和特征:聚焦全人类共同价值;关注国际流行思潮与世界性议题;情绪表达凝练克制;巧妙“借力打力”,其中既包括内容生产环节对诸如文学、戏剧等各艺术门类的影视改编,也包括对真实人物事件的反映。“要提升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长效影响力,必须更加注重电影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黄会林说。

  谈起近30年来亲历并目睹着的中国电影发展进程,著名导演、编剧尹力感慨,1992年,他在山西拍摄电影《杏花三月天》,当时全国只有3000块电影银幕,30年来,中国电影经过产业化发展,硬件设施已经得到惊人的跨越式发展,最多的时候一天增长银幕数量为28块,全国银幕总量如今已经突破了8万块。在硬件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如何从电影大国发展为电影强国,又成了中国电影人面临的重大命题。尹力认为,在高科技、“元宇宙”、区块链和第三代互联网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要实现新的跨越,还是要在电影内容上精耕细作,找到与众不同的创作视角,“我看到近年来有很多年轻的创作者,在表达现实题材时,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和表达,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回顾大学生电影节30年的风雨历程,认为其设置的“艺术创新特别奖”和“最佳观赏效果奖”是大学生电影节区别于其他电影节的最具代表性的奖项。尹鸿回忆,30年前中国的电影院很少,大部分城市观众都是通过DVD、录像带等观影,因此大影节组委会想到设置“最佳观赏效果奖”这样一个突出电影视效的奖项,希望拉近观众和银幕的距离。正如尹鸿所说,“中国电影的发展要形成艺术创新与观赏效果的‘双向奔赴’,梳理好电影创作适应观众和引导观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好的电影’和‘好看的电影’的结合”。

  在电影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方面,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主张“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温暖现实主义’并不回避社会矛盾,而是从其中挖掘积极的能量,给观众带来思想和情感上的抚慰与温暖”。在电影受众研究方面,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香今表示,如今电影观众的构成及消费习惯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包括女性观众在影院中的比例逐渐提升,观众的消费行为向双休日和节假日集中,三四线城市下沉用户更为积极地涌向影院等,这其中蕴含着一些新的机遇和趋势,“比如一些类型融合的电影,在满足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为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新媒介时代影评的丰富多样 

  新时代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观众有怎样的联系?新兴媒介技术视角之下大众影评的崛起带来了哪些影响?新时代的电影评论话语建构要关注哪些问题?在圆桌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影评人代表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我觉得电影评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观众服务,二是为创作者提供参考。”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认为,电影评论首先要对观众负责,要能够指出一部电影的好坏、特点,评论家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和形式输出评论,通过文字分析、视频论文分析等不同形式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同时,在挖掘影片的深度、潜在的可能性方面给电影创作者启发和思考。

  在新媒介时代大众影评崛起的现象面前,专家们也都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中国电影资料馆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左衡表示,优秀的大众影评不仅出现在豆瓣电影等影评平台上,更活跃在各大视频网站的弹幕里,这些一针见血、鲜活生动的“一句话影评”是真正的民间的、大众的智慧体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白惠元分享了自己十几年的豆瓣用户体验,他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影评平台已经成了自己作为教师、影评人和电影爱好者的学习平台,“一些没看却想看的电影,可以点击‘想看’,作为自己的‘待看清单’,想要对不同类型的电影进行分类,也可以把它们加入不同的‘豆列’。同时,在平台上和爱好电影的‘豆友’切磋,大家隔着屏幕,不再有专业观众、普通观众的区别了,变得分外平等、轻松”。

  谈到影评的网络化,北京电影学院助理研究员王垚表示,近年来“剧情解说类”影评在网络上关注度较高,常常是“3或5分钟带你看完某部电影”的视频形式,在他看来,这种带着调侃、极具个人风格的解说类视频影评,一方面很像视频制作者个人的广播节目,另一方面,大量的影像画面呈现也会使观众更容易关注到电影构图、镜头运动这些电影本体的内容。此外,在网络文字媒介上的影评也有很多新的东西,比如一篇微信公众号或者网站上的影评可以有很多“超链接”,点进这些超链接就能看到更多相关的资料,这是纸媒影评难以实现的。

  如今,许多电影平台对已上映的电影都有星级评分机制,对电影创作和观众观影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观众评出来的星级和分数,是否就代表了大众口碑?另一方面,评分高的电影就一定好,评分低的电影就一定差吗?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玥阳认为,看完一部电影,迅速在网上给它打星级、写出一小段评论,和正式写一篇电影论文是完全不同的,某种程度上,它更像一种文化消费,目的更集中、更直接, “打分的心态和做研究的心态完全不同,让我感觉自己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李宁表示,影响电影平台评分的因素很多,电影评分和个人观影体验也是分开的,它并不是权威,影评要允许差异化的存在。

(编辑:李想)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