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父》的好评如潮下,徐浩峰四年前的《箭士柳白猿》终于上映了。相比较《师父》而言,这一部在故事的讲述上确实有生涩之感。但好在有《师父》观影体验的指引,大家也能从中看出徐浩峰的套路来。电影在故事上比《师父》还要简单,依然是礼崩乐坏,依然是对逝去武林的哀伤;依然是枪与新时代,规矩与旧武林,二元对立的主题。影片色调上也更加悲凉,从色彩到人物到台词,都透着一股生冷的气息,满片的没落感尽收眼底。一个武林仲裁者,挣扎着要如何才能突破私欲的心魔,如何才能维护武林的秩序。而在时代的潮流下,这种坚持却只能是走向无奈的结局。
徐浩峰小说里的“刺客”,在影片中变成了“仲裁者”。刺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自然不如这仲裁者更具道义感和使命感,与徐浩峰《师父》中贯穿的规矩一致,这仲裁人自己便是规矩。这种身份的改变让人物多了一份内心的矛盾,但仲裁者的作用却并没有加以利用,柳白猿“帮忙”做的依然还是刺客的事,少了传奇性,这电影质感似乎并不如小说。
很多网友评价这部电影是最接近徐氏武侠观的一部电影,私以为,这种评价的落点无非是指风格。作为从文字到影像的尝试,电影中大面积的留白,叙事的碎片化,人物语言的戏剧化,甚至叙事的硬伤都可以构成作者风格。没有特效,没有慢镜头,徐浩峰将传统的“化武为舞”的武侠动作片变成了真实的打斗,不再是飘在空中的轻功,而是落到了地上,是硬桥硬马真功夫。不仅动作一板一眼,场面调度、剪辑、镜头也显得生冷硬,不像后期的《师父》会进行感情的渲染,这部电影是本着“减法”的原则拍摄的。其中独特的比武方式“划勒巴子”就得颠覆多少人对武林高手对决的想象,对于电影来说,却是极简及写实的最好表现。而这种独特的徐氏武侠风格便是喜欢的人爱死,不喜欢的人则无法接受。
不仅仅是影像风格的独特,更重要的是,徐浩峰构建出了自己的武侠世界观。这其中无不体现了徐浩峰本人的中国古典哲学和武学的修为。在徐浩峰的武林中,习武者是人不是“侠”,真实有私欲。武林也并不超乎于世外,而是被淹没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就像柳白猿自己说的,不是江湖是武行,而这也就是徐浩峰民国武林的正确打开方式。虽然故事有些支离破碎,但世界观还是清晰可见。其中端着的台词和生硬的人物转换,又何尝不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呢?武侠三部曲,徐浩峰从个人的视角完成了自己对武术没落原因的诠释,在武行自身堕落和外部势力的夹击下,老祖宗的东西被投机取巧取代是必然。这从小里看是逝去的武林,从大里看又何尝不是为文化的消逝呢?
从《倭寇的踪迹》到《箭士柳白猿》到《师父》,导演的技法越来越成熟,也确实从艺术片慢慢过渡到商业片。而向商业靠拢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如果没有《师父》的成功,《箭士柳白猿》想要在院线上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毕竟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箭士柳白猿》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太爱讲道理,忽略了讲故事。值得高兴的是,徐浩峰在加入类型电影元素的同时,也并没有失去自我的风格。那个由他构建的武侠世界观,依然稳当地存在,这就足够。 (毛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