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即时新闻(旧)

京剧《安国夫人》启示录

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仲呈祥
0

  由李瑞环编剧、高牧坤导演、国家京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安国夫人》新近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节上亮相,以深邃的历史品位和精湛的美学风貌,赢得满堂喝彩,也为新编历史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思想是灵魂,剧本乃一剧之本。毋庸讳言,近几年来新编历史京剧虽然不少,但确能如当年《杨门女将》那样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却罕见。记得在一次老中青三代京剧名角的名段演唱会上,每位演员各自选唱两段,所做的选择竟大都是经典传统剧目和革命样板戏各一段,无一位选唱近年来问世的新编历史京剧。这个事实表明新编历史京剧要经受得住历史与人民的检验,绝非易事。个中缘由,关键的一条便是能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真正的创新,能否对历史真正有新的思想发现和审美表现。

  创新离不开继承。“没有种子,哪来庄稼?”京剧舞台上,已有如《擂鼓战金山》等剧目中塑造的抵御外敌入侵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形象。《安国夫人》的创新,正是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遵循唯物史观,研读历史文献,发掘历史素材,对梁红玉其人其事有了新的认识和表现。

  《安国夫人》将视野延伸到“战金山”抗击金兵入侵之前的“平叛”(平定南宋御营都统制苗傅等拥兵叛乱)上,并有史有据地着意在“平叛”的矛盾漩涡里刻画梁红玉的政治智慧和超人胆略。第一场交代叛乱背景后,第二场即写梁红玉临危受命,第三场表现梁红玉单骑搬兵勤王,第四场写梁红玉与韩世忠定计,第五场展示保卫皇宫平叛胜利。五场戏环环相扣,节奏紧凑,情势复杂,引人入胜。活跃于矛盾漩涡并决定着矛盾发展的,正是梁红玉。其间,她对情势的准确判断和冷静分析,对叛首心态的了如指掌,舍襁褓之子以为人质的断然举措……无一不精雕细刻出这一形象的人格魅力和智勇双全。于是,一个在戏曲舞台已有形象的基础上的更加丰满的梁红玉形象,就真实、生动地塑造出来了。

  剧作严谨的唯物史观值得称道。与戏曲舞台上的穆桂英等女性形象主要采自民间传说不同,梁红玉乃真名真姓,采自历史真实。《安国夫人》中第四场“定计”中的“复位”情节,也查史有据,只不过提出者乃张盾等人,而移至梁红玉罢了。这是在尊重历史真实基础上所允许的艺术真实,即“不必实有,但是会有”也。总之,《安国夫人》是成功的戏剧而绝非戏说,是精彩的传奇而绝非离奇,是厚重的大情大爱而绝非个人小悲欢的咀嚼,是硬气、骨气、正气之作。

  《安国夫人》之“魂”,还在对历史的独到发现和对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北宋末年的生产力水平在世界领先,科学技术发达,四大发明中的三个都是北宋时期发明的,孔孟之学、程朱理学都很盛行,但为何垮台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金兵入侵之下了呢?《安国夫人》第七场以审美的艺术方式,通过丞相朱胜非回答韩世忠的那大段核心唱段,揭示得鞭辟入里:“治国安邦要在主张,战和攻守仔细度量。一味求和与忍让,国人沮丧金兵猖狂。选人用人多有不当,小人庸人祸乱朝纲。”一是一味主和赔钱,政策错误;二是用人不当,庸人小人当道。判断深刻,而且振聋发聩。

  再精深的思想意蕴和再厚重的历史内涵,都必须通过精湛的艺术表现才能传达出来。《安国夫人》的舞台呈现,可谓阵容整齐,精彩纷呈。梅派传人董圆圆饰梁红玉,唱念做打,文武全才,深得梅派风采;奚派传人张建国饰朱胜非,老辣稳重,文气十足,那段总结北宋灭亡的唱段,再经打磨,深信会如《甘露寺》中乔玄那段“劝千岁”一样,广为流传,成为经典;新人田磊饰韩世忠,显现出坚实的功底和发展潜力。不仅主演,就连饰士兵的龙套,武戏的高水准也令观众叹为观止。可以说,京剧的美在《安国夫人》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当然,《安国夫人》要真正成为“高峰”,尚需精雕细琢,修改打磨。比如,梁红玉“舍子做人质”的戏做得不足,尚有升华的空间;韩世忠形象似乎鲁莽了点,缺点元帅风度;舞台美术过实,缺少空灵感,尤其是皇宫花园的布景,与京剧的“写意”美学追求相悖。愿《安国夫人》再上一层楼,由“高原”而攀“高峰”!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