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从长城到马丘比丘》:从文明标识出发的人类故事

时间:2024年12月03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顾亚奇 张鸣

  作为一种视听叙事文本,纪录片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纪录片《从长城到马丘比丘》由中国和秘鲁两国团队共同制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央视频、秘鲁国家广播电视台以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克丘亚语等7种语言面向全球播出。《从长城到马丘比丘》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与太平洋彼岸的秘鲁文明并置在同一影像空间中,这种跨文明对话强化和凸显了中秘两国文明之间的深层联系,激发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共鸣,对于文明互鉴题材纪录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一、以“文明标识”构建“奇妙之缘”

  《从长城到马丘比丘》体现出深刻的跨文化洞察力,将长城与马丘比丘作为文明标识,精准把握了两个文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遥相辉映、同频共振的特点。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而未中断的文明,与卡拉尔海洋文明和印加陆地文明共同体现了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相关考古学研究表明,不同文明之间虽相隔遥远却有潜在联系,例如,秘鲁出土的印加金面具与中国三星堆遗址中的黄金面具在风格和制作技术上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马丘比丘的“栓日石”与中国古代日晷在功能上具有共通之处,它们共同见证了不同文明先人的智慧。

  编创团队敏锐地捕捉具有相似文化象征的物质遗存,让其在同一影像中相遇交互,激发观众的遐想与好奇心。中国“大地湾女神”的女性塑像陶器与秘鲁的库拉亚库维纳斯相遇。追溯至两千年前秘鲁大地上的纳斯卡地画和埋藏在东方大地下的秦兵马俑承载着相似的历史谜题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各自的鼎盛时期,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城以其神圣轴线,与明王朝首都北京的中轴线相呼应,分别构建了各自国家广袤的土地。中国的古蜀文明与遥远的秘鲁安地斯文明在印加文明展览上相会、作为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长城与马丘比丘在影像中因砖与石构筑的奇迹产生联系。这些相似性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文物和文化符号上,还体现在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尽管中秘两国地理环境存在巨大差异、距离遥远,却有着相似的思想。中国“天人合一”的哲思与印加帝国对土地神灵的崇拜都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中国金沙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乌负日与秘鲁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印蒂拉米”(意为太阳节)都潜藏着相似的太阳崇拜。

  在纪录片结尾,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使用复原的被称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演奏秘鲁名曲《山鹰之歌》,尽管中国和秘鲁这两个古文明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且各自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却在相互映照中交织出共同的旋律。这一跨文化的音乐表演形式不仅展现了中秘文明的联结,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秘文化间的融合相通,传达了文化传递和传承无国界的理念。纪录片《从长城到马丘比丘》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以点铺面,让观众领略两种文明的奇妙之缘。

  二、以时空交错营建“异域体验”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搭建叙事结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创作者根据叙事对象和视角的需要,对摄制内容加以分解、斟酌、改动、调整和完善,从而组合成一个具有影像意义的序列和有机整体。《从长城到马丘比丘》通过“寻古”“追光”“守护”“共生”和“和合”五个篇章,系统展现中秘两国文明的多维关联。

  具体来说,该片通过镜头语言精准把握与安排了叙事时间与空间,采用交叉蒙太奇手法,在中国与秘鲁的历史、现实、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穿梭,展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理路。例如,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女性陶器塑像“库拉亚库雷亚斯”与中国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地湾女神”的女性头像陶瓶默契的相似之处在交替剪接的画面中产生更紧密的联结;西坎文化的黄金面具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在画面切换中产生出“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在中国经营餐厅的秘鲁厨师与在秘鲁从事羊驼毛玩具生意的中国女性的故事被并置剪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故国”与“他乡”之间追逐个人梦想。最为典型的则是马铃薯与稻米的故事。早期进入秘鲁生活的华人传授给秘鲁人民种植水稻的先进技术,并由此发展出秘鲁第一个大米产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中薯27号”的成功培育源自秘鲁的马铃薯基因。通过镜头组接表现马铃薯与稻米这两种不同的作物于两国的发展与影像表明只有全球通力合作才能化解粮食安全难题,中秘的文明交流从历史绵延至当下并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为了更好地完成“时空穿梭”,制作团队充分运用AIGC技术在视觉呈现上寻求突破,以富有创意的画面凸显细节,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表达。AI技术解决了历史影像的缺失问题,将静态文物活化、动感化,如陶器上的塑像转化为中国和秘鲁古老大地上的两位年轻女子形象,一位守候于中国黄河之滨,另一位漫步在秘鲁的海岸线上。这种视觉上的联结不仅直观地展示出尽管两个文明相隔遥远、历经漫长岁月,却依稀有着相似的体态、神情和精神内涵,而且增强了影像的情感传播效应。此外,AI技术还赋予长城和马丘比丘等历史遗迹以新的生命力,让这些相隔万里的历史地标得以在同一视觉空间中交汇,风格化的影像成为影片的标志性特征,带给观众独特的视听感受与文化体验。

  三、以全球意识强化“交流互鉴”

  叙事结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时空序列的重新编排,这种编排中叙事顺序与现实顺序之间的深刻差异,反映了创作者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在《从长城到马丘比丘》中,主题的表现有赖于全球视野的铺陈与展开。“砖与石是他们共同的语言,述说着久远的记忆,也构筑起伟大的奇迹。长城与马丘比丘远隔万水千山,却又息息相通。”作品甫一开篇就奠定了从人类文明史角度考察两国文明的视角。

  纪录片充分彰显了“全球意识”,在内容层面,中国学者、摄影师、工程师与秘鲁青年志愿者对长城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体现了文明传承的连续性。在中国内做羊驼玩具生意的马玉霞邀请与其合作的秘鲁人家马马尼家族带着自制的羊驼玩偶跨越大洋来到上海参加“进博会”,而后马玉霞也前往马马尼出生的地方还受到了马尼尼全家族最隆重的接待。随着中秘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两国人民的生活现实与家庭梦想更多地交织在一起,这些生动的场景一一被纪录片捕捉并展现。在传播层面,该片以多种语言全球上映,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纪录片《从长城到马丘比丘》不仅是展现中秘文明的影像佳作,更是中秘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随着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它不仅加深了全球观众对中秘两国文明的理解,也激发了观众对不同文明的好奇心,为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作出了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纪录片《从长城到马丘比丘》虽然讲述的是中秘两国的文明故事,但也为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此类纪录片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将持续激发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鸣,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

(编辑:于欣悦)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