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平台 夯实专业基础
强化实践育人 提升综合能力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实践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属性,实践育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针对文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价值导向弱化、实践形式单一、毕业生在人才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等突出问题,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立足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把综合实践能力视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的“路径依赖”,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着力于学生创意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了有自身特色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路径,从而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本专题四篇文章,以以点带面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近年来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六个一”工程汇报
“湖北电影周”:学界与业界的互渗互融
吴卫华
日前,第四届湖北电影周在三峡大学落下帷幕。两年一届的湖北电影周创办于2015年,旨在活跃湖北电影创作,推动电影文化的繁荣发展。该电影周活动由湖北省文联、三峡大学主办,湖北省影协、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影视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承办。
电影作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现代艺术和传播媒介,既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代表,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近年来我国电影事业与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票房以及观影人次大幅度增长。受疫情影响的当下,世界电影的寒冬尚未过去,北美票房有回暖的迹象,但新片数量仍处于下滑状态。中国电影产业却逆势而上,逐步走上复苏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的全年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达到399.27亿元,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主演谭鑫培便是湖北籍著名京剧艺术家。湖北的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美景,有大批的影视制作人才。近年来湖北不断加大电影创作的扶持力度,通过改善创作环境来吸引社会资本,电影产业持续领跑中部省份,涌现了一批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又充满激越的时代情怀,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很多作品都参与了湖北电影周展映和评奖活动。
作为展示湖北电影创作风貌的平台,联系学界与业界的桥梁与纽带,湖北电影周活动内容十分丰富,除了电影展映、电影收藏、合作签约、电影音乐晚会、颁奖典礼等常规性环节,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了大学生影评大赛、高校电影教学论坛、电影与文学高峰论坛、青年影人论坛等多个学术性单元。第一届、第二届湖北电影周闭幕式上颁发了最佳故事片奖、最佳主旋律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单项奖,《人在囧途》揽获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两个重要奖项,《有这样一个医生》获评最佳主旋律影片奖,《全城高考》编剧赵葆华获最佳编剧奖,演员吴军凭借在《虾哥的故事》中的上乘表演摘得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则由《青春派》女主演秦海璐收入囊中,《我的渡口》荣获最佳摄影奖和最佳艺术片奖。第三届湖北电影周首次颁发了湖北电影“金鹤奖”。该奖是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省级文艺奖,参评对象包括由湖北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影视机构制作或者参与制作,或有湖北籍导演、编剧、演员参与创作并在全国公映的影片。章家瑞执导的电影《穿越时空的呼唤》斩获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姚笛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胡军、袁泉凭借在《音乐家》中的表演分获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血战湘江》获得最佳主旋律片奖。在第二届“金鹤奖”角逐中,《我为你牺牲》《白云生处》《江水无声》《乡村女教师》《青云之梦》都成为了争夺主要奖项的热门影片。
中国影协对电影周活动给予了关注与大力支持,时任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许柏林、闫少非曾分别现场指导工作。许柏林认为该活动既是一种创举,也是湖北电影文化乃至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一件盛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主持了历届电影周各类奖项的评审,著名学者贾磊磊、尹鸿、李道新、路海波、虞吉,著名作家熊召政、刘醒龙、胡学文、乔叶等多次莅临文学与电影高峰论坛等活动单元。
校园里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活动,既是培养青年电影观众的一种方式,更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与电影“亲密接触,让电影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让电影周成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课堂”,这是学校创办电影周活动的出发点与追求所在。从活动方案的策划到具体实施,从媒体宣传到会务接待,从摄影摄像到视频制作,从影评文章撰写到各专题论坛上的踊跃发言,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的身影无处不在。学生团队与志愿者更是在活动创意、文案写作和组织动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彰显了电影周活动和电影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当下的抗击疫情、“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生动的社会实践,为湖北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创作出反映中国审美旨趣、价值观念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精品力作,如何用电影讲好湖北故事,让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感染力的创作走向全国,已然是摆在湖北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电影人面前的重要命题。当然,普及电影文化,推进电影教学与研究,强化优秀作品的推介力度,更是湖北电影周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课程思政:推进文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新融合
李雪梅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强调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关注前沿研究成果的同时,重视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才能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重塑观念,课程育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内蕴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念,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从历史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涉百年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重大历史和现实,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频共振;从内容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晚清以来各种重要的思潮流派和作家作品,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从抗战文学到延安文学、从“十七年”的红色经典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故事,都深植强大的红色基因,内蕴修身铸魂的重要资源。在此基础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理念,明确德育目标,既关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又关乎“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精神和专业能力。
转换话语,立足本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重视现当代文学的本土化传统和中国化资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长期过分依赖西方的现代性话语资源,常常忽略甚至贬抑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和革命实践,近年来,诸多学者不断挖掘本土化传统,开创了另一种研究视野。这些前沿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后,必将引发教学内容的话语转换。如在现代文学发生的教学中,以建构的思路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内生因素,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的本土化资源,在长时段框架中建立中国20世纪文学的历史纵深感,探寻现代性道路的中国化传统。又如在“五四”以来“人的文学”和启蒙叙事传统中,乡村和农民常常被指认为国民性弱点的载体,作为现代性进程的阻滞性力量,是必须被改造的客体,近年来,在反思现代化后果和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语境中,重返人民文艺和呼唤乡村主体性的创作及其研究大量涌现。在教学中强化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人民文学”资源,认识“人民文艺”与“人的文学”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辩证统一,明确百年中国乡村面貌和农民命运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成就,更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标志性成果,在重绘百年中国独特文学图景的同时,强化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
守正创新,方法多元。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不在于形式的花样与理念的拼接,重要的是在尊重专业特性的前提下实现终极价值层面的思政教育。所谓“守正”指的是守住文学性的主体地位,坚持回到历史和聚焦审美的教学原则,所谓“创新”指的是不断开拓新方法和新途径,使“课程”和“思政”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教授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时,采用“讲授+研讨”的授课形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有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政目标自然渗入课程之中,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无缝对接。课前发布作品和理论文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充分运用影像和网络资源引入线上讲座和精品课程,适时使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在技术平台上获得平等参与课堂的现实体验,构建双向互动的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阐释,鼓励争鸣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在与经典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深入探究能力,使传统的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向互动式课堂教学转变。将媒介文化融入文学教育,有助于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设人文与科技融合的课程高地。对生活在“互联网+”“AI+”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知识的共享性、即时性、便捷性等技术属性已成为他们身体的自然延伸。在讲授延安文艺时,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点,运用互联网等媒介手段和影像资源深入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的历史现场,在具体可感的历史本相中既可以还原文学生产语境,探讨延安文艺美学,又可以达到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教育目标。
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新时代文学课程的重要使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充分运用课程思政资源,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育人职责,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本文为三峡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专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创意写作坊”:综合写作实践能力的提升路径
刘波
中国高校的创意写作兴起于世纪之交,以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大多都设有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点,而不少学校在本科生中也开设了创意写作相关课程,比如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曾经引进一批作家作为创意写作导师并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影响广泛。
自2021年4月以来,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联手宜昌市文学艺术院成立“创意写作坊”,以作家系列讲座形式,为文传学院爱好写作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创意写作课程;与此同时,文传学院在全院本科生与研究生中招募有写作爱好和兴趣的50名学员,为他们分配校外创意写作导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重返传统的“因材施教”理念,进行实际写作训练。这种在公开授课和私下写作训练上的双重指导,为学员提供了多样的学习和实践途径,内外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模式的确是在人才培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至2021年12月底,已有11位创意写作导师在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讲座,涉及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各种体裁,对于学生们的阅读与写作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持续激励作用。经过11位导师们的辛苦努力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创意写作坊”在一年的探索中逐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阅读经典作为创意写作的前提。在“创意写作坊”的11场讲座中,作家导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强调了阅读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创意写作坊的导师们之所以视阅读为至关重要的学习途径,其原因也在于从自身写作经验中得出的方法论。张泽勇的《书写有灵魂的散文》、朱朝敏的《走向内心时,我们开始写作》、马南的《从生活到小说》、张永久的《历史住在我们隔壁——漫谈历史随笔写作》等讲座,都将经典阅读置于创意写作训练的首要位置。在作家导师们看来,如果缺少经典阅读,写作者很难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完成自我的提升。作家导师和校内导师分别为写作坊的学员开列经典书目,要求学员写读书心得,并定期进行集中交流,通过相互激励来提升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学员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阅读书目上也具备了鉴别和自主选择的能力,为同步进行的写作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如果说阅读只是吸收和积淀,那么写作就是输出与释放。写作作为一种主动行为更具挑战性,如何激发自己的感觉,以各种文字训练来呼应创造力的生成,就成为写作者的日常功课。“创意写作坊”导师在讲座中也是以此方法来激励大学生多投入写作训练,同时也在具体指导中修改学生们的习作,无论从主题设置和谋篇布局,还是从语言修辞与手法运用,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杜鸿的《影视文学创作及其技术》、东海龙女的《山中何所有》、冯汉斌《写作的五个关键词》等讲座,都强调了日常写作训练的重要性。日常训练或许印证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理念,必须通过大量写作实践来训练自己识别好坏文字的能力,并让创意变成创造性实践。在日常训练中,作家导师会根据学员的兴趣来指定各种主题,让他们通过不同体裁的写作来进行训练,在反复修改、多轮打磨之后,作品变得相对成熟,学员的写作能力也相应地获得提升。
人文情怀的养成和综合写作能力的落实。“创意写作坊”制度的实行,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由此培养学生们相对纯正的文学价值观、审美境界、人文情怀与综合写作能力。毛子《诗人的根基、要素和诗歌的临床经验》、柳向阳《读诗与成长——从露易丝·格丽克谈起》、陈刚《写作的寸心》、彭绪洛《儿童文学创作——最好的课堂在大自然》等讲座,都强调精神力量是作家写作的内在动力。对于参与写作坊的学生们来说,他们需要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调整和校正自己偏激的观念,在写作训练的守正创新中“开辟出一条新路来”。在作家导师的推荐下,学员们的作品相继发表于《长江丛刊》《三峡文学》《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报刊杂志,这也反向激励他们在日常训练中充分发挥潜能,让综合写作实践能力得以真正落实。
新的一期创意写作坊也将在2022年春季学期拉开序幕,届时将会邀请更多国内著名作家、媒体人为学生授课,并带领他们进行深度写作实践训练。此举也是让“创意写作坊”成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本文为三峡大学2020年度教研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与写作’类课程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阶段性成果)
“六个一”工程:筑牢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底座
刘月新
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在学生的能力系统中,专业实践能力处于基础地位,高等学校的各个专业都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三峡大学立足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等文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地方高校文学类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六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之内学会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与毛笔字、阅读一百部经典著作、背诵一百篇经典诗文、写一百篇文章、观看一百部经典影视作品。说好普通话有利于人际沟通和文化交流,文学类专业肩负着语言文字推广的任务,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学好普通话,培养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和书写汉字能够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传播能力。加上现在的大学生用电脑和手机打字较多,书写能力较差,中文类专业必须从实际出发,训练学生书写汉字的基本功,使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感受汉字之美。经典是各个民族经过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经典阅读是文学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但现在的学生在中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没有培养阅读经典的兴趣与能力,对时尚读物与快餐文化更感兴趣。文学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使学生从经典中领会各个民族和国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文学类专业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熟悉一些主要文体的写作技巧和基本规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和工作积累核心竞争力。在影视文化与自媒体极为流行的现代社会,文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适应文化生态的变化,善于守正创新,除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经典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制作影视作品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影视语言去观察世界,理解文化和传播文化。
为了切实发挥“六个一”工程对文学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采取了多项措施,建立了保障机制和实践平台。第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了普通话、汉字书写、经典阅读、影视作品欣赏与制作、写作实训、学年论文等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课程支撑。第二,建立课内与课外联动的机制。“六个一”工程的每个项目都需要课内与课外联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普通话课程教会学生正确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但学生普通话能力的提高还必须辅以课外的演讲、辩论、诗文朗诵等活动。汉字书写课程为学生讲解各种字体正确的书写方法,学生还必须通过课外临帖、主动训练等途径掌握这些书写方法。各门课程也要求学生完成作业时尽量手写,对于字迹工整的作业给予适当加分。第三,导师制的实施。文学类专业的教师都承担了指导“六个一”工程的任务,定期对学生的汉字书写、经典阅读、诗文背诵、写作训练与影视制作进行检查,并写出评语,纳入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第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学校与学院建有普通话训练与测试室、影视欣赏与制作室、电视演播室、书写训练室。定期举办读书会、诗文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诗文竞赛、戏剧演出、湖北电影周。这些实践平台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个一”工程是具有一定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工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兼顾了学生多种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自实施以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教师的支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文学类专业的发展,“六个一”工程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实施方法也会更加完善。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