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献礼建党百年 | 歌剧《红船》编剧王勇:我有一个梦

时间:2021年03月22日 来源:浙江歌舞剧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慧 钱超超

   

 

 

  一个梦想,萦绕在每个人心里。

  ——歌剧《红船》

  好剧本的诞生往往经历反复修改。时隔半年,歌剧《红船》的新剧本正式投入排演。今天,编剧王勇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歌剧《红船》剧本创作的新想法、新亮点。 

  01 您创作《红船》的初衷是什么?   

  王勇: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部史诗,而歌剧擅长史诗题材的表现。当史诗题材与史诗表现相遇,一定会碰撞出相得益彰的艺术火花。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义务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02  该剧创作聚焦重大历史主题,坚持“二为”方针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王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我创作的歌剧《红船》,聚焦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进行创作,反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历史,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应该体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03 自去年八月底试演以来,歌剧《红船》好评如潮,不少专家都给予了该剧剧本相当高的评价。即便如此,您仍在反复打磨,精心修改。请问现在是第几稿?有无融入新的元素? 

  王勇:从民族歌剧《红船》2019年2月初稿完成,截止到今天,即歌剧《红船》正式上演之时,已十三易其稿,还不包括作曲稿、演出稿,微调小改之处更是数不过来。每一次修改都不断有新的元素融入,以期日臻完美。

  如,第一幕第一场后部,当中共一大党代表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即将登上画舫前,他们有一段轮唱:“乌镇姑嫂饼名不虚传,嘉兴肉粽滋味长,西塘八珍糕松脆可口,南湖红菱透清香。还有那嘉兴三塔观兴亡,更有那烟雨楼风云酝酿。”

 

  既表现了嘉兴人文历史、民间风俗、地域特色的情景,也体现了一大党代表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心境。 

 

  又比如:第一幕第二场、第二幕第二场以及第二幕第三场,毛泽东、李大钊以及众党代表和杨开慧、王会悟等,分别用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独唱、轮唱、重唱、合唱的《我有一个梦》,充满激情地表现了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 

 

  再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未能参加中共一大给了相应的交待:“为筹款建校舍四处奔忙/为同行去索薪教育部上访,却不忘把共产主义宣讲/却遭到军警逞凶身负重伤。” 

  还有尾声《让我再看你一眼》,加入了“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的时代主题,突出了历史对当下的观照,彰显了“红船精神”。    

 

  04 好的剧本需要不断地修改,目前您最满意的修改是哪一处?您是如何考虑的? 

  王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好戏也不例外。我相对比较满意的修改之处,就是《我有一个梦》贯穿全剧的设计,分别在第一幕第一场,当毛泽东与驱张团的湖南老乡发出“向天之问”后,与杨开慧相见前,毛泽东第一次唱出《我有一个梦》。

 

  还有就是李大钊送张国焘、刘仁静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后,他第二次演唱《我有一个梦》。 

 

  最后才是在南湖画舫上,众党代表、李大钊、陈独秀、杨开慧、王会悟和众民众多时空、多声部地演唱《我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沙漠变成草原,沧海变成桑田;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家园;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富强民主的信念;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中国终将站起来,挺立世界之巅。我发下宏愿,从心底祈盼,这个梦并不遥远,这个梦必定实现。” 

 

  在此前的剧本和试演中,《我有一个梦》是没有的。当时,我就觉得全剧似乎还缺一曲主题歌,也一直以此为憾。 

 

  我曾创作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其中有一曲主题歌“青青的小草”,另一部民族歌剧《天使日记》也有一首“天使之歌”,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最初创作《红船》,情节繁杂,人物众多,略有“群戏”之感,主题歌自然无从写起。随着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情节和人物才更为集中,最终聚焦到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和杨开慧身上,有时候,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有一个梦”也呼之欲出,不仅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必然,更是历史在当年的呼唤,这个梦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05 《红船》是把真实的历史事件用戏剧化、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站在编剧角度,可否给观众提一些观赏建议? 

  王勇:请您走进剧场,静静地坐下,随着时而优美、时而铿锵、时而隽永、时而昂扬的旋律,追忆一百年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壮怀激烈,领略年轻的革命先驱们的当年风采,相信您一定会深深地铭记他们;同时,展望中国共产党像一艘巨轮正乘风破浪驶向远方,驶向永远……

 

  在这里,不谦虚地说,值得建议观赏的地方,处处可见。

  请观赏:毛泽东与杨开慧福佑寺的“阔别重逢”,到青山祠的成婚,再到湘江送别。

 

  还请观赏:李大钊扮成车把式,赶着骡车,送陈独秀出前门往天津。大雪纷飞下,望苍茫大地,二人相约建党。 

 

  再请观赏:当中共一大通过纲领和决议,众代表临行之际,有代表提议喊一句口号,毛泽东深情而深切地喊出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众党代表一齐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随后,毛泽东不禁咏叹:“万岁,轻声地呼唤,见证这一刻瑰伟。告诉天空,把梦想放飞,开天辟地永不消褪;告诉江山,将初心滋培,敢为人先风云应对。万岁,大声地呼喊,见证这一刻荣晖。告诉时间,这一瞬无悔,从此定格年年岁岁;告诉未来,这一点星辉,点亮满天星辰不坠。万岁,此心长相随;万岁,此梦犹可追。万岁,在南湖上空萦回,在中国上空萦回,在历史的长空里萦回。”令人荡气回肠。 

  最后不容错过的是尾声,您将看见一艘红船从百年历史长空中驶来:“临行前,让我再看一眼;那霞光,将你辉映成红船。从这里启航,你将驶向远方;从这里启航,你将驶向未来;从这里启航,你将驶向永远。也许我看不见,我们已经看见,秀水泱泱,红船依旧,行驶在我们心间。也许等不到那一天,我们已经走过一百年,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我们已经走到今天。只要坚持,小船终将变巨轮;只要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只要坚持,红船将驶向更远更远。啊,红船!从南湖岸边,驶向那梦的彼岸。啊,红船!从南湖岸边,驶向那梦的永远。驶向永远……” 

 

  06 建党百年之际,您有何对党要表达的心声? 

  王勇:百年峥嵘路,让我跟您走;百年壮阔行,继续跟您走,走向远方,走向未来,走向永远。

 

  王勇(笔名:咏之) 

  歌剧《红船》编剧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艺术管理及戏剧创作和研究。 

  曾创作并上演人偶剧《鹿回头》;话剧《国之大臣》;儿童剧《飞啊飞》;歌剧《星海》《呦呦鹿鸣》《天使日记》;舞剧《红高粱》《天边的鼓声》;喜剧《生死之间》以及戏曲《英子》(京剧·黄梅戏)、《藏羚羊》(京剧)、《大漠昭君》(京剧)、《项羽》(京剧)、《墙头马上》(京剧)、《告别迷茫》(京剧)、《等你一百年》(赣剧)、《百年苍翠》(琼剧)、《海殇》(吕剧)、《小裁缝》(淮剧)、《路魂》(上党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河北梆子)等不同戏剧品种和戏曲剧种二十余部,曾荣获中宣部第八、第十三、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化部第八届“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第十四届“文华大奖”、“文华大奖特别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艺术节大奖”;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化部第五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编剧奖”;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最佳编剧奖”;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蝉联第二十一、第二十二届“曹禺剧本奖”等。 

  创作并拍摄电视剧百余集;出版《萍踪集——咏之剧作选》、小说《玉堂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数十万字。 

   

  从辛亥革命的暴风疾雨,到护法战争的沉沙折戟;从巴黎和会的奇耻大辱,到十月革命的成功启迪,再到五四运动的前赴后继,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已经徘徊在中华大地。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党代表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会议进行到第六次会议时,因为法租界巡捕房巡捕的闯入,会议被迫中断。随后,在八月初的一天,第七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进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终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历史,历史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中国共产党从小船到巨轮,从南湖到汪洋,从一大时不过区区58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承载着希望和梦想,开启了百年峥嵘、壮丽的征程…… 

 

  出品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共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政府 

  演出制作 

  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 

  浙江交响乐团 

  浙江音乐学院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 

  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