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向经典回归向先烈致敬——观国家京剧院京剧《蝶恋花》

时间:2018年02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楠
0

京剧《蝶恋花》剧照

  近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红色经典剧目《蝶恋花》,由来自国家京剧院三团的著名青衣演员王润菁领衔主演,在首都的戏迷圈内掀起一阵高潮。或许是喜爱京剧的观众期盼这出好戏太久了,所以才在寒冷的冬日冒着凛冽寒风前往观赏。要说该剧久违舞台,确属实情,因为自其创演于1977年以来,距今已经度过整整40个春秋。40年间,该剧全出复排的机会屈指可数,仅就笔者的观剧经历而言,似乎只见过湖北京剧院在十年前左右复排过一回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一段经典的“绵绵古道”的唱腔却频频出现在各大戏曲演唱会上,差不多年年都有,甚至学青衣的女演员几乎人人会唱。

  此次演出,也是国家京剧院老艺术家关于本院保留剧目传帮带的大规模工程项目之一,在当年正是由彼时的三团创作演出,李维康挂帅出演剧中女主角杨开慧。该剧所讲述的故事无人不知,因为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而在当时创演这样一出反映大革命历史背景的红色题材戏是有着深刻复杂原因的。众所周知,197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使得被禁锢十年之久的文艺舞台不再上演“样板戏”,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一去不返。可是对于京剧界来说,一时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尴尬。一方面,样板团成员退居二线,大家都不知道该演些什么了;一方面,京剧传统戏自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之后就被江青等人无情地打入地狱,再想把老百姓见惯的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古装戏重搬氍毹,尚未得到文化部门的明确批示。因此,全国的京剧演员都在这一当口感到无所适从。

  上了年纪的老戏迷应该记得,京剧传统戏的真正复苏是在1978年(也就是中央提倡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时),《四郎探母》首次被准许上演之后,此前短暂的历史时期内,只有寥若晨星的几出新戏偶尔满足一下观众需求。它们分别是在延安时期就被毛主席高度赞扬的“大鲁艺”作品《逼上梁山》,反映巾帼豪杰配合义和团扶清灭洋运动的《红灯照》,以及这出革命现代戏《蝶恋花》。对照新中国成立之初,戏曲界一直尊奉的“三并举”原则,即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齐头并进的方针,京剧界实际上只做到了两并举。更准确地说,1977年里也只举了三出戏。这三出戏从艺术价值来看,《逼上梁山》与《红灯照》尽管思想内容非常积极向上,但艺术表现手段无法与传统戏相抗衡,看惯了骨子老戏的人对之往往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而《蝶恋花》的境遇则大不相同。一来是全剧唱腔每一段都是那么曲折优美、婉转动听,吸引观众的耳朵;二来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们对“四人帮”的痛恨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大家不知不觉中又把这种仇视心理转化为对杨开慧等革命先烈的深情怀念。当然,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是那些摧残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权派把京剧扼杀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灿烂的光景之中。曾几何时,人们只记得《蝶恋花》这出戏,尤其对那段宛如天籁的“绵绵古道”念念不忘,传唱不休,而对另外两出戏,则近乎彻底抛之脑后了。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这出戏那么深入人心,何以在创演之后就逐渐销声匿迹,只剩一段唱腔了呢?这又不得不说到当时的剧团体制改革问题。在那时,京剧观众青黄不接,市场效应微乎其微,国家京剧院(当时叫中国京剧院)也只好采取承包制手段,让李维康等知名度高的出色演员领队去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巡演,企业管理,自负盈亏。这种情况下,类似《蝶恋花》这种群众演员扎堆、服装道具复杂的大型现代戏就不如《武家坡》《梅龙镇》等一桌二椅的骨子老戏占有优势了。换句话说,那一批京剧演员又重新吃起了老祖宗的饭。于是不甘心忘掉《蝶恋花》的观众每每在演唱会上点名要听“绵绵古道”。

  今天,国家京剧院有着如此优越的条件,把这样一出喜闻乐见的正能量的戏重新立在舞台上,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真正做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充分表现。而当我们回头审视这出戏的艺术价值时,会发现它仍然逃不脱京剧发展史上的一条重要规律,那就是一出戏没有一段或几段好听的唱腔是留不下来的,反言之,要是有了一段或几段好听的唱腔,总会勾起观众想看复排全出的强烈欲望。

  平心而论,《蝶恋花》的整个格局大体依旧是与样板戏一样,属于“话剧加唱”的模式,甚至还要“话剧”一些。可是京剧就是这样,再好的“话剧”加上不好的“唱”,是无论如何也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话剧”被附着上绝对过硬的“唱”才会成功。然而该剧之所以让熟悉京剧的观众感到既亲切又清新,主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突破的范围界限又不离传统太远。除了“绵绵古道”一段,杨开慧临刑前夕坐在牢房里的大段【反二黄】唱腔,就是从慢三眼起,转入中三眼,再转入原板,然后用摇板带进帮腔伴唱(此处旋律是民歌《浏阳河》),再由主人公唱回清板,转到快二六,最后以散板收尾。且不说板式变化是如此跌宕起伏,要知道,清板是从越剧借鉴而来,快二六又吸收了豫剧的跺字句唱法,种种创新,不一而足。笔者以为,当下的演员如果能在复排经典的同时对经典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层次挖掘,那么京剧不愁没有发展。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