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红色大片”如何站上新的艺术制高点

时间:2016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朱善智
0

  红色大片的创作与弘扬主旋律、抗战片创作、虚拟技术呈现、“中国梦”的主题表达等都有着重要的关联,创作空间广泛,完全可以上升到整个国际影坛的创作层面,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则会呈现得更加明显。

  大片的概念已为电影观众或者说公众所熟知,而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拍摄出了大片的国家和地区却并不多,也就是美国、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大片依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市场难度较大的创作区域。随着电影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大片领域,红色大片的出现和创作提升,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大片”的轨迹

  中国最早的红色大片毫无疑问是战争类主旋律电影大制作,如《太行山上》(2005)。进一步往前追溯,中国第五代导演冯小宁的《红河谷》(1996)、《黄河绝恋》(1999)等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一类型大片的模型和框架。《集结号》(2007)以一个准大片的投资,成就了国产主旋律战争片的艺术高峰。《智取威虎山》(2014)的成功进一步助推了中国式红色大片的真正出现和发展。2015年的《战狼》等影片则从类型的角度完成了红色大片的视觉转变。近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参展的由丁晟导演、成龙主演的号称投资3亿元的新片《铁道飞虎》,又令观众眼前一亮,加大了我们对于红色大片的期待与想象,影片将于2016年年底上映。

  从“红色大片”的概念和创作理念打造的角度,影片《大决战》(共分为3部,分别为《大决战1:辽沈战役》《大决战2:淮海战役》《大决战3:平津战役》)可谓红色大片一个重要起点,三部电影气势恢宏,时长均在200分钟以上,都分为上下两部,堪称鸿篇。从这个角度而言,前苏联的众多红色电影也为中国红色大片的出现和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如《静静的顿河》(195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莫斯科保卫战》(1985)等。这些堪称鸿篇的电影相较美国的战争大片无疑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基因。而上映于2013年的号称俄罗斯最贵的第一部3D大片《斯大林格勒》显然已经丧失了以前的许多宝贵传统,更多的已经只是形式上的视听效果了,实属遗憾。

  近几年还有一些影片具有了红色大片的基本要素,如《百团大战》(2015)等。2016年即将上映的《我的战争》《大轰炸》等红色大片均投资数亿元,大有引领拓展中国红色大片创作势头的强势表现,其中《大轰炸》为3D电影,两部电影的时长也均为150分钟。

(编辑:李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