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点赞者称看不懂、看懂者称不合格,为何?

时间:2016年06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楚 卿
0

  【事件】浙大文言文校庆公告引关注

  【观点】虽以古文书写,并未得到古文的精神实质

  “好文章!看不懂!”这是浙江大学近日发布的“120周年校庆公告”引发的感叹,这篇公告700余字,通篇以文言文写就,还是押韵对仗的“四六体”。有媒体调查显示,七成读者认为文章形式值得肯定,同时,超过一半的读者表示没看懂。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研究者逐句品鉴,给这篇公告挑出许多“硬伤”,包括押错韵、不对仗、语词赘余,甚至还有错别字、生造词等,称其“不合格”。然而无论创作者还是品鉴者,面对围观群众“看不懂”的呼声,谁也没有给出白话文翻译,没有说明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结果看不懂的依旧看不懂,看懂的则把它当成了展示自身文言文知识储备的演武场。何以如此?

  据报道,对于这篇公告,创作者之一表示:“让大家了解浙大浓厚的人文学科底蕴。”浙大一位副校长也表示:“体现了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的雄厚历史底蕴,集中展示了中文系古典文学学科的风采。”不难看出,二者的目的都在于“展示”,说到底,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不单纯,不仅要表达120年校庆即将来临的感喟,而且要“抖学问”“秀才识”,为浙大文科“壮声势”,既亮出“炫技”的姿态,无怪乎引得行家里手纷纷来“炫”。校庆公告应该写给谁看,有没有必要用文言文写,也就无人关心了。

  近年来,文言文高考作文、请假条、辞职信,总不免让人另眼相看,理由不外乎是赞赏作者摒弃惯常的行文方式、打破烂熟的语言习惯,把作文、公文写出了新意,大家为浙大校庆公告叫好,大抵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复古就是创新?这里恐怕有一些误区。文学史上有许多“复古”,不是为了令人“耳目一新”,而恰恰是为了返璞归真。

  唐代是近体诗臻于成熟的时期,李白不仅创作了优秀的绝句,也创作了《蜀道难》《将进酒》等出色的古体诗。他有《古风》五十九首,其中写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可见李白的“复古”是有选择的,他所看重的不是古人的“绮丽”,而是如孔子的“删述”一般流传久远的思想内容。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都是唐宋时期“古文”的倡导者,他们反对的正是以辞藻、声律、排偶著称的“四六体”,几位先贤令人吟诵至今的作品,如《祭十二郎文》《永州八记》《醉翁亭记》等,都是语言朴实无华、思想内容丰沛之作。

  可见自古以来,需要创新的是内容,推动创新的也是内容,往往当形式束缚、架空了内容,“复古”才成为必要。浙大校庆公告虽以古文书写,实在并未得到古文的精神实质。内行人“懂”却“不解释”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这篇公告欠缺实质内容。从工具角度,现代教育与公告中所谓的“庠序之教”毕竟不同,表达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文为宜;从审美角度,祝颂母校华诞,文言文未尝不可,但企图以此彰显“文科底蕴”,未免浅薄。

  中国的语言文字经历了白话文运动和现当代众多文学大家的革故鼎新,发展至今,文言文的使用环境已经不存。但日常不用,并不代表它已经死亡,它还活在我们的修辞语法和遣词造句中,是汉语言文学的源头活水。我们学习、背诵文言文,好比来到语言文字的发源地,看到的是源如何成流,如何融汇百川而不易其道;而有的人从发源地舀了一碗水摆在书案上,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真是一碗好水,却不免把活水看成了死水。

  语文出版社日前透露,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修订版增加了古诗文内容,相关课文在一至六年级教科书中占比30%,在七至九年级教科书中占比40%。这些古诗文大多要求背诵。重视文言文,不是让我们用这种语言去创作这个时代的文学,而是要把古人留下来的作品逐一吃透,作为我们语言的基础、文化的修养,有了这点底子,才能分辨什么是好文章,既能从华丽中见出浅陋贫乏,也能从平淡中品出淳厚精深;有了这点底子,才不会被一些以文言文之繁缛,掩盖内容之单薄的文章唬住或吓倒。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