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些影视公司开始用电脑指导评估剧本创作
【观点】无论技术多么发达,人的独创永远是第一位的
“写什么题材,什么剧本质量高,观众喜欢看什么,往哪个方向修改,电脑说了算。”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影视公司开始用自主开发的软件对剧本创作进行指导和评估,考虑到原创匮乏,惮于得罪编剧,这一举措并未大肆宣扬,却已经引发部分创作者的质疑:“如果电脑能指导创作,人还有什么用?这样还能称得上是原创吗?”影视创作领域的“人机大战”似乎在悄悄打响。
围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对战人工智能的最后一道防线,以人工智能AlphaGo四比一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为标志,这道防线似乎濒临失守,不仅如此,据报道,AlphaGo在与李世石的对战中,可以走出一些“闲棋”来模拟人的对战状态,换言之,这部人工智能可能已经具备了类似于创造力的因素。不难想见,未来人工智能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按照大众文化产品生产标准,创作出一部合格的影视作品,并非完全不可能。
然而,引发创作者质疑也令笔者困惑的问题,不在于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领域能否胜任,而在于影视创作这一曾经独属于“人”的领域能否出让,如果说前者是一个科学问题,那么后者则是一个伦理问题。日本电影导演北野武在面对东京大地震时曾有过这样的表述:“悲恸是一种非常私人的经验。这次震灾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为‘死了两万人’的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的事情发生了两万件。两万例死亡,每一个死者都有人为之撕心裂肺,并且将这悲恸背负至今。”这恰好概括了人工智能和人类在创作中最本质的区别,同一事件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将大量数据投入运算,对于人类来说是把个体经验诉诸笔端。能感受到“每一个死者”带来的“撕心裂肺”,是人之为人有别于人工智能的优长所在,传达出这种人工智能无法体察的“私人经验”,也是创作之为创作的核心意义所在。
如果说AlphaGo在对战中走出的每一步棋是1920个CPU运算的结果,这样的一步棋,其实围棋冠军李世石依靠一瞬间的直觉也能得来,在以胜负为结果的事件中,人类出于经验的自主选择,与人工智能机械求解的差异被抹平了。而在精神产品的创作活动中,这一点差异带来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工业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依然崇尚手工艺?为什么在类型化高度成熟的影视行业中,人们依然看重原创?因为工艺品也好,影视作品也好,不仅有着消费属性,还应该具备美学属性,后者只有“人的独创”才能赋予。辅助创作的工具不断进化,不断解放着人进行“独创”的能力,让人有更多精力从事工具无法实现的“独创”活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独创性的人”的参与越多,美学的光辉就越是照耀,作品于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就越有价值。
一个可以佐证笔者上述观点的例子是,日本科研人员开发的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通过参赛,接受了人类的检验,而不是反过来,像一些影视公司所做的那样“指导和评估”人类编剧的作品。与此同时,日本Vocaloid歌声合成技术通过采集人类音源开发的数字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受到音乐创作者普遍欢迎。这项技术通过歌曲编辑器、音源库、合成引擎可以完成作曲、填词、演唱的整个流程,并将作品上传网络实现共享,其中作曲、填词部分由人类创作者完成,演唱部分则由工具,即数字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完成。一个最容易理解的好处是,写了多难的歌也不怕没人唱。充分发挥创作者的能动性,解除其后顾之忧,体现的理念是无论技术多么发达,“人的独创”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应予以鼓励的,技术更适合用来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而非取代“人的独创”。
反观国内的一些影视公司,从追逐收视率、迷信大数据,到认为“电脑可以分析出观众喜爱的‘点’”,甚至表示“给剧本量化标准没什么不好,比如镜头长度,矛盾类型,一集里有多少矛盾”,不是把观众当成不可违逆的“上帝”,观众“喜欢”看什么,就跟风创作什么,就是把观众当成没有温度的“数据”,把基于数据得出的结论当成评判剧本好坏的唯一标准,游走在唯“上帝”是从与唯“数据”马首是瞻的两端,或许从来没有把观众真正当成“人”来对待,在影视创作抄袭模仿、机械复制饱受诟病的当下,把观众当“人”看,也是作品向“人性”“人本”回归,创作者向“独创”回归的关键。
不应忘了,AlphaGo的胜利,建立在人类的棋艺经年累月深入磨炼、研究者对围棋深入探索的基础之上,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其不断进化也是人类不断向自我发起挑战,比起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竞技的科学精神,这种以电脑软件凌驾创作者的貌似“科学”的尝试,难逃急功近利之嫌。无数创作者长期积累生活体验、创作实践,无数作品不断接受现实拷问、观众检验,并从中总结出创作规律、市场规律,影视创作要想成功,仅此一条通途,没有其他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