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疆文联与新疆美协联合“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共同举办的“童绘新疆”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4年,成为全疆乃至全国范围内引领青少年参与“筑基工程”的成功范例。该活动以绘画为载体,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成效显著。
主题引领,激发创作活力
“童绘新疆”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精心设置了多个富有深意的创作主题。从“畅想二〇三五”,让青少年通过画笔描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科技发展下新疆与祖国共同奋进的景象,到“二十四节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青少年体悟传统农耕文明智慧在新疆大地的融合,再到“我们的节日”,引导青少年感受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以及“甜美之乡”,呈现新疆特色的甜蜜生活与丰收喜悦。这些主题紧密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发展愿景以及新疆本土特色,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创作热情。
在这些主题的引领下,全疆2000多所中小学校、万余名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共投来画作20000余幅。青少年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绚丽色彩和纯真笔触,尽情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创作过程中,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动员。线上,借助“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展示优秀作品,极大地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吸引了全疆各地青少年的积极参与。线下,各地中小学校纷纷行动起来。阿克陶县雪松中学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黄宫小学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观察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六中学则通过学校大屏、广播、美术课等多种形式,鼓励师生参与。
从城市学校到偏远乡村学校,从北疆到南疆,活动深入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青少年,都得以参与到“筑基工程”中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实现了交往交流交融。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动员方式,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参与度,更促进了各族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
展览交流,强化认知理解
活动选出的优秀作品,不仅在“学习强国”新疆学习平台、石榴云、天山网、新疆文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举办线上展览,还在全疆多个地州市进行巡回展出,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等地。2024年新疆两会期间,“童绘新疆”60幅作品在人大代表驻地、政协委员驻地和两会新闻中心展出,吸引了代表委员们驻足观赏、评论点赞,他们还为小画家们写下祝福寄语,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西部乌镇”举办的画展,接待参观者超两万人次。活动还邀请新疆美协老师开展国画知识普及和绘画指导,将青少年美术体验课搬到现场,引导青少年围绕节气创作。通过观展、交流和再创作,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得到了增强。该展览还获得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美术家的评价和推介。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艺术中心,学生们在画展现场参观
这一活动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青少年“筑基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出通过艺术教育引导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让更多地区看到,以绘画等艺术形式凝聚青少年共识、传承文化的可行性,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了通过文化活动为青少年“筑基”的良好示范。
“童绘新疆”活动凭借紧扣时代的主题设定、多元深入的动员推广、丰富且具影响力的展览交流,在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成功为青少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它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对民族文化与国家发展的认知,更促进了不同地区、民族青少年间的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