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实际举措推进改革创新、探索青年电影人才培养新模式,9月23日至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浙江省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承办的“金鸡新力量——2024年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创作实践培训班”在浙江临安举办。
培训班开班仪式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曹鸿,中共杭州市临安区政协副主席胡水元等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培训班开班仪式
宋智勤在开班动员中指出,作为新时代青年电影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用心讴歌伟大时代,擘画新时代电影的光荣与梦想;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电影发展故事,不断寻求电影创作上的新突破;要增强使命意识,担当新时代电影发展责任,推动电影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
曹鸿表示,各级文联和协会组织肩负着“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的使命任务,浙江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持续推进青年电影人才培养,进而催生电影精品,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不断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浙江力量。
胡水元表示,近年来,临安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人才培育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影视产业的创新活力,为临安影视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临安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打造更多具有临安特色的影视精品,让临安成为国内外影视人向往的“光影之城”。
本次培训为期一周,课程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内容涵盖思政课、专业理论课和创投指导课等,为广大电影工作者搭建一个学习、创作、交流的平台,经过报名、筛选,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工作者50余人参加。
教师授课
培训期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届副主席任仲伦,电影制片人、投资人朱辉龙,电影发行人、制片人、出品人讲武生,编剧、导演秦海燕,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监制、制片人杜庆春,多届金鸡创投初选评委、电影策划、编剧张栋,多届金鸡创投初选评委、制片人王嘉然,分别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着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价值观:创作与创作者的精神核心》《当前环境下的影视创作和投资交流》《电影发展机遇与职业素养提升》《从编剧到导演——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分享》《影视剧集的备案审查》《面向电影产业的故事创意》为题,多角度全方位解析电影创作及产业发展思路,激励广大电影工作者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助推电影创作繁荣发展。
学员分组研讨,辅导老师跟组点评讲解
培训聚焦推出优秀作品这一核心任务,实训导师围绕学员创作瓶颈及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讨论和创作指导,旨在培养一批挺膺文化担当、文艺素养高、创作水平强的青年电影人才,积极探索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作品。
在培训班的最终环节,参照电影项目创投的选拨模式,采用“路演+点评”的方式,以演带练、以评促学。最终, 郝大鹏《家庭修辞学》、张瑞琦《黄金时刻》、李炜刚《东莞有只哥斯拉》和徐阿晴《此去山高水长》4个作品得到评委老师和全体学员的一致认可。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教育培训处负责人张迪,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吴晨,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超,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潘晓霞出席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与会导师学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弘扬正道;自觉承担导师传道授艺的崇高职责,积极做好带教指导;自觉履行学员义务,潜心耕耘,勇攀高峰,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艺术水平高超、体现时代特色、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作品。
学员代表发言
吴倩倩
此次培训,从思政学习到专业知识学习再到实战演练,内容满满的都是干货,使我对电影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坚定信念、扬长避短、学以致用,用光影艺术展现青年电影人的热情与梦想。
陈俊霖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崛起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从业者,所以我理解了这次培训的主题为什么叫“新力量”,新力量代表着中国电影力量的崛起,中国电影要崛起要走向世界,不仅需要个人的创造力,更需要中华民族的团结和集体的智慧。
钟晓婷
这几天来,各位尊敬可爱、真诚热情的老师,用他们深刻的见解,让我们坚定思想;分享最前端行业的经验,让我们不再迷茫;专业的创作技巧,填充了我们知识的盲区;沟通展示自我的训练,让我们在获取更多资源的战场上,更有胜算。
吴嗣昌
此次短暂而充实的培训班就像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在故事情节(暨课程内容)方面紧紧抓住“观众(暨学员)”的痛点、爽点,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引发大家的共鸣与思考。
“金鸡新力量”系列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满足青年电影工作者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以“专、精、特”的课程内容、“以演带练、以评促学”的教学方法,为中国电影“新力量”打通走向银幕、走向观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攀登电影创作高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培训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