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战略部署。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中国文联统一部署,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谱写新征程上文艺评论工作新篇章”为题,组织各团体会员负责人开展专题笔谈。大家谈体会、强信心,谋事业、话发展,在文艺评论界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现分三期推出笔谈摘编,以期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建设高质量的北京文艺评论
王一川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应当着眼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建设高质量的北京文艺评论。首先,今天作为国家文化行业一部分的文艺评论,需要以真正的“批评精神”去明辨文艺创作实践中的是非曲直,揭露文艺鉴赏和文艺接受中的消费潮或“饭圈”中的歪风邪气,起到“文艺批评”应有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作用,促进“天朗气清”的文艺创作生态建设。其次,文艺评论应当认真总结和深入发掘新时代北京文艺发展中的成绩、经验和教训,例如“大戏看北京”“演艺之都”“北京大视听”“书香之城”等文艺品牌建设中的得与失,以便为当前和未来北京文艺“高峰”建设及时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示范或警示。再次,文艺评论者应当注意同文艺家和观众交朋友,虚心向他们学习,进一步了解文艺创作行业状况以及文艺鉴赏和接受过程中的具体情形,不断提升自身的文艺、文化和跨学科综合素养,让文艺评论文字本身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和言之有据。最后,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文艺和文化态势,文艺评论尤其应当加强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在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平等交流和持续对话中增强自身的学科质量、学术底蕴和话语水平,以“文化主体性”姿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同北京文艺创作行业一道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芯文艺”时段文艺评论的新问题新使命
周志强
天津评协主席
全会聚焦当前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以及新挑战,提出了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举措。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倡导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面向全球推进文化传播力,形成新的文艺的感召性。这也就同时给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今天的文化艺术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技术语言变革、美学范式革命和理论知识更新的时段。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带来文艺生产和消费底层逻辑的转型。文艺创作的芯片化、文艺生产的链条化、文艺消费的游戏化、文艺传播的即时化,正是这一转型带来的后果。这使得文艺作品的构成方式和存在形态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虚拟艺术、游戏现实、数据库创作、置身化经验、涌现性叙事、高斯相依函数价值逻辑、数字保守主义……这些新型的文艺正在逐渐成为文化生产供给侧的趋势内核。深度网络神经技术的推进、算法文本的主流化、AI指令性文化创制、幽灵形象的滋生慢涨等等,正在作为一种新型的“芯文艺”现象,与传统的“心文艺”并存、争锋和合流。如何认识和把握建立在算法社会基础上的当前文艺生产?如何评价新型的技术性文化文本?这些问题正摆在文艺评论工作者的面前。
全会的召开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未来发展和转变,提出了纲领性主张。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敢于迎接新的挑战,敢于更新理论话语和知识构型,牢牢掌握芯文艺时段文艺发展的规律,筑牢文艺大变革时代意识形态阵地,为未来中国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历史节点上的再出发
邢建昌
河北评协主席
全会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会议提出的许多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论断必将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理念引领,构成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底色和眼光。我们将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不仅要反复、深入、细致地学习理论文本,以求准确理解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要结合实际,落实于行动之中。以文学的方式用心做好那个敲钟的人,努力把钟声敲响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节拍上,敲响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讲话和论述的精神上,也敲响在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心坎上。聆听时代的召唤,表达人民的心声,镌刻思想者的足迹。提高阅读时代和生活这本厚厚的大书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把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和美学的标准落实到文艺作品的批评之中。在车轮飞速旋转的现代社会,在新的文艺现象层出不穷的文艺生态面前,秉持初心,勤勉敬业,聚焦问题,不懈探索,努力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之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动人篇章。
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文艺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
王宏伟
内蒙古评协副主席、副秘书长
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凝聚了强大力量。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举旗定向、高瞻远瞩,为我们推进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回望历史,每次改革部署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深远的,甚至是划时代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不仅决定当代中国命运,更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败。
《决定》立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我们应自觉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文化自信,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培育优秀文艺人才队伍,构建更为有效的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己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在实施文学艺术研究项目、推出文艺理论与评论成果、强化和拓展文艺评论阵地与传播渠道、扩大文艺评论影响力、培养和发现文艺评论人才、促进“北疆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组织引领作用。
以高质量的文艺评论赋能文化强国建设
敖柏
吉林评协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
全会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既为开展文艺评论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也为进一步提高文艺评论质量明确了根本任务。
这就要求文艺评论工作者,不仅要做好优秀文艺作品的理论总结和学理阐释,更应运用生动鲜活的文艺评论文风引导文艺鉴赏、提高文化素养;不仅要为具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品格的文艺作品鸣锣开道,更应面对文艺创作中的不良倾向敢于秉笔直书;不仅要担负起以文艺评论促进文艺实践更加遵循艺术规律的责任,也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学养、海纳百川,通过文艺评论提出鲜明的中国观点,助力文艺实践走出去,形成国际竞争力。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文艺评论工作者理应融入更为广阔壮丽的时代文艺大潮,坚持文艺评论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丰厚的知识储备,以高质量的文艺评论,汇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创造中,让中国之美成为世界之美。
引导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范志忠
浙江评协主席
文艺创作与批评能够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增强社会正能量,是推动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对文艺评论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在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世界各文明优秀成果,深刻阐释与剖析新时代文艺创作现象,引导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从文艺评论的角度,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自信。文艺作品要体现强烈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开放包容、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二是现实题材。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挖现实题材,用艺术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景象。三是精神引领。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对社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四是创新创造。推动文艺创新,探索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文艺的内涵和外延。五是文化传播。加强文艺作品的传播力度,利用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让优秀文艺作品走进大众,走向世界。
在全会精神鼓舞下,文艺评论工作者更应担负起社会责任,用敏锐洞察力捕捉时代脉动,用细腻笔触描绘人民实践,用深邃思想反映社会变革,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文艺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浙江评协在中国评协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浙江地域文化优势,举办了一系列文艺评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后,在全会精神指引下,我们将与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携手同行,在文艺评论的田野上播种希望,收获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绘就灿烂篇章。
秉承改革精神推进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应辉
福建评协主席
全会为中国深化改革指明方向,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福建省文艺评论工作也将紧紧围绕这一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为讴歌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先进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做好评论推介,努力构筑新时代的福建文艺评论高峰。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为文艺评论事业及时注入了强心剂,广大福建文艺评论工作者应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积极推进新时代福建文艺评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要秉承改革的精神,积极响应中评协“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倡议,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助力创作出一大批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厚度、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为福建社科强省、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文艺评论应有的贡献。
让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出时代强音
赵慎珠
河南评协驻会副主席
全会擘画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新蓝图,号角声声,催人奋进。会议提出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让文艺工作者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
笔墨随时代,评论发强音。近年来,河南评协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加强创作主题引导,开设《文化新视角》《嗨聊》等融媒体栏目,把文艺评论与精品创作、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为文艺评论人才提供充足资源和支持。实施“啄木鸟高飞工程”,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共建文艺评论基地。出版图书《新时代河南文艺评论》,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品牌。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评协的指导下,我们在评论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体会到了改革创新的甜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改革开放的精神,统筹培养人才队伍,擦亮工作品牌,扩大评论影响,积极响应中国评协“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倡议,使各项工作更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求,引导树立文艺评论新风,让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出时代强音。
改革开放为新时代文艺带来新空间
李遇春
湖北文联副主席、湖北评协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决定》包含了党中央所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体系完备、思想精深,是新征程大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路线的思想指南。《决定》虽然包含治国理政方方面面,却与文艺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做好新征程文艺工作有着深刻启示。文艺工作者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认真领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为祖国的文艺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第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里“高水平”是关键词。文艺工作者也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中回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第二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文化和文艺事业不仅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构建中发挥独特作用。我们必须正面回应网络文艺、科幻文艺、AI写作、ChatGPT、数字人文等新型文艺形态和业态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国家数字经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第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不能以牺牲乡村建设为代价,围绕新时代城市城镇书写和乡村振兴书写,新时代文艺具有广阔话语空间。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乡村和城市生活内部肌理,用文艺为新时代城乡融合赋能,让文艺在祖国的城乡融合中绽放。第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探索文艺与高科技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努力创造新时代文艺新形态和新业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数智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充分发挥数智时代文艺的国际传播效能,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鼓与呼、颂与赞。
聚焦文化强国建设
努力实现美德、美学、美文相统一
陈善君
湖南评协主席、秘书长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进一步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以来,毋庸置疑文艺评论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得以加强和改进,然而在朝气和锐气方面仍然存在着短板、差距和不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文艺评论工作者,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前文艺评论工作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律和面临的制约。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阔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关头,文艺评论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发挥主体作用,胸怀“两个大局”,做到“两个结合”。应积极主动响应中国评协“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倡议,做到以“德”为先、以“学”为要、以“文”为务,努力实现美德、美学、美文相统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文艺评论的智慧和力量。
彰显文艺评论的中国气派、时代质感和民族温度
段运冬
重庆评协主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新时代以来,尤其是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中国文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国文艺评论坚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积极介入文艺创作前沿,提高创作与评论的有效互动,不断增强文艺作品对人民大众文化生活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
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艺评论界需要深入理解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高质量发展观深深植入文艺事业发展中,瞄准文艺创新,通过机制改革、人才育养、新技术应用等途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愿景,实现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
中国文艺评论亟需用科学的标准对艺术现象进行评判估测,既能在国家风貌、人民形象、社会生活、历史记忆等方面承接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又能紧密融入新时代文艺实践,从文艺媒介的自身特性出发,通过批评话语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推出既能代表古老文明大国的现代文化身份,又能得到不同文化背景观众普遍欢迎的精品力作,从而续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塑造具有中国气派、时代质感、民族温度的评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