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鬼、二鬼、跳鬼在手持柳棍的村民簇拥下押着作祟黄鬼游街
身穿铠甲、扎着靠旗的黑白探马引路
身穿铠甲、扎着靠旗的黑探马
身穿铠甲、扎着靠旗的白探马
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
武安傩戏
说起傩戏,人们会想到云南、贵州等地,却不知在与之相隔几万公里的武安市固义村,也有着这一穿越了千年的文化绝唱。
固义村,在华北平原的最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族聚居村落。全村700多户人家,人口约2700多人。村里演出的傩戏以“捉黄鬼”为主,恢宏神秘,内容丰富,改变了“长江以北无傩戏”的说法,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据悉,傩戏源于先秦时期“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据武安市文化馆办公室王主任介绍,根据专家考证,武安傩戏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生活在华北平原西部的固义人掌握的科学知识极少,族人得了病,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而“捉黄鬼”便成了正月里固义人最美好的新年愿景。村里的老人们说,黄鬼不仅是一个不孝子,还是饥荒和疾病的象征。固义全村人上演一出抓黄鬼的戏,表达对黄鬼的严惩,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社会安宁。
“在这个将近3000人的村庄,几乎家家有角色。即使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到时也一定会赶回来”,村民王晓培对记者说。
王晓培说,虽然正月十五的气温还很低,但是“大鬼”、“二鬼”和“跳鬼”却要身着单衣,走到街上面目狰狞地摆弄出勇猛无畏的姿态,驱邪捉“黄鬼”。“黄鬼”全身和头发都被涂满黄色染料,四处逃窜。村民们举着树枝和木棍,随着三个“鬼差”追鬼和打鬼。黄鬼在最后得到严惩,也象征着人类战胜了邪恶、灾难和疾病。在表演“捉黄鬼”时,“财神”、“土地爷”、“城隍”等角色也会纷纷“亮相”向“玉皇大帝”跪拜祈福。
王晓培说:“全村人一起‘捉黄鬼’除了图个热闹,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这种古老的文化,来表达全村人的新年愿望,希望来年会更好”。
固义村的老艺人李增旺是固义傩戏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家喻户晓的“社首”,2008年2月,李增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固义傩戏”的传承人。
这里的家家户户延续着祖辈在做的事情——观看并亲自演绎傩戏,然后再将这些传授给子子孙孙。傩戏的流传靠的完全是代代相传,最后成为每一个人心中的记忆。
李增旺告诉记者,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固义傩戏每隔两三年上演一次。有傩戏的年里,他是最忙碌的人,而老李家也就成了指挥部和后勤部。存放他家里的上百套戏装、旗帐、锣鼓,都要经过他和其他几位社首的整理。
傩戏上演的正月十五凌晨,寂静的山村会响起嘈杂的脚步声。李家祠堂的小院也会变得灯火通明,整个固义村被大红的灯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凌晨四点,大戏开始。化好装的大鬼、二鬼和跳鬼从正屋走出,在几十个手持柳棒的年轻村民的簇拥下,高声呐喊着,吹着口哨,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村里到村外,跳着独特的步伐往返三遍,驱邪捉鬼。
之后,黄鬼被大鬼、二鬼和跳鬼缉拿归案。扮演黄鬼者,头发和身上被涂成黄色,只穿黄色棉坎肩和棉短裤。仔细看,四肢上还被“插”上了四把尖刀,弄得“鲜血淋淋”。
黄鬼被擒,吉祥如意。村里表演队伍开始庆祝,旱船、秧歌、舞狮子,各式花车齐上阵。最后,黄鬼押上斩鬼台时,群情激奋,礼炮震天。透过弥漫的烟雾,黄鬼被就地正法,鲜血喷溅,象征着人类对邪恶的胜利。这成为整个活动的高潮。黄鬼被斩后,傩戏就在村中的老戏台上演。
傩戏是由祭祀时的舞蹈演化来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说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戏剧形式。雏形时的戏剧,说唱与表演是由不同的角色扮演的。说唱者称为“掌竹”。站在舞台的前角,负责介绍人物和剧情。介绍一段,表演者表演一段,直至剧终。“掌竹”的角色随着戏剧的发展早已被湮没。而固义的傩戏却仍然保留“掌竹”的角色,使戏剧的历史在此形成定格。
傩戏,为了幸福的表演
傩戏的民俗包涵着最为原始的生命崇拜、欲望、困惑、痛苦、不安与理想,它们因为完整而被注意,因为映射人的内心而获得生机。村民们怀着敬畏与期盼,祈求与迷恋,以这么热烈的情愫执著一生,在当今的时代已经不多见了。可是在华北平原的深处,这样的古老仪式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并一直蔓延到今天。
村民们跳着自己认为神可以喜悦的舞蹈,用动作把自己的心情讲述给神仙,一代一代的村民都是这样做的。村民们没有想过也无法去考证这些舞蹈究竟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他们只知道,此刻的快乐和幸福是属于他们的。
2014年固义傩戏表演安排:
时间:正月十四至十六
地点: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
正月十四:请神,化妆,摆道子
正月十五:凌晨三点左右开始踏鞭,大鬼二鬼开始转村转户,早晨七点左右抓住黄鬼,开始引道子,转村,中午到村外的斩妖台,审判,将黄鬼抽肠剥皮,傩戏的最高潮部分。
正月十六: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