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3>中小学书法>名家语录

刘恒: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传承

时间:2013年03月06日 来源:天津书法家协会 作者:刘恒
0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到天津来,借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这样一个机会,与我们的各位书法老师来交流一下关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和传承。我来之前主办单位的领导与我商量题目,当我知道参加这个活动的都是天津各个学校的书法老师,因此,考虑这个题目比较合适--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传承。

  因为大家都是老师,书法作为一个专门的艺术形式,它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毕竟要有专门的技巧和专门的知识。老师要教学生,首先自己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然后再传授给学生,这样就构成了我们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现象,因为书法就是这样来的。那么对于我们这些老师来说我想我们所谈的书法的学习,首先是对自己的,对于个人的一个要求,因为考虑的是我们接下来要教授给学生的。

  书法艺术从古到今,如果讲细一点可能要费时间,如果从最早的石器时代符号的刻划也就是汉字的初期,然后到甲骨文到金文,如果说的保守一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成熟的书法艺术可能要到汉朝时期才开始形成的。那么从那时候算起来到现在,书法艺术也有两千多年了。在这个过程里面,书法艺术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也就构成了我们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内容。首先一个就是汉字已发生了改变,书法史的前期,我们一般从魏晋南北朝往前,基本上它是和我们汉字本身的发展结合到一块,那么,隋唐以后文字逐渐的标准化,逐渐的简约化,也就是说以前的篆书、隶书都已经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都变成了一种装饰艺术,实用的只有楷书和我们日常说的行草书。到了民国以后,清末民国以来,从外国传进来了铅笔、钢笔,还有后来的圆珠笔。这种笔的传入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使我们的毛笔书写慢慢地就退出了实用的范畴。那么每当这样一次转变之后,实际上书法艺术就更加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向,或是说向纯粹的艺术活动又靠近了一步。

  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正在发生的一个转变,就是现在电脑的普及。很多人都直接敲击键盘,也就可以说不用拿笔写字了。这个从表面上看,当然是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但对于我们一个民族来说,特别对于我们下一代青少年来说,如果从小不写字,首先一个是缺乏生活中对文字使用的技能。如果说我们今天上课要停电怎么办?老师只好去写板书,不能拿电脑打投影仪直接在那里。我在报纸上已经看到两到三条这种消息,都是大学的老师,电脑出了故障要写板书的时候竟拿起笔来写不出字,这个都当新闻上报纸。那么也就是说,电脑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我们一些生活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讲在这个条件在这种形势下提倡推广我们的书法艺术,尽管它跟实用有些区别,但是对于汉字的书写,对于人的特别是青少年的智力的开发,它是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保留这样的一门艺术形式,在当前我们中国经济发展里面我们的民族文化要扩大影响要走向世界,书法在这里面是很重要的内容。我们讲的绘画,我们中国有,外国也有。我们讲到音乐,我们有外国也有,讲到书法就只有我们有。亚洲的一些国家像日本、韩国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些搞书法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一些风格。但都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在这里,书法占了很大的比重。当前的中小学课程中,书法所占的比重很小,社会很多名人,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各种场合都在呼吁恢复书法课程的设置。广东省力度比较大,他们的中小学都设有书法课。一部分省市已经动了,天津是一个文化积淀很深厚的城市,在这方面,以后应该有所前进,有所作为。随着形势的需要,书法艺术会在未来的教育里面占有必要的位置。一旦这种课程设置以后,对于书法师资的需求也是必然的。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谈的,就是书法的学习和传承。

  谈到学习,我想无论从事书法教学的,还是自己进行书法实践的,或者是通过展览加入书法家协会的,都是需要学习作为一个过程,或者是目标。作为一个个体,学习是有两方面的,一是技能上的学习,二是知识上的学习。技能上,说白了就是实践、创作上的问题,比如临帖,从古到今,实用的书写活动,到现在变成纯粹的艺术活动。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帖,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篆书,结构上有自身的要求,隶书有它特殊的笔法,书写的体势方面也有规律。唐代以后,大家基本是写行草书了,宋四家也好,赵孟頫、董其昌也好,清代书法家也好,一直到今天,行草依然是占大多数。草书看上去很随意,其实它有着自身的规范和要求,草法在草书中有一个严格的系统,有一定的规则,多绕一个圈,多拐一个折,可能就是别的字。因此,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认识了解到,书法的字型结构、书体特征,都有哪些规律?再比如,书法作品的形式有哪些?怎样才符合规范?像横批、册页、手卷通常情况下是古人拿在手里把玩的,长度一般也不会太长。我们就要了解这些规矩,了解这些习惯。这在我们学习书法过程中,除去如何写,写什么内容之外,写成什么样?放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再有,笔法,古人通常把它说的很玄。有时说的神乎其神,“什么人传给什么人”。好像独到的不外传的一样。其实,毛笔只是人写字的一种柔软的工具,它蘸上墨汁,在宣纸上(一般为生宣纸)书写,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书法家如何去把握?包括书法的著作里面,老先生反复强调,书法一个基本原则,书法的线条要饱满、要圆润,这就和笔尖的丰满有关联了。如果在书写的过程中,笔锋扁得像刷子一样,写出来效果又不一样了。谁也不能保证书写过程中毛笔始终保持直立的圆锥形,使用中自然有一个形状的变化,会出现各种现象。我们看王羲之的书法,他在里面有很多形状的线条,变化丰富。不要迷信笔法的神秘性。实际上,你就学会怎么样使用墨和水,怎样搭配?比例是怎样?有个比较理想的效果。有些在洋纸上写有效果,但在宣纸上就不一样了。用笔的速度,加上水和墨的特点,都会影响书写的效果。写隶书,它有蚕头雁尾,如果一个字当中有多个横向的笔画,出现两个雁尾,显然不好看。古人叫“雁不双飞”。楷书,起笔和收笔,要有一个“顿挫”。最初形成习惯的时候,它是与书写动作的连贯有关系的,篆书画圆圈,隶书书写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变成楷书之后,楷书笔画需要有连贯性,有了“顿挫”就连上了。从探索走向成熟。中国书法的技巧是与实用连在一起的。民国以来,随着硬笔的普及,书法的实用价值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在这种变化上面,书法做为纯艺术,还是要考虑与使用性是有联系的。这样,我们就懂得了前人写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今天为什么还要这样写?结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书法家,他个人的风格体现在哪里?个人有个人的习惯,非常专业的,非常熟悉的人,才能分辨出,那个笔道是王铎写的,那个是董其昌写的。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一般人最直观的,或者说对书法不是很熟悉的人,看作品一眼能分辨出来的,这个人字是这个样子,那个人字是那个样子,从哪看?从字形上看。行话叫“间架结构”。最简单的一个“人”字,一撇一捺,不同的书法家写出来,放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习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结字很重要。我们学习古代某个碑帖,把握一个风格特征,主要在结字上。临摹的时候,要把握规律。看书法家写的“龙飞凤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左右结构是怎么处理的,上下结构是怎么处理的,都不一样。一般是上面紧凑一点,下面松散一些,这样有稳重感。但是,元代赵孟頫就不一样,他把上面写得比较松,下面很紧凑。这就显现出个人风格。汉字结构本身有建筑的特性,笔画就是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构件。结构作为审美的一部分,是我们创作的素材。个人审美的习惯或者是追求,也表现在这里。

  说到书法的学习,不是我在这儿一说,或者看什么书就能解决问题的。除了看字帖、看书籍,了解一些规矩之外,更主要的是手上的练习。以前,大画家潘天寿说过一句话:“学画一年名满乡,学字三年上不了墙。”说明书法练习的难度,花费时间的长度,你会发现比画画难得多。潘天寿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讲的非常实在。我们不是贬低绘画,绘画比较直观,有一定的内容、规律、方法、手段,有一定的套路和格式。而书法有那么多的资料,浩如烟海,尽管说起来有规律,可是其中的变化非常多。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掌握一部分字的写法,另一部分可能字帖上没有。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同志临摹《兰亭序》临的很像,写一首唐诗,有的字《兰亭序》上没有,创作起来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这就是“规律”没有把握到。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所要获得的就是把握规律。一个是字体的变化,各种字形结构的,左右结构的,半包围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字形特征是什么样的,都要把握住。这是学习书法所必须的。临帖是学习书法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书法的审美,从古到今,一个字怎么写好看,它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自然界有棵树,我就写成树,天上飞的什么鸟,我就写个鸟。字是怎么来的,是人造的。一个字怎么写好看,是前辈人通过使用总结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书法,要把字写好看写到位,怎么办?只有从前人那里学。有人说我不学前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说你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像练习气功一样,或者是为了修身养性,怎么写都行,只要你高兴。但是你要为了参加展览,加入协会,要想得到大家的承认,那你必须归结到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的、大家认可的规则体系中来。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书法就必须临帖,为什么要从古人那里来的原因。书法的规则是从古代到今天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后人从前人那里实践总结出来的。后人学习也只能用前人的法则来要求自己。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侯,你就能把握,基本体现出这种法则。除了技巧的法规,你可能还会有突破、改造,也就有了你个人的风格。在艺术上,起码在书法这门艺术上,很难说谁能够不临帖就写出一个新风格。这是不可能的,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可,获得社会的认可。再一个,你所“独创的字体”要么什么都不是,要么还是曾经学习借鉴了某位书家的风格。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踏踏实实地从正规的法则中学习,从古人的法帖中学习。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绩,可以从某个碑帖入手。或者专攻楷书,或者专攻隶书。甚至在行草中这么多家里,我专攻某一家。比如,我专攻米芾,然后写出个人风格来。我们都可以称他为书法家。

  今天在座的都是书法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自己要有一个专攻的方向,主攻的内容,还要广泛地涉猎书法的其他内容。我可能专门写草书,但是也需要了解一下甚至去实践一下其他书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将来教学生学习时用得着。你不一定非要精通这门,但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内容,知道什么风格,知道师承什么。同时还要学篆刻,你可能不擅长篆刻,自己的印章还需要请篆刻家来刻,但用印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了解。除了古代的各个时代的名家经典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借鉴现当代的书法艺术成果,来增加自己书法一般性的知识修养。

  我们正在进行的书法节上的各种书法展览,这些展览是对书法全方位的继承、体现了发展的趋势,这里面有篆书、隶书、楷书,有大字、小字,年纪大的人写的、年轻人写的,都有。我们能参观的尽量去参观,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应该了解一下创作上领先的作者或者是经常入选的作者是怎么做的?比如你是学米芾的,你就看一看别人是怎样学米芾的。这对自己知识的积累、书法技能的提高是很有作用的。

  除了基本技能的学习之外,还有一个知识的学习。搞书法的人,无论是自己书法的实践,还是书法的教学,与其他艺术相比,书法更强调知识的积累、修养的提高。历史上,从古到今,几乎没有只会写字而没有其他才能的。像邓石如那样只会写字没有其他技能的比较少见,大部分是古人讲的“士”的阶层。比如宋代,书法家很多是做官的。他们文化的层次比较高,大部分都会作诗。甚至有专门学术方面研究的学者。到了现代,作者群逐渐脱离“士”的阶层,脱离了知识分子的阶层。三十多年的发展,中间一段时间,许多作者都把精力放在技巧方面。很少有关注知识修养的。其实,文化修养是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由于我们建国几十年在意识形态、社会转型等方面走了一些弯路,导致书法艺术濒临失传。改革开放以后书法开始复苏,我们在书法学习方面也是重点在技巧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出现文化“断层”,光想着怎么写的好看,怎么写出特点来。但是三十年来在高层书法展(比如全国书法展、中青年书法展、兰亭奖等)上,我们发现技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说,单讲技巧方面与古人不相上下,非常到位。有的作者已经有了个人的发挥。学明朝的、清朝的,以至民国的,都有新的突破、新的发挥。可是到现在我们发现,技巧方面面目雷同、内容空洞、取法单调。展览的评审中经常看到许多看上去像一个人写的。我们开始意识到,书法不是简单的技巧,或者说通过技巧能够达到一个高度,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技巧是能够过关的。可是说到内涵,就需要有丰厚的修养基础,就不那么简单了。用什么方式弥补作者文化修养的缺失,对书法家来说是更高的要求,为的是作者能够走的更高更远。因此,强调文化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在搞培训时候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曾经举办过读书班,都是专家,还开过专门的讨论会,这就是提倡大家读一读书。首先是文字学,包括古文字学和今文字学。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古玺文字、简帛书、楚金文等,隶书以后就叫今文字。不管我们自己是写古文字的、篆书的,还是写隶书、楷书的,都牵扯到这个字形是怎么来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草书的有些字形差别那样小?为什么书法家能够区别开来?多一个折,少拐一个弯就是另外一个字。这些字很多是在文字最初衍变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搞书法的要懂得篆书的写法,尽管你不是搞篆书创作的。基本的篆书结构、特点要有所了解。我们可以买一本裘锡圭先生写的《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及其他学者、专家、教授写的文字学方面的专著。再有一个问题是要养成随身携带一本《新华字典》的习惯。特别是在写字的时候,旁边要有字典便于查阅。在书法展览的作品中经常会有繁体字,《新华字典》中就有繁体与简体的对照,简化字的情况非常复杂,不懂得字的简化历程就很麻烦,容易搞混出错。比如一个展览里有写《岳阳楼记》的,开头就有“庆历四年春”,这个“历”就不能写成“历史”的“历”(“厂”下面加上两个“禾”,最下面是个“日”而不是“止”,也就是应该写成繁体“曆”)。不同的字在不同的场合用,这在创作时经常会碰到。你看电视剧里的字幕经常出错,就是有些年轻人不太懂得繁简字的实际写法造成的。所以说,拿不准的字一定要查一查字典。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再比如,一般的书写格式也很重要。过去有一位年轻人在书协帮忙,大学毕业,我让他打一份材料,打出来一看没有段落,起头顶着格写。我说,你平时看不看报纸,每个自然段是不是空两格起头哇?可见现在有的年轻人要么不认真,要么不用心,或者从小就不大注意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文化上问题。书法家一定要有文字学的基础。

  再一个问题,就是要关注书学研究的成果,即有关书法研究的专业理论知识。这里包括书法理论,因为理论是有哲学意义的,其中还有书法史的东西。另外还有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技法。唐朝孙过庭的《书谱》,用草书写的,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名著,它里面阐述了书法创作方方面面的道理,这类文章应该好好读一读。通过书论的学习,我们老师们可以获得描述书法、评论书法的方法。学会用书法的语言评价一件书法作品,而不是一般白话的论述。

  还有一点,就是文房四宝的知识。我们现在使用毛笔所蘸的墨基本上是墨汁了,不再使用砚台了。砚台基本是收藏品了。至少我们要了解毛笔分几种,羊毫笔是怎么一会事儿,兼毫与狼毫有什么不同?写多大的字应该用什么笔合适?临什么帖用什么笔合适?

  最后一点,就是文史知识与文学知识。书法家队伍中很多人是学习文史的或喜爱文史知识的。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大都通晓历史,基本了解前期与当代不同时代书法的特征,学习书法也是对学习文史的一种巩固。文学知识有了,就会自己写一些文章。尽管现在已经不是写诗的年代了,但能自己写诗毕竟是好事情。现在展览上作品书写的内容也太单调雷同,应该更多样化。历史上书论比文论、诗论是晚些出现的,文论早,两汉、三国时期就出现了。书论到了东晋才出现。而且是夹杂在很多文论、诗论里面的。形容书法的词汇很多是形容诗的,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通过对诗的阅读,可以提高对书法的认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另外,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绘画要学。其实搞书法的人写到一定程度,去学一学绘画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写草书的人画起写意画来非常容易得心应手。现在有一些画家画画得很好,字却写的很差。曾经有篇文章专门做过统计,全国美展上国画作品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根本就没有题字,就是在石头边上或树干上写一个名字而已。不敢或不会在画上题个什么诗句。这就完全违背中国画文人绘画的传统。美术界也在呼吁画家应该写写字、读读诗。

  我国传统的诗词有很严格的规定,这就是要我们创作上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诗不仅仅是“押韵”,而且词性、平仄声都有规定。我们今天学习诗词,写诗词,乐趣也就在这儿。谁能在这种要求里面、规定当中做的巧、做的妙,谁就是高手。写字也一样,它也有一定的规则,大家在一样的规则里面,比一比看谁的技法好、谁理解的深、谁写的到位?谁写的灵活?看哪个人的特色明显?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