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亲吻花瓣,
马兰花正绚烂绽放。
当微风吹拂,
从百花中送来微凉,
小蝴蝶正在思考着妈妈去了何方。
当夏日精灵喃喃自语,
萤火虫姐弟的历险也正在路上。
儿童剧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桥梁,好的儿童剧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能帮助孩子了解世界,感悟人生。
6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儿童剧编创人才培训》在浙江传媒学院开班。该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浙江传媒学院和《剧本》杂志共同举办。项目邀请了业界专家学者,聚焦最前沿的儿童剧编创理念,把握儿童剧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将为学员编创儿童剧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图为开班仪式现场
图为颁发聘书环节
开班仪式上,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立平为此次培训首席专家和班主任等颁发聘书。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王之茵,浙江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谢丽泓,浙江传媒学院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一级编剧、培训项目负责人施小琴以及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有关方面负责人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浙江传媒学院科研与创作处处长孙丽园主持。
图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致辞
李文冰表示,此次培训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出发点的一次高层次人才定制,不仅是推进儿童剧编创人才队伍建设、剧目编创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儿童美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行动、引导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它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帮助青少年“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进而启迪思想智慧,激发创造活力。2022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舞蹈、戏剧、影视”正式纳入课程标准,凸显了国家对“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视。儿童戏剧由于具有体验性、启发性、趣味性、游戏性等特征,是既能体现“美育特点”又能传递“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成为美育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儿童剧创作发展迅速,品类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推进儿童剧编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他们创新性和创作力,进而满足不同年龄层儿童的需求?本次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为学员们提升创作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图为浙江传媒学院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一级编剧、项目负责人施小琴介绍项目情况
据施小琴介绍,此次培训主要面向基层,录取的30名学员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基层专业院团、研究院所、群文系统、文化产业及大中小学等,均为热爱儿童戏剧事业,有一定创作、研究经验的专业人才。培训周期为今年6月至12月,共计180天,将以戏剧理论学习、儿童戏剧影视观摩、木偶皮影戏曲动漫考察、学员创作实践、理论研讨为主线,注重剧本创作和理论教学结合。
在45天的集中学习里,学员们将聆听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业界专家的精彩讲座,其中既有对中外儿童剧发展历程的回顾,从名家经典中汲取养分;也有对当代儿童剧创作与传播、市场的分析,以发展的眼光重新看待儿童戏剧。
史海钩沉,儿童剧如何诞生?新文化运动中的革命先驱如何“发现儿童”?又如何通过文艺“组织儿童”,进而“成就儿童”?我们或许能从儿童剧的百年变迁中找到创作初心。6月3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胡志毅以《童年的发现与消逝:中国儿童剧的百年变迁》为题,为培训班学员梳理了从五四以来中国现代儿童剧的百年发展史。
1918年1月,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驱,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参加改组《新青年》后,专门在杂志上刊登一条启事,征集关于妇女和儿童的文章。由此,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儿童文学的新发端,通过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开启了发现儿童价值、给予儿童地位、推动儿童成长和发挥儿童力量的历程。此后,新文化运动中的革命先驱提出“儿童本位”“发现儿童”的观点,广大文艺家开始以儿童为中心,创作儿童文艺作品,中国现代儿童剧由此起航。
文艺给予儿童精神养分,儿童通过文艺组织起来,发挥强大力量。抗战时期,来自江苏淮安新安小学的14名学生组成了“新安旅行团”,小小少年们边走边学、边学边讲,用放电影、教唱抗日歌曲、手绘宣传刊物等文艺“武器”号召抗战,宣传抗日救亡。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冰心称赞为“民族解放的小号手”,在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剧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们的回信中嘱托:
“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2年,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江苏省淮安市委联合出品的儿童剧《新安旅行团》首演,这部作品不仅为孩子创作、给孩子看,也由孩子演出,让“新旅精神”通过戏剧沉浸式地在全国青少年儿童的心中种下爱国奋进的种子。“新安旅行团”的故事,正是文艺与儿童双向奔赴,从而拥有跨越时空力量的真实写照,对当下现实题材儿童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除了理论学习,此次培训还注重实践。据了解,学员们在后期将赴实践基地采风考察现场学习,并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创作儿童剧作品和理论研究文章。浙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此次培训也将发挥浙江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带领学员们前往南戏故里温州,在苍坡古戏台观摩南戏,与温州市越剧院、永嘉昆剧团等戏曲院团交流研讨;并前往杭州、平阳、桐乡等地体验马灯舞、木偶戏、海宁皮影戏等传统文化遗产,参观茅盾故里、丰子恺纪念馆等文艺名家胜地,为儿童戏剧创作吸收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
图为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王之茵致辞
图为浙江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谢丽泓致辞
开班仪式上,王之茵、谢丽泓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学员们将本次培训视为从事儿童剧创作的新起点,用满腔赤诚和创作才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暖、贴人心的优秀儿童剧作品,为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儿童剧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班仪式后,合影留念。
发现儿童、组织儿童、成就儿童,
文艺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
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儿童戏剧在其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
少年承载国家的希望,创造民族的未来。
我们期待培训班的各位学员
在学习实践中
以开放的视角、包容的心态
去拓宽创作题材,丰富创作风格,
在未来用优秀作品
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情、
对生命的热爱,
鼓励他们成长为
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
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的
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