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工笔画,“工”即形态,也是语言。一个“工”字,既表明了工笔画创作需要沉浸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也诉说了工笔画形式的价值所在。“工笔,唯‘工’者易平、易庸、易匠、易俗、易光、易滑,往往面面俱到而失去艺术之灵性。”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论及旧时工笔画特点时表示。然而,自20世纪以来,工笔画开始在一代代艺术家的探索努力下走上推陈出新的道路,从工丽纯美到入古出新,从清雅的文人题材再到表现当下时代,如今的工笔画正不断拓宽视野,走向更加多元的维度,代表着当代重振的“工匠精神”。4月15日至4月25日,由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特邀参展单元”和“全国征稿单元”两大单元,共展出431件工笔画精品,在中国美术馆主展馆和81美术馆分展馆同步展出。
作为美术界的一项盛会,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以每5年举办一届的形式来反映中国工笔画发展的最新成就。5年来,工笔画的新探索成果斐然。从展览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老一辈艺术家、当代名家,还是优秀的新锐,均不乏真情流露作品,反映出注重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与个性的倾向。与一些工笔人物以面无表情或淡化表情和正面的姿态呈现的作品不同,在本次展览中,何家英的《舞之憩》、陈孟昕的《怒族鲜花节·生活如歌》、萧玉田的《湘云眠芍》、安佳的《和谐·共生》、陈龙的《放烟火的人》、郭维奇的《谐趣组图》等或从文学作品获取题材,或描绘心中理想、表现当下生活真实写照的人物画创作,人物从姿态到面部,都显得生动化,特别是在描绘生活场景时,细致入微又显生机和趣味。即便在展览中看到的“无表情式”作品,其表达语言与主题及人物性格、身份都较为相符,回归到了相应的意境中。
在传统工笔画中,能够强化结构、形象的风格特征、色彩节奏的装饰性是一大特色。从展出作品看,如今的工笔画家对装饰性的把握也更为精准。不仅在以往或者流于繁琐、呆板、零碎的现象上有所突破,也在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布局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艺术的构图方式,并且对时代背景下各种绘画展开自主性的探索,构思出了全新构图方式。如王小晖的《问剑》、侯泽涛的《梓夜静雪》、雷宪和的《冬山如睡》、黄夏丽的《匠心·筑舶》、李霞的《龟兹新颜》等作品,或结合部分写意手法,或采取平面化构成、运用冷暖对比及跳跃式的留白,加上金属箔的使用,使得装饰的意趣更显本真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此外,材料的运用也使得当代工笔画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画家借鉴吸收日本画讲究材料的特点,做了很多引进与探索的工作。逐渐地,这种本作为创作工具的媒介也逐渐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当代工笔画家不仅使用材料更加讲究,丰富了工笔画的样式和表现力,也开拓了工笔画的新的可能性。
但对于艺术家而言,用材料创造出有情境、有思想、有技巧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只站在某一种角度看当代的工笔画,并不全面,当代工笔画在表现内容方面已突破了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的界限,画家的情感也表达得更到位。正如李翔的《龙腾大湾》、任凤茗的《学海无涯》、陈林的《吉祥徽州》、陈子的《花语》,当代工笔画家在形式上已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工笔这一传统绘画形式在表达内容上具有了广阔的空间。如果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看待工笔画、审视今天工笔画的现状,“工笔”的意义就会远超技艺范畴。在工笔画领域展现出的种种“新貌”背后,反映出的是对工笔画各个方面探索的显著成效,在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之外,更为可见的是当代工笔画家在创作时的研究状态。画家们在思维方式引导下产生的技术手段,偶尔会突破工笔画的边缘,或是可以扩大工笔画门类,或是有助于厘清工笔画的概念以判断其探索结果的合适与否。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首当其冲的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创作是离不开画家情感的。不论对人、对花鸟、对山水,惟有动真情,才能激发创作。今天的画家们在作品中追求更多的是当下语境的文化情怀、生活意趣。就像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所说:“工笔画近几年发展得快,也发展得好,尤其是年轻画家非常具有开拓性,在创新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很多突破。近些年,青年画家在老一辈的带领之下,各方面的素养都在提高,而在技术之外,注重深入生活,眼界和视野也开阔了。在作品里,可以看到火热的生活,画家们用眼睛和情感去发现和表现时代影像、动人的故事,歌颂时代的楷模。”胡虹的《归来》、栗东旭的《金山》、路美玲的《瑞丽和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荆贵婷的《等》、李贺的《乘风破浪》、卢沛的《扫码生活》从身边小事出发,不仅体现了当下百姓最真切的日常,也承载着当代都市青年的趣味和精神理想。
这种广泛的现实关怀和人文情怀也更具探索精神。任何形态的新工笔都应对既有体系进行突破,并将其植入当代的语境予以考虑。当工笔画家敞开视野、突破常规、打破藩篱,探索艺术语言的开放性时,“工笔”的概念就代表了一种态度和精神。这种蕴含在工笔画之中的艺术精神,是工笔画不断精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