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

视听形态嬗变:网络短视频审美刍议

时间:2023年10月11日 来源:《当代电视》 作者:彭 宽
0

  摘要: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其作为媒介化了的现实生活,不可避免地附丽着某种审美属性,成为广义上的一种审美样态。将短视频作为泛网络文艺形态中的一个“类”化的整体加以讨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下人的审美体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蕴含的对网络文艺审美特征的思辨性认知。短视频的审美新特质,有时恰恰是在对某些传统审美表征的否定中呈现出来,并在这种表征的否定中重新达至与传统审美价值内核的内在统一,由此激发许多新的审美启迪。

  关键词:短视频  网络文艺  大众审美  现代审美

  2022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人,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短视频内容涵盖现实生活方方面面,并不都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生产的。作为媒介化了的现实生活,短视频又不可避免地附丽着某种审美属性,成为一种广义上的审美样态。在当下的网络视听领域,相对网剧、网综、网络电影、网络动漫、网红直播等形式,短视频是发展速度最快、涉及范围最广、网络媒介特征尤为突出的一类内容样态。将短视频作为泛网络文艺形态中的一个“类”化的整体加以讨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下人的审美体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蕴含的对网络文艺审美特征的思辨性认知。

  一、短视频带来的审美体验变化 

  是什么在驱动10亿用户孜孜不倦地刷短视频?如果把原因仅仅归结于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奇体验,或者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模式造成的审美让渡,抑或后现代文化景观中亚文化群落的集体狂欢,恐怕都不足以解释短视频崛起的趋势和内在成长机制。时至今日,需要把短视频置于大众文化和大众审美的中心位置加以审视,深入分析其中透射的互联网时代的美学话语转型,才能准确把握其背后隐含的价值意义。

  (一)从生活的“媒介化”到艺术的“去媒介化”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感官的延伸。人通过不同媒介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具有不同的感官偏向。艺术对生活的表现,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语言,因而也必然遵循媒介的这种底层逻辑,强化作用于人的某一种感官。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话、摄影、文字等,基本都属于对人的某一种感官的延伸。即便影视媒介带来的视听沉浸打破了单一感官限制,也没有突破单向化传播的藩篱。所以,在人的体验中,现实生活与媒介内容是存在一定距离感的,现实生活的“媒介化”状态并不明显。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一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莱文森认为,互联网媒介相对于现实生活是全感官体验的“完全真实”的媒介延伸。也就是说,人通过互联网媒介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全面的、立体的、统合的。因此,在人的直观感受中,现实生活与媒介内容的距离感显著压缩,生活由此显性的“媒介化”了。这在短视频快速崛起的过程中表现的格外明显。尽管从单一短视频看,它依然是传统的、单向的视听形态,但从整体看,短视频生产和传播的全民性、社交性、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内容及体验的当下性、参与性、丰富性、直观性、在场性,完全使其能够统合成为一个庞大的、双向的、与现实生活一体化的认知空间,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互联网在推动现实生活“媒介化”的同时,也带来艺术的“去媒介化”趋势。短视频相关特征的讨论中,常常伴随“沉浸”“在场”等话语,意即媒介的存在感正在淡化。媒介技术进步终有一日会让我们感受不到媒介的存在,届时的艺术新样态同样会走向立体交互的深度沉浸。短视频当然还远远没达到这个程度,相比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下正不断创新的网络文艺样式,短视频仍未彻底脱离传统视听传播形态的外壳,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去媒介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从“神游”到“在场”的体验转换

  传统艺术也一直讲求“沉浸”体验,但这种“沉浸”体验是通过“静观默照”的传统审美方式,以“入神”“神游”的途径获得的。所谓“神游”,“意味着个体意识高度集中所达到的一种‘物我两忘’的专注程度”,个体在进入艺术营造的意义空间之后,代入角色、沉湎想象,进入一种忽视身外事物与环境的状态。但反过来看,“入神”“神游”恰恰反映了媒介的存在这一客观限制,是在媒介制约下人的审美活动的一种积极作为和主动适应的状态。

  短视频所强调的“在场”,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沉浸”体验,是一种视听信息高密度包裹下的拟真性的身心体验。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这种“沉浸”不再需要持续专注地想象,不再需要主动调动自身以往审美经验的大量参与才能在虚构中实现,而是直接进入、直接达到、直接获取;这种“沉浸”也不是传统影视的单向视听沉浸,而是随时随地可浏览、可转发、可评论、可创作、可发布、可交流的双向、多向的介入。这种“在场”体验的支点,不再仅仅是“神游”状态下个体所依靠的丰富想象力,而是进一步扩展到了其丰富性远超个体想象力的直观现实生活。

  从“神游”到“在场”的审美体验转换,是生活“媒介化”和艺术“去媒介化”发展趋势下的一个深刻变化,也是网络文艺审美体验不同于传统文艺的一个核心因素。这种体验的转换对普罗大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维度更加多元、获取更加直接、感受更加真切,同时,它也让审美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在面对审美对象时,审美活动的自由度进一步拓展。

  (三)从封闭的情感体验到流动的情感释放

  传统文艺如文学或电影的受众,往往只能在个人的虚构世界中摹想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以此获得审美情感体验。但当代数字艺术,具备了让受众与主角人物直接交流的现实可能,从而极大提升了受众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

  尽管短视频目前还不能实现上述效果,但其创作生产的整体机制隐含着这种潜质。短视频意在将艺术生产与现实生活贯通,一定意义上也是将参与生产的人与艺术呈现的“人”贯通,是将现实世界与审美世界贯通。比如,李子柒既是现实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也是她的短视频审美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观看她的短视频的人,与她(无论是现实中的李子柒还是短视频世界中的李子柒)交流就具备现实的可能性。这也正是网红直播的魅力所在。网络文艺借助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独具优势的媒介特征,将个体与艺术产品之间的传统审美场构建从意象世界投射于整个现实世界,为审美主体拓展了情感体验的维度和空间。

  传统艺术在传统媒介的制约下,是以少数人(专业艺术工作者)的生产满足多数人的审美需要,其审美主体当然可以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大多是相对封闭和间接的。而短视频作为网络文艺的一种新形态,是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多数人的共创共享,是在直接交互流动的情感释放中相互满足的开放性的生产。因此,在逻辑上,它可以让每个个体及其微观生活世界具备成为其他个体的审美对象的可能性。

  二、短视频面对的大众审美塑造质疑 

  短视频能否真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效提高大众审美能力?此前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网络剧等边界相对比较清晰的网络文艺形态,也曾面对类似质疑。伴随网络文艺主流化进程的加深,这种质疑正在逐步消失。但短视频作为一种泛网络文艺形态中的新兴类型,其形式和内容都还在持续演进之中,其在发展初期存在这方面的困惑,是客观合理的现实,将迫使短视频生产进一步加强理性认知和内在规律探究。

  (一)“迎合”的本能冲动与审美批判

  短视频不仅仅是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更是无数普通人拿起镜头对准生活的一种视听实践。一定意义上,短视频可以视为客观现实世界的整体性投射,但这种投射是由现实世界中无数个体生产者自发形成的“聚沙成塔”。这些个体生产者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依托的是朴素的审美观而进行创作,因此很容易“通过朴素原始的表达将个人情感与欲望进行最大化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无序化娱乐、低俗视觉消费、亚文化狂欢、低端同质化重复乃至价值扭曲等问题。这些现象在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等发展初期,无一例外都经历过,而短视频将其进一步放大。

  实际上,不仅只有网络文艺存在以上这种情况。人类艺术发展历史上,小说、摄影、电影、电视等任何一种大众审美艺术形式,在其起步之初都曾被指责“迎合”受众感官刺激的本能,也都因此受到审美价值上的学理批判。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必须能够增强人的生命的本质力量而不是萎靡、窒息人的生命的本质力量。大众艺术将日常生活不断纳入审美范围,必须克服这种“迎合”,才能脱离一般性的感官刺激,升维审美格调,跨入精神世界,构建新的审美经验。任何时代,大众审美塑造都要实现情感认同下的精神引领。当然,这种实现不是靠审美批判彻底否定新的文艺形态,而是通过审美批判不断重塑新文艺形态的审美取向和审美建构能力。

  (二)“地气”的自发与自限

  克服“迎合”的本能冲动,是阻止短视频向低俯就、精神矮化的基本底线,并不能彻底解决其如何更好向上生长、向内升华的问题。对于传统文艺的优秀作品,我们常常会用“接地气”来予以肯定,用充满“烟火气”“泥土气”来赞赏其内蕴的现实性和生命力,鼓励、要求文艺创作不脱离现实,不悬浮于生活之外。这与传统文艺审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一脉相承,与传统文艺创作主要依靠专业文艺工作者来完成的客观现实密切相关。但对于短视频而言,情况大不一样。短视频原初样态的最大特征和最大优势,就是高度自发的、天然的、深广的民间性,其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地气”“泥土”和“人间烟火”,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反而是如何超越生活、高于生活。

  对短视频是否能够入列文艺范畴的质疑也大多来自这一点。很显然,一种完全与日常生活平齐的罗列和堆砌式的呈现,是无法承担审美塑造功能的。短视频的自发优势一定程度上又成为自限性的瓶颈,包括生产方式的“短平快”、生产主体的非专业、表达内容的“日常性”等。艺术作为一种“直观的抽象”,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如果只有直白的“直观”而没有具体形象背后的“抽象”,徒具“形式”而缺少“意味”,肯定是无法成立的。相比而言,传统影视的长视频,早已建构起完备的叙事美学和审美规则,形成融合了电子媒介特征的稳固的美学体系。而短视频在互联网和数字媒介环境下的成长刚刚起步,还远没来得及建构和完善它的美学规则。它能够带着人们瞬间进入生活,但穿透力、洞察力、创造力暂时还多有不足。不过,短视频自发的朴素的审美追求始终来自生活、来自大众,因而更可能会向自觉的人民审美观蜕变。

  (三)“经典化”命题的追问

  文艺创作向上生长的目标是成就经典。经典作品代表着文艺创作的高度,也体现着审美塑造的力度。而网络文艺的经典化问题,却至今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遑论短视频这样一种网络文艺领域的前沿样态。即便是发展时间最长、形态最成熟的网络文学,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是个伪命题”,原因在于网络文学本身的开放叙事、互动特征、无门槛化等新特质,根本无法机械地对标传统文学静态化的经典标准。而短视频蕴含的新媒介特质比网络文学更甚,能否经典化、怎样经典化、如何确定经典化的标准,我们显然也无法简单用传统影视的审美经验去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大众对短视频的审美期待,也根本不是传统影视的标准。

  由此,学者周星、任晟姝提出了短视频“打破长视频所延续的纸质媒体和同时代艺术的‘静观审美’”而向一种新的“流观审美”迁变的观点。这无疑在审美层面触及了网络文艺“经典化”命题在标准创新上的关键问题。不将网络文艺的流动性和所谓经典性对立起来,不以流动性否定经典性的存在,或许是我们理解短视频经典化命题的一条有效路径。学者王玉玊在讨论网络文学时进一步指出,历史地看,任何时代的文学都具有流动性甚至现场性,而经典化是建立在流动性和永恒性的辩证统一之上的,“经典化不是将文学作品变成精装精校的物质收藏品,而是对文学作品之经典性的发现、提取、阐释和论证过程”,而这个过程已经在网络文学的文学现场现实地进行着。那么,同样面对“经典化”命题的追问,面对大众审美塑造上的质疑,面对互联网和数字媒介将网络文艺的流动性体验高度强化的现实,我们对短视频审美价值的确认也应当做出及时回应,对其经典化机制及标准亦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短视频发展亟须的现代审美思辨 

  作为一种趋向主流化的视听新形态,短视频发展亟须现代审美思辨。短视频的审美新特质,有时恰恰是在对某些传统审美表征的否定中呈现出来,进而在这种否定中重新达至与传统审美价值内核的内在统一,由此激发许多新的审美启迪。笔者仅就当下讨论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略抒己见。

  (一)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

  近年来,主流媒体推出一系列宏大主题短视频,如人民日报2023年发布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短视频《PRC》,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冬奥会主题短视频《2022,有我们!》等,已证明短视频也是可以承载宏大叙事的。短视频基于日常经验世界的微观叙事,确实转向更多的个体意义空间建构,但由此带来的轻量化、碎片化、自我化现象,笔者以为仍然只是其现代审美维度的一种表征。西方后现代理论对这种表征大加阐释,最初不过是作为对抗西方现代性对人的异化的一种方式。但后现代理论意图进一步以个体立场“取消意义”“取消价值”来消解宏大叙事,却无异于让人走向另一种异化状态,也直接造成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不应有的对立。

  短视频虽以更简易更直接的方式将人们拉进微观叙事的意义空间,却不等于说个体可以不需要公共意义的支撑和价值的引领。短视频在贴近个体的进程中,细节显化也好,语态软化也好,表达萌化也好,其实都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在审美领域对人的自由发展的进一步解放,是对“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作为现实个体的主体性的更好完善。事实上,在传统艺术领域,以小切口进入、对宏大主题做出经典呈现、完成宏大叙事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短视频即便是网络文艺领域中一个全新形态,在这个问题上也并不存在本质性的矛盾,“小而美”的“小”未必不能成就“大”。

  (二)专业化生产与“人人都是艺术家”

  短视频生产是全民参与的内容生产。科技赋能下的网络文艺,创作者与接受者边界消失,马克思所展望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虽然远没有达到,但显然比传统艺术生产机制下人与世界的主客对立的审美关系向前迈进了一步。也正因如此,“专业化”和“草根化”的客观对比无所遁形。上文中微观叙事对意义建构和承载的能力之所以受到质疑,也是因为短视频的生产者整体而言来自普通大众而非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事实上,当下的短视频生产也确实出现了两种制作风格取向,其一是审美风格刻意追求“粗砺化”,以此强调生活原生场景的所谓“原汁原味”的真实感;其二是制作走向“高精尖”,航拍、微距、升格、三维建模、场景CG、8K超高清、光学动作捕捉等“全副武装”,追求技术赋能和审美震撼。

  笔者以为,“粗砺化”风格对应“草根化”生产群体容易形成误导,使其走向粗糙化粗俗化粗鄙化。“人人都是艺术家”是提高人的审美旨趣,而不是降低人的审美能力。即便是普通大众生产的短视频产品,追求精美、精致、精深也是应有之义。李子柒的美食短视频就是佳例。一般用户都会尽力把自己的短视频做得更美,这本身就是对自身审美能力的一种提升。而“高精尖”风格更适宜专业团队的专业化生产,其所需的专业素质、技能、资金投入、组织化程度都不是普通大众能够具备的,因而更多的是发挥示范、提升作用,却不可能取代短视频的大众生产的本质性特征。两者双向奔赴而不是背道而驰,才是短视频发展的优选。实际上,短视频作为新兴文艺形态,更多需要的不是脚本、特效等传统影视的创作辅助,而是诸如媒介空间塑造、现实生活意象化细节的感受与捕捉能力等。

  (三)永恒性与一过性

  传统艺术经典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耐读耐看,经得起反复咀嚼、品味和欣赏,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这与传统艺术所依托的媒介特征具有内在关联。但在互联网与数字媒介环境下,生产规模超级巨大、生产速度极限提升的短视频,却是以“一过性”浏览为主,信息接收的快速、表面、一次性特征,让我们很难与传统艺术经典的永恒性联系起来。但是,上文已经述及,瞬间与永恒、流动与经典本就是一种内在的辩证统一,具体到短视频审美建构上,我们不能只看到彼此的对立与否定。

  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活时间的碎片化带来了艺术审美形态的碎片化,但这种时间的碎片化在审美的碎片化中并不是不可超越的。相对人类宏观历史而言,哪一部传统文艺经典又不是“碎片化”的呢?优质短视频在舍弃叙事完整性的同时,以更细微细腻的内容与情感呈现,“在‘缺陷’之中追求相对的完满性”,从而能够让“每一秒都更有厚度也更具价值”,这就是短视频独特的“超越”途径。同时,为了让这种“一过性”的瞬间积累到经典性所需要的影响范围和力度,短视频往往通过网络空间的社交互动所达成的持续传播做出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结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短视频来自人民大众,来自时代生活,来自现实创造,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受到人民大众普遍喜爱和欢迎的一种新兴泛网络文艺样态。短视频的发展必须在人民大众的审美选择中去辩证思考其艺术规律和审美价值,力求精品化和人民性的统一,为“更好地凸显现实境遇和激发改造世界的活力”而做出努力。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编辑:郝红霞)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