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摄影艺术在新长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www.cflac.org.cn   2007-09-05      来源:中国文艺网

  二

  上面我们对建国以来的摄影工作作了一个粗略的回顾。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谱写新的历史。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要开创社会主义摄影艺术的繁荣的新局面,要使摄影艺术切切实实地为“四化”建设作出贡献,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认真贯彻“双百”方针

  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的摄影艺术事业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出人材,出作品,关键在于能不能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文化艺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实行“双百”方针,就要使“放”和“争”辩证地统一起来。“放”就是要充分保证人民内部各种不同意见和各类作品的发表;“争”就是要积极开展理论和学术上各种不同意见之间的争鸣和不同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的创作之间的竞赛。

  在摄影艺术领域里,究竟是采取“放”的方针,还是采取“收”的方针,主要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现在很少有人在理论上公开反对“双百”方针,但在实践上,却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种阻力有的来自极左思潮,有的来自思想僵化、半僵化,有的来自习惯势力……。这种阻力不排除,就很难真正地实行“放”的方针。

  长期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采取了“放”的方针,摄影艺术就活跃、发展;什么时候采取了“收”的方针,摄影艺术就停滞倒退。因此,只有“放”的方针,才能真正调动摄影创作积极性,繁荣摄影创作。要鼓励摄影艺术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对于讽刺和揭露敌人罪恶的摄影作品,对于善意地批评和揭露人民内部的缺点和错误的摄影作品,都应该受到欢迎和支持。总之,“放则兴,收则衰”,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个极为深刻的经验教训。今后在我们摄影艺术创作、评论或理论研究中,一定要认真贯彻“放”的方针,不管有什么人在吹什么风,都要坚定执行这个方针。

  贯彻“双百”方针,既要讲“放”,又要讲“争”。提倡发表不同的意见和作品,这是第一步。进一步,还要进行比较、鉴别、讨论、竞赛,这就是“争”。通过“争”使正确的东西得到肯定,谬误的东西受到否定;先进的东西得到发扬,后进的东西得到提高。

  “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不主义。过去有个很流行的观点,认为“争”就必然是“两个阶级之争”,甚至认为就是敌我之间你死我活之“争”,这样,争的过程就必然会被搞成打棍子、扣帽子的过程,搞成一方置另一方于死地的过程。这是不能允许的。现在,也有个别同志还在那里乱打棍子,乱扣帽子和依仗权势来判定摄影作品的优劣,如果这也叫作“争”的话,很显然,这是十分有害的“争”,错误的“争”。我们认为,决不能把“百家争鸣”任意归结为敌我斗争。文艺领域内的问题,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问题。发生了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争论,也允许批评与反批评,决不要匆忙地、草率地去做结论。艺术上完全可以应该有不同形式、风格、品种、样式之争,应该有高低、深浅、文野之争,这个“争”是互相学习、互相批评,取长补短,彼此促进。“争”的结果,应当是同荣并茂,而不应是一花独放;应当是越争越多样化,而不应是越争越单调划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摄影艺术的唯一标准。我们的作品和意见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不依某人的直观感觉,而要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检验。在“放”和“争”的过程中,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意见和作品。

  贯彻“双百”方针,关键在于充分发扬艺术民主。过去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尤其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他们疯狂反对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推行反动的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四人帮”特别是叛徒江青把黑手插进了摄影界,在他们控制下的一些摄影部门、摄影刊物和摄影展览,实际成了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根本谈不上什么“双百”方针而是“百家争鸣,一家作主,最后听江青的”。这还有什么艺术民主?摄影创作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一种需要有广泛自由来发挥每个人的天赋、个性和才能的劳动,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激发他们的独创精神,鼓励他们去探索新的问题,开拓新的领域,并且根据个人自己的特点,去广泛选择题材,自由确定主题和自由采用表现形式。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切忌刻板划一。同样,在摄影艺术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方面,也要鼓励人们自由地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自由地开展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这有助于克服或防止思想僵化。总之,发扬艺术民主,就是要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切实保证人们有摄影创作的自由,保证摄影创作和评论有互相竞赛互相争论的自由,这样才有利于摄影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摄影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艺术是以它特有的形式为政治服务的。绝不能把艺术为政治服务狭隘地理解为为了一时政治上、策略上的需要而硬性配合;也不应把艺术仅仅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艺术应为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它的途径是十分广阔的。对今天来讲,艺术就是从属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凡是有利于实现“四化”这个宏伟目标,能直接间接鼓舞人们献身“四化”,对人们起着教育作用的;凡是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对提高文化科学水平有所帮助的;凡是能够给予人们美感享受,陶冶性情的作品,都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都应该得到提倡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对“左”的思潮的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是受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的流毒影响,有些同志在摄影艺术和政治的关系上,存在着狭隘、片面的观点。大家都还记得,在“四害”横行时期,不管拍摄什么题材的照片,画面里都得有标语、语录、领袖像,甚至拍摄风光照片,也要安排一些人列着队或打着旗,以表示“突出政治”。不光是拍照片,就是办摄影展览,编摄影刊物也是如此。总是一学习、二批判、三劳动、四样板戏,……最后来几张风光照片点缀一下,这就是所谓“从路线出发”。这种流毒和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肃清。因此,往往片面强调政治,忽视艺术;片面强调摄影作品的教育作用,忽视其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有些作者背着“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包袱去拍照,致使不少照片流于公式化、概念化、雷同化和一般化,缺乏艺术感染力。

  摄影艺术应在最大范围内,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式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大家知道,摄影是同当代高度发展的科学密切联系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摄影的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大,摄影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广泛。即使摄影艺术本身,也逐步派生了众多的品种和体裁,它们在为政治服务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如新闻报道摄影它富有战斗力,就可以同政治斗争紧密联系,迅速地、直接地配合当前的政治活动。而另外一些摄影品种和体裁,则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和一个较大的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为政治服务。从选择题材和孕育主题的过程来讲,有的时间较短,而有的则需要有相当的时间去发掘、酝酿和构思。从作者来讲,也是各有各的经历、特长、爱好和个性,不能对他们一律要求。总之,我们希望努力去反映当前的重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面貌,反映在斗争和建设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但在同时,我们也不应偏废其它方面的题材。凡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也就是为实现四化所需要的,都是我们的摄影家应该为之努力的。

  另一方面,摄影艺术要为政治服务,就不能忽视摄影艺术本身的特点。因为摄影艺术不能象哲学讲义或教科书那样,用政治概念或哲学概念去进行宣传教育,而只能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在艺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周恩来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文艺为政治服务,要通过形象通过形象思维把思想表现出来”,“没有了形象,文艺本身就不存在,本身没有了,还谈什么为政治服务。”所以必须根据摄影艺术创作的规律,力求把摄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统一起来,达到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维护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生活是第一性的,艺术创作对于生活实践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摄影艺术创作中带有根本性的大问题。我国革命的摄影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以积极地纪录现实生活和斗争的姿态出现的。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基本上形成了既真实又鲜明的独特风格。

  坚持摄影艺术的真实原则,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林彪、“四人帮”采取反革命两面派的手法,表面上打着革命的旗号,实际上干着反革命的勾当。他们手中无真理,身边无群众,只有靠唯心主义,靠撒谎和欺骗过日子。正如恩格斯所说:“野心就是一切虚伪和谎话的根源。”江青就是一个带头造假的“照骗”专家。他们一伙还炮制“事实为政治服务”、“从路线出发”、“主题先行”等一系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谬论邪说,强加给摄影,蓄意破坏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原则。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我们的党是有无限光明前途的党,我们的国家是日益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靠欺骗和说谎过日子。我们的摄影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去运用多种多样的摄影艺术表现手法,使用各式各样的摄影艺术语言来真实地反映生活并强烈地影响生活,使人们惊醒,使人们感奋。这才是我们摄影艺术创作的广阔领域。违背生活本质的主观臆造,脱离生活实际的虚构导演只能使摄影艺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而走向日趋没落的地步。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在不断清除“四人帮”破坏真实性原则的流毒,维护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原则的共同前提下,对于“真实性”问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比如,摄影艺术的真实性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真实性有无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如肖像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之间在真实性要求上有无区别?随着摄影艺术的日益繁荣,摄影艺术门类的分类也日趋精细,真实性原则在各个门类中如何体现?这些问题,过去颇有争议,今天更要展开争议。我们认为,有争议是好事,“争鸣”将会使摄影工作者更加明确摄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创作对生活体验的依赖关系,将会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扫清障碍,突破禁区,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我们的作品不断提高,从而真实生动、形象鲜明地反映人民在新长征中万千风采、矫健的身影与雄伟的步伐。

  坚持深入生活 敢于探索创新

  为了适应新的形式,更好地完成为“四化”服务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深入生活的优良传统。

  长期的实践证明,这个优良传统,对摄影工作完成各个革命阶段的历史任务,对发展和繁荣我国无产阶级摄影艺术事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尽管他们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割断摄影工作者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堵塞摄影创作的丰富源泉,诱骗人们走入脱离生活的死胡同,但是仍有不少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坚持以人民生活为艺术唯一源泉,拍摄出不少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四五”运动摄影。获得“四五”运动摄影作品一等奖的吴鹏等许多青年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斗争第一线,投身于天安门革命事件的滚滚洪流,真实地纪录了这一伟大革命运动的悲壮历史。

  再如今年二、三月间拍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照片的摄影工作者们,同样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跟随战士们深入战斗的第一线,运用自己手中的武器——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了我边防部队战斗胜利的情景和越南侵略军痛遭歼灭的可耻下场。如某部新闻干事李永安,在同登、谅山之战中,在战火硝烟里进行采访,拍摄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也有的同志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勇敢战斗、献身精神受到部队的嘉奖和人民的尊敬。

  深入生活,学习社会,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一点,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是很突出的。

  我们今天就是要投身到实现四化而进行斗争的现实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深刻地认识生活,反映事物的本质,抓取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情节和典型的瞬间,拍摄出反映四化又给予四化以有力影响的好作品来。

  在继承发扬深入生活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革命精神。新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极为深刻的大革命。我们将遇到很多的新人物、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调查研究,大胆进行探索,努力用摄影艺术形象去表现新的主题,给予人们以新的精神力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要进行更勤奋的学习和更艰苦的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鲁迅先生曾多次指出:“艺术以独创为贵。”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摄影艺术技巧,还要向美术、电影、文学、戏剧等兄弟艺术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不断提高我们摄影队伍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向外国的先进的摄影艺术和技术学习,以便取长补短,用以丰富和充实我们自己。学习和借鉴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创新。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摄影艺术的创作天地是无限广阔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具有我国独特民族风格,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摄影艺术必将很快出现在祖国文艺花坛上。

  以上,我们只是提出了几个主要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大家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在反复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地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