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英博物馆中的十大中国青铜器
1、青铜尊 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青铜尊介绍:
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这件写真的酒器物件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器皿都是用公羊装饰的。它的制作很可能是首先铸造羊角,然后再将它插入用于铸造器皿其余部分的模具当中。
在中国南部,饕餮似乎不及在安阳(位于中国北部,河南省,公元前1300年左右是商朝的主要中心)那么重要,也许对于饕餮的了解也不及安阳。在这件青铜尊上有一只饕餮,它位于这件器皿的颈部下方。饕餮的眼睛和角清晰可见,但其他面部特征只是用一些线条描绘。
背景资料: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2、青铜半两钱 来自中国。秦国,公元前3世纪。
中国的圆形钱币
在这枚钱币上刻有“半两”二字,“半”在洞的右边,“两”在左边。半两意为半盎司,是钱币的重量。
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半两币是强大的秦国的通用货币。公元前221年,秦国获得战争胜利,建立了新大秦帝国。秦始皇帝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统一货币的第一位皇帝,他宣布半两钱是整个大秦帝国的标准货币。
一些人认为半两钱的形状是一种象征。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天圆地方。因此,在发行货币的时候,秦始皇帝认为自己直接连接着天与地。另一些人则认为半两钱的形状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而造。半两钱被铸进模具当中,在浇铸后需要挫磨钱币的边缘。由于有这样的方形孔,一整堆钱币都可以穿在一根方形木棒上,可以同时对所有的钱币进行挫边。
3、青铜空首布钱币 来自中国晋国。东周,公元前5世纪 (正面图)
背面图
中国的铲形钱币
这枚中国早期的铲形钱币形似铲,其首中空,耸肩,尖足。早期的中国铲形币取相真实工具的形状。铲形钱币和铲具都是浇铸到模具中制作的,但钱币通常较小,所需的金属比铲具薄。为了解决关于铲形钱币在中国发展的争论,科学家们近来已经分析了铲具和最早的铲形钱币的金属成分。他们发现用来制作铲形钱币的金属与制作铲具的金属有很大的区别。
最早的铲形钱币是周国皇室发行的。公元前7世纪晚期,或6世纪早期,周国在地理上是“中央王国”。在三百年里,邻近的大多数国家也发行了铲形钱币。铲形币的形状、钱币上的铭文和发现地使人们可能得知某些铲形币的特殊产地。有好几百种不同的铭文,它们通常是某个地方的名字或铲形币的重量。这枚铲形钱币上没有铭文。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