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读懂中国” 让中国“贡献世界”:习主席的“531”时刻!
时间:2024年12月17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白安琪
“习艺强国”工作室
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今年的主题为“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深刻阐明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摄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自2013年会议举办至今,5次向大会致贺信,3次亲自会见与会国际嘉宾,1次向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向世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主张,情诚志笃为人类!
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今天“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主题日渐丰富、不断变化,宗旨是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并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这就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13年1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2015年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第一、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亲自会见与会国际嘉宾时都谈到了“中国梦”主题。 谈到实现中国梦,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进一步阐释“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确道路”;谈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主席表示“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此推本溯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19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外方嘉宾代表,同他们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外方嘉宾代表时提到,希望他们加强同中国的交流,真正“读懂中国”,切实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认知。 让世界读懂中国是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目的,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前提。 “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11年来,“和平”“发展”“开放”,始终是习近平主席历次“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相关活动的高频词。 面对挑战,是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习近平主席通过“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平台,作出一系列重要阐释。 2018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向第三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致贺信。贺信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10月26日,习近平主席向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大势所趋,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2020年11月20日,习近平向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时强调,面对各种复杂严峻的挑战,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携手前行。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首要命题。1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主张。 2023年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024年12月3日,习近平主席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今天,让世界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
2021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2021年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中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世界可以真切领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的宣示再次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定盘星,也将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11年来,世界透过“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看到了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看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力所能及的责任担当,更加深刻地领会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更加深入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宣示:一个自古便具有天下情怀的国家成长壮大,一定会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多年来,在复杂多变的格局中,中国始终稳稳屹立于世界东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与卓越成就,为全球发展注入强劲且不可或缺的动力。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大的贸易国以及主要外资流入国,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且充满韧性活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全球经济增长持续输出不竭的动力。 2021年,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中国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谈到“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时,习近平主席宣告,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必然选择。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其他国家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已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协议,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该倡议开启了3000多个重大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的投资,并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从为世界提供的投资、缔结的项目和创造的就业机会角度来看,中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是中国对外界期待的积极回应,标志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单方面免签“朋友圈”,并加大力度引进外商投资,不断放宽准入门槛。目前,中国已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中国单边开放是对全世界开放,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这些举措足以说明中国是推进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的中坚力量。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推动多个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优质新能源产品携带完善的技术方案走向海外市场。 这正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一诺千金”。中国对科技创新和新产业发展的“高兑现率”,也已经快速转化为海外投资者近悦远来共享中国市场的步伐:在136届广交会上,共25.3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参展,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客商“用脚投票”看好中国,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外贸新的风向,读懂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的高度契合。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中国为世界和平繁荣发展注入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 人文交流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纽带。内化的文明自觉、宏阔的全球视野、深邃的历史考量,中国在推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有行动、有实效,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古典文明群星璀璨,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中希共同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雅典设立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为中希两国和世界各国搭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幕式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习近平主席主张“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 以文化人、以德润身,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法国爱丽舍宫里弹起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中国国家大剧院里奏响的意大利名曲《今夜无人入睡》,“从钱凯到上海”的“中国之船”传来世纪回响,从北京到雅典的古典文明千年辉映……中国不断推动世界文明格局从“西方中心”回归多元并存。 长城巍峨蜿蜒,故宫庄严肃穆,昆曲余音绕梁,剪纸栩栩如生……这些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天地自然、人伦道德、生活美学的深刻认知,穿越千年岁月依然魅力非凡。它们走向世界舞台,在跨国展览、文化交流年、国际艺术赛事中大放异彩,打破文化隔阂,引发全球民众对古老东方智慧的惊叹与神往,为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理解立下不朽功勋。
二〇二四年春节期间,马六甲鸡场街举办舞龙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观赏。二〇二五年春节,鸡场街还将举行舞龙舞狮表演。图源:人民网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文化再迎高光时刻。 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通过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不同国家能够打破文化壁垒,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实现世界文明的共同繁荣和进步。面向未来,中国愿认真履行保护承诺,携手各方,以非遗为桥梁和纽带,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图源:光明网
彰显文化自信,文旅活动全球联动,地域特色文化借网传播。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报告》中,“中国游”(ChinaTravel)成功入选。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一场前所未有的“ChinaTravel中国游”热潮席卷全球,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文化传播不断增效,系列活动展现中国推进文明交流意愿。北京文化论坛、良渚论坛、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世界中国学大会、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等重大国际论坛活动,积极分享中华文化智慧,联合发布文化保护传承宣言,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产生重要示范效应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真诚意愿和切实行动。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正因为“相知”最难,“读懂”二字才显得尤为珍贵。“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持续散发着智慧与交流的光辉。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一桥梁必将继续承载着使命,让世界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格局中不断读懂中国,中国也将通过与世界的紧密相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携手各国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更为壮丽的篇章,使“读懂中国”成为世界与中国深度交融、携手共进的永恒旋律,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奏响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最强音!
(编辑: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