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文艺“强基”助力基层
黑龙江省文联活动现场
5月22日,由黑龙江省文联主办,黑龙江省文艺志愿者协会、黑龙江省演艺集团承办的“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暨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结对帮扶授旗仪式在哈尔滨市举办。
活动首先举行了黑龙江省文联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结对帮扶授旗仪式,黑龙江省文联为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演艺集团、哈尔滨市文联、哈尔滨市香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绥化市青冈县文联等第一批结对帮扶单位授旗。黑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马新在发言中希望文艺志愿者勇担社会责任,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获取灵感,经受淬炼,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充沛感染力、说服力的精品力作。
随后,来自黑龙江省演艺集团的文艺志愿者们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欢快热烈的舞蹈《盛世欢歌》、4G重唱组合《青春舞曲》《邮递马车》、音乐快板《看升旗》、女声独唱《红太阳照边疆》、二胡齐奏《兰亭序》《新赛马》、相声《中华曲库》、歌舞《领航》等节目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两年来,黑龙江省文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强基工程”工作部署,持续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省级各文艺家协会2万余名会员围绕乡村振兴、文化润疆、文艺援藏等重大部署,以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学雷锋日,以及元旦、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公益讲座等方式,走进基层、军营、学校、企业、社区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700余场,受益群众达上百万人次。(龙文)
河南:乡村振兴“艺”起来
戏曲名家与戏迷和观众互动演唱
5月23日,“与人民同行”河南文艺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河南郑州、驻马店广泛开展。本次活动按照中国文联“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模式和“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工作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艺’起来——河南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的具体行动。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方启雄,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等出席相关活动。
由郑州市文联举办的“山青花燃”郑州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走进巩义海上桥村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于23日上午在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一花五叶”展开,一花是指一场文艺展演,百余名文艺工作者同台献艺,奉献了一场融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的综合性文艺展演。五叶是指开展一次书法美术摄影剪纸作品展,活动现场展出了艺术家创作的140余件精美作品;一次文艺图书捐赠,600余册文艺书籍将极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次作品捐赠,剪纸艺术家赵霞代表文艺志愿者向海上桥村捐赠剪纸作品;一场书画交流笔会,40余位艺术家以海上桥村传统古村落为题材,开展书法绘画创作;一次支部联建活动,郑州市文联驻村帮扶的八陵村党支部与海上桥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携手共建和美乡村。
赴驻马店西平县、确山县的慰问演出采取轻骑兵小分队形式分赴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四个基层点同时开展。演出不拘泥于常规舞台观众形式,节目由基层群众和爱好者点单。艺术家走到群众中去,与基层文艺爱好者和群众近距离接触,共同演绎,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效果。
23日上午,由河南省杂技家协会领衔的十余名艺术家在河南西平县河南永浩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厂房,为400多名员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河南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丁德龙为大家现场教学近景魔术《明日环》,并赠送魔术道具。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军、戏剧家徐晓娜等文艺家还带来了河南坠子、豫剧、相声、快板、戏剧曲艺、歌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柏城剧院广场位于西平县柏城街道办事处东关社区,是西平的群众文艺乐园。每天,西平县的戏曲文艺爱好者会自发地在这里聚集,演唱、拉弦、交流,成为一道亮丽的文艺风景线。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带队的演出就在这个“戏曲交流中心”举行。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红丽,一级琴师张付中,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秦梦瑶,全国小梅花金奖获得者王梓承,优秀青年演员、戏曲网络达人王二震等一出现便被西平戏迷包围。小广场上的演出大腕云集、名家荟萃。为了更好地满足西平县人民群众对戏曲艺术的文化需求,王红丽、秦梦瑶走到人民群众中,与西平县戏迷及现场所有观众互动演唱《朝阳沟》选段,张付中亲自伴奏,与戏曲爱好者互动表演曲剧经典《卷席筒》选段,嗨翻全场。
水泉汪村位于西平县专探乡最东部,近年来,这里大力发展渔网渔具加工、电商产业、草莓采摘和绿色农业,群众生活安居乐业,乡村振兴一派繁忙。由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带队的文艺演出在该村产业车间的物流仓库举行。知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魏鹏和搭档万家福带来相声《送您一支歌》边唱边说逗得观众捧腹大笑,豫剧新秀谢彦巧带来《穆桂英挂帅》选段铿锵有力,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二胡独奏《战马奔腾》等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演出结束后,文艺小分队又走进村里102岁老人衡秀芝家,为她送去来自河南省文联艺术家们的问候和关怀。
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浓厚艺术教育氛围的学校。结合该学校的文艺特色和高中校园艺考生众多的特点,河南省舞蹈家协会组织舞蹈志愿者、金牌教师韩旭带来精湛的舞蹈大师课,为该校舞蹈专业艺术生进行专业技巧和组合训练。23日下午,河南省舞蹈家协会舞蹈表演艺术家、驻马店市文艺家、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优秀师生以及确山县群众舞蹈爱好者共同举行了精彩的文艺汇演,优美欢快的古典舞蹈、幽默风趣的相声、韵味十足的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气氛热烈。
田埂之上、厂矿之内、校园之中、社区之旁,人民所在之处就是文艺工作者的舞台。除了艺术家带来精彩演出外,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也安排摄影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在现场进行了采风创作。此次活动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相关团体会员单位承办。
2024年,河南省文联策划实施“乡村振兴‘艺’起来——河南省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相关文艺家协会与基层县区建立长效合作帮扶机制,以“推出一批文艺创作成果、举办一批文艺创作展演活动、培养一批乡村文艺人才、实施一批文艺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文艺传播阵地、形成一批乡村特色文艺品牌”为目标,通过提供人才、项目、政策、宣传等支持,有力促进基层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精神力量。(陈劲松)
西藏:欢聚曲水共庆美好生活
西藏文艺志愿者向群众发放证件照
在格桑花开、酥油飘香的美好日子里,60多位西藏文艺志愿者在美丽的曲水欢聚一堂,为幸福的时代纵情歌唱。5月23日,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指导,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拉萨市委宣传部、曲水县委、曲水县人民政府承办,拉萨市文联、曲水县委宣传部、西藏哈呼曲艺社协办的“5·23”中国文艺志愿服务日“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文艺志愿服务——西藏文艺志愿者走进拉萨后花园曲水活动在拉萨市曲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西藏文艺志愿者协会、西藏书法家协会、西藏摄影家协会会员,西藏哈呼曲艺社演员及现场观众等共300余人参加活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军,西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罗珍,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人杰,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李雪艳等出席。
活动现场,西藏哈呼曲艺社与曲水县雅松艺术团演职人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演出在传统藏戏《吉祥谐旺》中拉开序幕,舞蹈《拉萨后花园》《牧羊情》《岗巴拉姆》、小品《一家人》《反诈警钟》《二十大宣讲员》、歌曲演唱《情满高原》《健康西藏》《歌颂祖国》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更有被誉为藏族音乐王子的青年歌手旦曲阿帝倾情献唱的《永远的扎西德勒》《南山北山》,唱出了西藏人民对伟大祖国、伟大时代的感恩之心。演出形式丰富,融合藏戏、舞蹈、相声、小品、歌唱等多种艺术元素,呈现出一场民族与时代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历史与未来一脉相承的文艺盛宴。
西藏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则挥毫泼墨,以群众现场“点单”送书法的模式,创作出《一心向党》《扎西德勒》《诚信是金》等一幅幅精准满足人民需求的书法作品,书写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希望与衷心祝福。西藏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架上器材、搭起摄影板,用镜头捕捉人民生活中最真实、最美丽的瞬间,并现场打印赠送大家证件照与合家欢照片,将幸福瞬间定格为永恒的记忆。活动现场,还向当地干部群众赠送《西藏文学》《西藏文艺》《邦锦梅朵》等文学刊物和书籍300余册。
曲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新表示,文艺志愿者为民族团结家庭赠送书法作品的场景十分温馨,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书法作品《汉藏一家亲》这份礼物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本次活动以线上直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西藏文联”官方抖音号对这次活动进行了首次直播,观看人次首次突破万人大关,点赞量近三万。(何见远)
厦门:架起文艺惠民“同心桥”
木偶戏表演尽显民艺魅力
连日来,厦门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各个艺术门类的文艺志愿者们深入生活,开展“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合力架起文艺为民惠民乐民的“同心桥”,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艺服务就到哪里”。
筼筜湖是厦门生态环境之变的一个示范点,浓缩着厦门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之变,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具象的创作素材。厦门市委宣传部与市文联等共同承办“与人民同行”中国文艺志愿者助力区域发展原创行动,组织词作家李劲、作曲家李凯稠及厦门市文艺家协会代表等120余人参与活动,围绕聚焦一个湖(筼筜湖)、一片海、一座城、一条路(十里长堤)、一岛屿(鼓浪屿)、一山村(高山军营村)等开展采风调研,推动创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音乐歌曲。艺术家们以多种文艺形式生动地展示新时代以来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进一步激发厦门市民的自豪感、自信心,推进厦门“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建设,打造“流行文化中心”。
5月21日,“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厦门大学——“民间韵味文艺校园”展演展示活动在厦大翔安校区举办。开幕式展演邀请多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展示高甲戏、木偶戏、拍胸舞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演出。尤其是《木偶三绝》,厦门一厝好戏闽南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副团长蔡晓玲右手托起五斤重的杖头木偶,将其举到2米左右的高度,操控木偶在备好的红纸上写下“闽韵”二字,让大学生现场领略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同期举办的民间文化市集开设了16个体验项目,涵盖漆扇、棕编、剪纸、衍纸、草编、漆线雕、鱼骨画、面塑、扎染、锡雕等摊位。上青棕编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雄表示,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推广棕编,增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厦门市文联建立“1+2+N”文艺志愿服务机制——“1”即建强一支文艺志愿服务队伍,“2”即发挥“文联服务点”和“文艺两新”两个平台作用,“N”即打造N个服务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把生动立体、优质的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在“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中凝聚奋进力量。
近年来,厦门市文联在全市开设39个“文联服务点”,以整合社会文艺资源为手段,深入持续打造市、区、街、居四级文艺资源共享平台,重点依托“厦门文艺大讲堂”、市区两级文艺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团等载体,通过讲座、培训、辅导、慰问演出等多种形式,及时、主动提供优质文艺惠民服务,深受市民群众喜爱。据统计,去年以来,各“文联服务点”共开展声乐培训、戏曲讲座、手机摄影培训、非遗课堂等公益活动112场、受众6万多人次。(厦文)
桂林:“漓水清音”润养心田
5月21日,由桂林市文联、桂林日报社、桂林市象山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漓水清音——2024年桂林市新文艺群体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桂林市象山公园举行。活动汇聚了文艺表演、现场书画创作、非遗文化体验等各艺术门类的志愿服务,200多名新文艺群体文艺志愿者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丰盛的文艺大餐,这种沉浸式的与观众零距离的演出,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
团结凝聚桂林“文艺两新”力量,用志愿服务搭建“文艺两新”展示平台,是近年来桂林开展“文艺两新”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得到了众多新文艺群体志愿者的响应,成为盛开在桂北大地一朵绚丽的志愿服务之花。
桂林市文联在协会的组织架构上做了优化,把一些新文艺群体的骨干力量都吸纳到文联的各个协会领导班子当中赋予新的社会职能,并以桂林市文联新文艺群体文艺培育中心、新文艺群体广西文场培育基地等和众多的文艺类社会组织为着力点,汇聚了一批年轻、专业、乐于奉献的新文艺群体青年文艺骨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几年来,在桂林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有力号召下,新文艺群体志愿服务的足迹遍及乡间地头、社区企业和校园,服务形式有艺术培训、公益演出和讲学等等,涉及的门类有音乐、戏曲、舞蹈、民间文艺等众多艺术门类。他们克服了经费短缺等诸多困难,以小分队的形式平均每年开展大小活动近两百场次,参与的人员达3000多人次。桂林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桂林市新文艺群体广西文场培育基地负责人陆絮彬是广西文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红玉的弟子,她多年如一日坚持以传承发扬广西文场为己任,带领她的团队积极配合中心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许多热爱广西文场的学生,把一所乡村小学建成广西文场特色学校,培育的节目入选今年广西青少年曲艺“牡丹初绽”荟萃活动,其本人获得“桂林市最美志愿者”称号。
桂林市文联凝聚新文艺群体志愿服务力量,量身打造“漓水清音”志愿服务品牌。从2022年第9个全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起,一场在“两江四湖”实景演出线上直播的“漓水清音”云上音乐会拉开了新文艺群体志愿服务的崭新一幕,2023年把志愿服务的舞台搭建在如诗如画的神东山老村春耕之地,2024年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城徽象鼻山,唱响“到人民中去”之歌,越来越多的“文艺两新”成员在志愿服务中汇聚成流。此外,桂林青年作家红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立足湘江战役红色文化建设,坚持用红色文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绩突出,获得2023年中国作协的表彰,服务队里就有刘玉等出色的新文艺群体青年作家。为一方山水奉献志愿服务精神,呈现了“文艺两新”的时代形象。(许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