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
“长夏” 赵孟頫 书
你期待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
葛优同款沙发
夕阳西下,我就往那一趴
“热”
简直是夏日逃不过的主题。
那么古代人到底是靠什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在空调房里认真翻阅了两天资料,小艺发现,在中国,“消暑”这事儿是件延续几千年的“事业”,无论是衣、食、住、行,古人都有自己精妙的设计。
01
清凉时尚,缺“衣”不可
可能大家对古代服装的印象是
“宽袖长袍“ +”衣袂飘飘"=“仙气十足”
那是因为古装剧看!多!了!
古人夏天实际穿成什么样呢?
无他,“薄、透、露”而已。
穿得薄
每到夏日,古人会换上轻薄面料的服饰。纱和罗都是表面看有明显而细密孔隙的面料。
“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
----《酌中志》刘若愚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仅为49克。
得益于我国古代无比发达的丝织技术,古代的有钱人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非常丰富。古人夏季常用的纱罗面料,从商代到清代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它们特殊的织造方式,是将经线扭转,然后在扭转形成的环中穿过纬线,形成稳定而漂亮的孔隙。这种特殊的绞经织物,也往往直接被称呼为纱罗织物。
清·黑纱彩绣鹤夏补褂
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衣冠像,朝服外披透明的夏纱褂
有钱人可以买纱罗,那么普通平民该怎么办呢?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选择麻布类作为夏季首选。和纱罗为丝织物不同,“夏布”是用麻为原料制作的,所以格外透气导热。
明·夏布单衫
除了麻质的夏布,还有草本植物“葛”制作的“葛纱”。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可用以织纱,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自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依靠葛布度夏,“葛”几乎成为夏服的代名词。
明·本色葛纱贴里
为了避免汗打湿衣裳,那么就穿“竹衣”这样网状的衣服,透风自然也就清凉了。
竹衣,俗称“隔汗衣”,衣由竹管珠编制而成,穿在汗衫内衣与蟒服袍褂之间,能起到透气和解热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隔绝汗水透出,防止穿在最外层的珍贵的丝织绸缎袍服因浸汗褪色变形。是一种明清时期重要的降温,祛暑的功能性服装。
竹衣
穿得透
古代不仅女性在夏季有“轻薄透气”的穿着需求,男性和小童也有穿着吊带裙身披薄纱的“时尚造型”。
北齐·《北齐校书图》杨子华(局部)
宋·《小庭婴戏图》(局部)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了贵族仕女赏花游园的画面。画家以精致细腻的笔触画出了轻柔透亮的薄纱,以及薄纱下隐约可见的手臂。
唐·《簪花仕女图》周昉
唐·《簪花仕女图》周昉(局部)
穿得露
“穿得露”不如“穿得薄”常见。古人穿衣有一定的层次,类似我们的内衣、衬衫、外套,即便到了夏天,他们也不大会直接改变这个层次,毕竟穿衣这件事的体面,很多时候是大于吃饭的。
“穿得少”常见于底层劳动人民。当生存需求大于一切的时候,服装所须保持的体面感当然就不值得一提了。如《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里,常有一些劳作的人会露出胳膊和小腿。
宋·《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局部)
更有甚者,譬如“诗仙”李白,就曾写下这样的“裸奔”诗句: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夏日山中》李白
李白老师真真潇洒,热得实在熬不住了,就干脆跑到山里避暑去了。几乎赤条条地享受凉风,帽子挂在石壁上,露着头发吹着松林里吹来的清风。果然是惬意的夏日人生,颇有魏晋风度。
02
“食”全“食”美,夏日“标配”
“冰”可谓是炎炎夏日最为直接的解暑利器,当小编靠着“冰水冰棍冰‘阔乐’,喜茶奈雪一点点”抵抗酷暑时,谁能想到古人也能将各式冷饮作为夏日“标配”呢?没有冰箱的古代,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中国人使用冰的历史非常之久。据考证,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会使用冰来让食品保鲜和防暑降温了,而周代更是有了一套完整的关于冰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冰政”;管理“冰政”的人被称为“凌人”;贮藏冰的地方叫作“凌阴”。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周礼·天官·凌人》
陕西省凤翔先秦凌阴遗址图示
这里的“凌人”即为“冰政”的负责人。从每年农历十二月左右,这个拥有80余名“职工”的部门在靠近凌阴的河道上开凿河冰(一般这些凌阴都修在河边山谷的背阴处),将冰切割后放到凌阴里,并将其用泥土封好,到了要用冰时再开启。
开凿河冰示意图
有了冰,古代的能工巧匠研发制作了他们的冰箱——“冰鉴”。
冰鉴可以看做是一种原始冰箱,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就可起到降温的作用。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堆曾侯乙墓出土过很多大型器物,其中有一对冰鉴,铸造非常精美。
战国·曾侯乙铜鉴缶
曾侯乙铜鉴缶剖面示意图
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冰箱”的尺寸进化得迷你了不少。清代乾隆掐丝珐琅冰箱,是一个方形金属镶裹的木头槽子,下端有孔,用来排除融冰。
清·乾隆掐丝珐琅冰箱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也有它的身影: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提到的冰鉴
剧中的冰鉴除了可放置冰块外,箱子的设计也是别有心思的。在箱子和果盘里层都涂了一层铅漆。可以隔绝外部炎热,保持箱内低温。
(你看它眼熟吗)
有了这样的设计,古人想吃到冰冰凉凉的食物也并非难事。但你以为古人会只满足于吃到冰凉的水果?
冰块除了降温之外的另一个用途,是制作冷饮。
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冰镇,清凉味甘,身心皆爽,可以驱暑避热。
“挫糟冻饮,酹清凉些。”
----《楚辞·招魂》
到了唐朝,人们开始用果子和草药熬制一种名叫“饮子”的消暑饮品。这种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的饮品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湿降燥(听起来好像我们现在喝的凉茶)。
除了“饮子”,在此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全新冰饮,比如“酥山”。酥山在唐代出土的墓葬壁画当中多有出现。所谓的酥,是奶制品。唐代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汉族与草原游牧少数民族的融合使得大量的草原食物进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酥就是之一。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宋·《咏酥》杨万里
而除此之外民间又出现了“冰酪”,杜甫、白居易等人就曾经食用过,并且还做诗记载。到了杨家因为杨玉环得势之后,杨国忠家更是喜欢用冰雕饰以金银,除了夸富显赫之外也是用以消暑。而除了这些比较大众的做法之外,唐代的宫廷还发明了清风饭来消暑。
“宝历元年,内出清风饭制度,赐御庖,令造进。法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事毕,入金提缸,垂下冰池,待其冷透供进,惟大暑方作。”
----宋·《清异录·馔羞》
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宋代,就不仅仅是达官贵人才享用的起冰饮了,《东京梦华录》《梦梁录》记载了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冰茶、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白醪凉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缩脾观、冰雪、沉香水等等,种类从固态的冰沙到膏水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类似于绿豆粥的一种冰饮。
到了元代,冷饮的质量进一步得到发展。元世祖忽必烈酷爱喝牛奶,但北京夏天炎热,牛奶不易保存,忽必烈就将牛奶放在冰块中保鲜,没想到味道反而更好,称之为“奶冰”。之后忽必烈再往其中加入蜜糖、水果等,使其看起来就像冰雪状的奶制品。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华后,将“奶冰”的制作方法带到了欧洲,经改良后便成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淇淋”了。
“洮水冬日结小冰,小于芡实,圆结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续夷坚志》元好问
明代的饮料,花样品种更加丰富,在远离京城的农村地区,老百姓喜好一种叫做“梅酱”的冷饮:每年5月至7月,将成熟的梅子果实打碎晾晒,然后将风干的梅干加上盐和紫苏,共同研磨作成梅子粉,三伏天来临之时,用透心凉的井水一冲泡,就成了消暑解渴的“梅酱”。
到了清朝,一种代表性冷饮,当属“酸梅汤”了。酸梅汤不仅原材料易得,而且制作简单。御膳房的御厨们将其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所谓“土贡梅煎”即是。
“北京夏季凉饮,以酸梅汤为佳品。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崇彝
03
“住”得舒心,夏日安心
早自先秦时期起,王公贵族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打造夏日凉房,当时流行一种精心布置的地下室,夏天的重要餐饮活动都会在此举行。秦朝的首都咸阳,位于800里秦川腹地,打洞掏窑,那是祖传的技术。贵族们挖窑洞,里面再放置冰块,改造成“空调房”,学名“窟室”。
汉朝时,发展出了奢华的“清凉殿”,每当夏季来临,殿内石床上放置盛满冰块的玉晶盘,再由侍者对着扇扇子,多重降温,制冷效果极佳。
“温房则冬服絺綌,清室则中夏含霜。”
----三国·《七启》曹植
夏日炎炎,河岸、池塘边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曾受邀参加驸马爷的水阁Party。不得不说环境真是好,亭子立在水中,翠竹、红莲围绕四周,亭内铺设清凉的竹席,盛酒的是琥珀杯,挂的是晶莹的水晶帘,刘禹锡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
“千竿竹翠数莲红,
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
水晶帘莹更通风。
赐冰满碗沉朱实,
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
再三珍重主人翁。”
----唐·《刘驸马水亭避暑》刘禹锡
环保降温哪家强,创意一样看大唐。“含凉殿”又称“自雨亭”,是当时一种利用先进的冷水循环系统创造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唐朝的工匠们利用机械装置,将凉水输送至房顶高处,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水帘,达到人造降雨降温的效果。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自雨亭”
“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太平坊宅,宅内有自雨亭,従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
----唐·《封氏闻见记》
自雨亭概念图
宋代的人显然更会享受,“含凉殿”进阶到了PRO版本,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芳芬满室。
“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笐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橱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宋·《武林旧事》周密
明清时期的有钱人家在厅内凿一口深井,并用盖子盖好,上面凿孔,夏天冒冷气,冬天冒暖气,颇为实用。
土空调,地板下有水井
04
避暑之“行”,样样可行
炎炎夏日,古人也绝不甘于“宅家吃瓜”!
那些为了避暑的出行,招招都实用,条条都好使。
躲树下
天气热,不想动怎么办?好说,找个树荫躺下!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至于躲在什么树下,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
清 邓文举 《蕉荫纳凉图》
蕉叶巨大的芭蕉树下袒胸裸足的高士静坐冥想,身旁的童子忙碌烧水、沏茶,画面和谐宁静。
明 唐寅 《桐荫清梦图》
老者在桐荫之下安然入睡,嘴角微笑,似在美梦。
宋 佚名 《柳荫高士图》
树下一翁,席以豹皮,前置一手卷,一盏酒,老翁袒胸赤足,醺醺然微醉矣。
进山中
除了在树下乘凉,山林作为避暑的绝佳之处怎能不去?
元 盛子昭 《山居纳凉图轴》
山林避暑处,溪水流淌绿树成荫,老者敞开衣襟享受阵阵凉意。
明 仇英 《凉亭消夏图》
青绿山间,凉亭之内,消夏避暑,心静自然凉。
戏水去
佚名 《采莲消夏图》
夏日傍晚,呼朋引伴,泛舟湖上,采莲赏荷,清凉的湖水怎能不降暑几分?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竹林深处,纳凉塘边,静谧祥和,悠闲自在,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