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上创作,创作给大地看
——当下文学评论应如何加强现实性突破
作为文学创作逻辑金字塔顶端闪耀的明珠,文学评论在这个时代深具某种天然的“矛盾性”:首先,它对文学的发展来说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相较于严肃文学少获大众关注,站在严肃文学身侧的文学评论显然更加鲜为人知——在公众视野中不被看见,或成为新时代文学评论最大的隐痛。
互相注视或者互相忽视,常常有着双向的原因。
对一些评论家而言,少于思考文学评论的大众传播性,在实际创作层面,仿佛评论的终极意义仅止于发表,这就导致了评论家辛辛苦苦写就的评论常常只有寥寥可数的圈内人来应和,在公众讨论的语境中不会激起任何水花,甚至大众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篇评论存在。
而我们大众对评论其实有着极为热切的客观需要。如果我们打开公众讨论中热度极高的评论,亦即“通俗评论”的平行宇宙,会发现它有着这样的发展趋势。
早期的豆瓣、常见的知乎,相关的文学、影视评论,其形式很接近我们的专业评论。
近年来,此类通俗评论渐渐融合大众网络传播的诸多特点:比如即时性、娱乐性、互动性、精短化、情绪化、跳跃化。最典型的就是在哔哩哔哩等短视频网站上兴起的弹幕文化。所谓弹幕,指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在一些热门视频上,这样的弹幕密密麻麻滚动播放,甚至会遮盖视频内容本身,非常形象地表明了此类节目受观众欢迎的热度,每年年末各大媒体盘点的十大关键词,有很多就是来自于这样即时性短评产生的热梗。
近年来,通俗评论渐渐向视频化转型,比如最近被张艺谋导演痛批的三分钟说电影,实际上就是一种浅白的、速食化的解说式评论,如今在视频网站上活跃着大量这样的短视频博主,足以见这种形式受众之广。而短评精简的终极形态,就是极简为一个生动的表情包,一经发来,一目了然,生动地传达了评论者的态度。
这样看来,严肃评论和通俗评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各自蓬勃,仿佛形成了两个分野:严肃评论作为文艺之良心,坚守正道、学养丰富,堪为阳春白雪,然而曲高和寡、反响有限;通俗评论反映大众之心声,贴近生活,充满谐趣,当属下里巴人,然而野蛮生长、泥沙俱下,从中产生的一些明星流量之争更是影响了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同时,从词汇使用属性上来说,通俗评论其含混的意义表达以及某些故意为之的以讹传讹,对于传统汉语言文化的美学传承更是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和挑战。
然而某种程度上来说,严肃评论和通俗评论又彼此眺望,形成互文:严肃评论需要借鉴通俗评论的“热辣滚烫”来解决其时效性滞后、影响域狭窄的问题,而通俗评论场上往往需要来自严肃评论界发出客观、权威和专业的声音。
当我们寻求其破解之道时,不妨从传播媒介上试做文章,多年以来,我作为媒体评论员,常在各家主流媒体发表文学评论及文艺评论,其广泛的传播力让我意识到,严肃评论只有与通俗评论各取所长、摒弃其短,才能将评论这一形式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媒体评论保留了严肃评论最为可贵的客观性和学术性内核,同时以媒体的公信力赋予其更为坚实的权威影响力,同时它又以相对精短的篇幅、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表达方式把道理说活、说透,把文本之美以一种更为随和的方式表达出来,亦因为传媒的即时性,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评论滞后的难题。
但同时由于传媒先天聚焦新闻性热点的特性,作用于评论领域时,仍有一些任督二脉没有打通,比如媒体更乐于关注本身已经具备较强新闻热度的作品和作者,而对较为冷门的作家及作品所衍生的文学评论缺乏沙中淘金、海底捞月的及时关注。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传媒的层面上来说,需要我们的传媒以及相应的文化版面及时拓展视野,给予各类文学作品以及相关文学评论更多的展示力度。
同时,我们严肃文学评论是否也该适时“探出身去”,拥抱当下的大众舆论环境?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文学评论创作进行分层分级,在确保宏观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客观严谨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不同类型化评论“百花齐放”的多样性格局。
其一、对待读者,严肃评论家们应更多地“俗话新说”,适当摒弃理论过分的“掉书袋”,多说说广大读者看得明白的话。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白居易写诗尚且要念给老妇人听,要让老妇人都读得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创作更是倾近老百姓之关注关心的问题,解放前杜甫草堂几经衰败漏雨,穿得破破烂烂的老百姓都会把自己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戴在杜甫像的头上——什么是最真切质朴的人民性?为人民而思、为人民而写、受人民欢迎,这就是最为生动的人民性。
同时,近年来我们可以关注到文学创作的形式一直在求新求变,而随之生发的文学评论缺乏相应的创新。拿起一篇文学评论,除了一些新的宏观提法之外,其表达结构形式和几十年前的上一代评论家的作品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曾经在请教著名作家王蒙老师时向其提问:“创作的累积与创作的进步之间的关联?”他回答我说:“创作的累积并不一定带来创作的进步,而创作进步的核心永远是到人民中去真切感受,同时不断地寻求自我创作的突破——不仅是内容,还包括题材形式上。”
在高新传播技术发展的当下,评论家通过尝试短视频、音频等多种公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及时发出属于自己的评论之声,从多种层面洞开评论阅读与公众的藩篱,或可成为一种新兴的突破之道。
其二、如何辩证来看文学与文学评论的关系。有人说,当文学先迈出步子,相应的评论再亦步亦趋,但如果一味亦步亦趋,难免就会困在他人的语境里。当我们调整思维后,是否能够探索让文学评论除了走在文学作品之后、走在文学思考之旁,还能尝试着走在文学创作之前?当严肃文学评论审视一篇或者一批同类型作品时,是否能够总结其中优点、帮助作者更进一步推陈出新地进行某些新的探索尝试?结合当今创新的大数据思维以及AI创意,文学评论能否呼唤出一种崭新的文体形式?当社会发展进程需要更有力量的文本表达时,我们的文学评论是否能助力文学创作填补空白,帮助其高原之上再拔起一座座高峰?我们的文学评论当有这样独步而行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
其三、文学评论能否承担更为广阔的社会责任、实现相应的经世致用?包括文学评论在内的一切艺术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相接壤。一篇评论如果仅是透过文学作品来观照现实,对于现实的作用无异于隔靴搔痒。我曾经受《中国妇女报》文艺版评论栏目约稿,关注电视剧及同名作品《我的阿勒泰》,当我创作时,我忽然意识到正是《我的阿勒泰》与当地人文一脉相承的沉缓气质,所带来的助推当地文旅发展的“泼天流量”,有别于其他网红城市乍然而火的喧嚣,更注重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明意识传播,而这与其他乍然爆火、又很快归于冷寂的网红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值得后者借鉴,启迪其如何避免资源的浪费、带来更加因地制宜的高质量发展。评论推出后,获得了多方好评。
在这一刻,我们会发现在直接作用于现实的功能意义上,评论与其他文体并没有什么不同。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进步,我们对于文艺的思索、对于评论的创新本就应该与时俱进,代表着思想之“首”必然要不断前行,才能客观总结出名为“道”的、宏大浩瀚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而文学和文学评论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正如“生”这个字本身,细究来看,不过是一头“牛”站在茫茫的地平线上不断行进,富有力量、有所承担、不断创新的文艺形式,才是真正强大而富有生命力的文艺表达形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协副秘书长及评论专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