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交警执法遇“神回复”成闹剧
【观点】 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同质化趋向带来了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效果
日前,深圳一位交警查处闯红灯遇姑娘“神回复”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看。闯红灯姑娘在交警的质询下不但顾左右而言他,且语出雷人:“你们在录这个,是会上哪个电视台吗?”“我是一个没有素质的公民。”当得知自己是第一个被抓的闯红灯行人时说:“太幸运了。”网友对此给出“奇葩”、“极品”等差评。但引起笔者注意的是,面对闯红灯这一关乎人们出行安全的公共事件,本应严肃的交警执法何以演变为一场闹剧?媒介,或简言之,一台摄像机,在执法者、违法者、观看视频的人群之间催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此不妨回顾一下以往发生过的类似事件。2007年底,《新闻联播》中一位13岁小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过于成人化的表达令网友大呼“雷人”;2008年,广州媒体随机采访市民对“艳照门”的看法,路人回答:“我出来买酱油的。”遂成网络名言;去年,嘉兴媒体就油价上涨问题随机采访,受访者反问:“我能说脏话吗?”迅速蹿红。不久前又有“您幸福吗?我姓曾”以及“什么是青春?长得好看才有青春”等街头采访遭遇的“神回复”,一经问世,皆广为流传。
我们不难从中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受访者从无意识地跟从主流话语方式,到无意间常态话语的自然流露,再到为网络所追捧,以至于有意识地呈现非主流、反常态的叛逆、戏谑乃至带有表演性质的话语。这一切伴随着全媒体传播链条上各个节点的打通和连接悄然发生,主流媒体似乎陷入了某种悖论——借助摄像机本是为了更真实地呈现传播对象,而今天,摄像机的存在却造成了对象的大幅度失真。
不可否认,经由媒介传播的信息,或多或少的失真是难以避免的。而本文开头所述闹剧的发生,更多是缘于媒介给予对象的潜台词的改变。以往当人们看到一台摄像机,会立即意识到它的背后可能是一家电视台,摄像机更像是主流媒体的一种形象代言,先天具有某种中心性、规范性暗示,谨言慎行甚至下意识地模仿主流话语的言说方式,是人们出于本能的反应;而今天,人们面对摄像机,所获得的暗示则是,我此时的言行是有观众的,我有机会彰显个性甚至走红。可以说,是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同质化趋向带来了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效果。而自主拍摄设备、自主视频上传功能的发达也对摄像机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去魅”。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条交警规范行人出行的新闻起不到原有的示范和警戒作用,反而成了违法者自我展示的窗口。
不同媒介所指向的话语风格是由其作用方式决定的。如拼音输入法代替手写之后,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大量同音词、拼音缩写词、数字谐音词的混用、滥用(杯具、LZ、V587等)。对象的反客为主,意味着媒介的失控。在全媒体境遇下,主流媒体当慎重选择对象的呈现方式,譬如对于“你幸福吗”、“青春是什么”这样的街头采访,可以以摄像机捕捉千奇百怪的答案;而对于闯红灯姑娘,摄像机的存在就应予以遮挡,以呈现最真实的执法现场。应避免不恰当的呈现,而令媒体自身陷入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