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年味风行全球,好莱坞大片频现中国元素
【观点】 “中国风”是否具有实质性的“中国特色”,是值得我们格外深思的问题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唤起海外华人乡情的同时,也令中国年味风行全球,作为世界各国文化元素混搭与拼接的演武场,这两年的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把中国呈现为高度现代化的地方,如《007:大破天幕危机》把中国作为重要的场景,007寻找恐怖分子的第一站就是夜幕下摩天大楼林立、熠熠生辉的大都市上海,《环形使者》也把繁荣的上海作为未来之都,《重回记忆》《云图》等热映影片中出现的未来世界同样很容易看出中国的影子。
与此前好莱坞电影中把中国书写为落后的第三世界或妖魔化的冷战敌手的情形不同,今日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中都把中国描绘成充满活力的高度发达的新兴工业国家。这种新的关于中国的文化想象,一方面说明好莱坞电影越来越重视电影票房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崛起对于世界的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这成为刮起“中国风”的基本前提。中国不再是西方自我想象中的异己或他者,而是一种共生的差异性存在。这与当下文化价值观的去政治化有着密切关系。
与上世纪80年代通过反思传统文化来拥抱现代化相映成趣,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传统文化又成为我们自身的主体身份和文化认同。更进一步的是,在大部分人心中,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不再指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两种文化不再呈现为水火不容般的对立关系。20世纪曾经一度流行的“传统文化=封建文化”、“西方文化=殖民文化”的逻辑不再成立,新文化与旧文化不再有高下之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也可以“各美其美”了。不过,这也意味“中国风”其实只是与中国有关的文化风景画,而不再是中国的“政治图解”,这些中国元素、东方风景如今已是全球差异性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文化状态与全球化时代对于文化多元主义的提倡和想象有关。文化多元主义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文化被极大地泛化了,不仅当代艺术、音乐、电影是文化,吃饭、理发、穿着都是文化;二是文化“突然”具有了包容性,呈现一种多元和差异状态,比如人们可以吃肯德基、麦当劳,也可以吃韩餐、日本料理,或者泰国咖喱饭等,比如在音乐上人们可以选择听“中国风”,也可以选择听“日本风”、“印度风”等。这些看似多元和差异的文化恰好出现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多样就这样与全球化达到了一体两面、并行不悖。
与全球兴起的“中国风”相呼应的是,中国文化自身也出现了一种更加自信的自我表述,流行音乐中刮起了“中国风”,周杰伦的歌曲多借用中国古典意象,同此创作路线的还有《苏三说》《中国话》《曹操》等流行歌曲。“中国风”也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在中国社会、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说法,可视为一种政治或经济的“中国风”。如此种种恰好出现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走向世界是一种文化修辞,那么2001年的“入世”行为则是实实在在地“接轨”,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2001年中国“入世”,中国人花了30年的时间坐到了全球化的桌子边上,中国菜也光明正大地成为韩国泡菜、日本寿司等全球化食谱中的一道美食。
按照美国学者福山的说法,全球化就是一列“历史终结号”高速列车,在车厢中吃泡菜还是吃羊肉泡馍,并不影响列车的行驶。但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还不能被当下众多表面上的“中国风”所迷惑,“中国风”是否具有实质性的“中国特色”,或者各种版本的“中国风”只不过是全球化列车中并不特殊的一抹“中国红”,这是值得我们格外深思的问题,也是中国文化能否真正获得自觉的关键所在。我们期待的“中国风”,还不仅仅是一幅与核心价值全无关系的文化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