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遗+文创”的出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非遗文创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神韵,又在图案、造型中融入当下的流行元素,兼顾生活实用性和审美价值。发展好非遗文创首先要在宏观层面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的”“当代的”,并在同一时期是“活态的”,其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认同感,还可以通过现在将过去和未来相连接。如前不久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亮相的诸多作品以“融合:传统与现代”为主题,展现了以盘扣为元素设计的耳环、胸针,以北京中轴线为设计主题的烧箔画,色彩绚丽的扎染挂毯,掐丝珐琅技艺制作的古风扇子等。其中源自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的“盘扣”作为一种固定方式,围绕着“夹、绕、钉、套、扣”等动词,可以被运用在不同单品上,为人们传递古典情怀。再如根据昆曲剧目开发的昆“戏”系列产品,是从昆曲剧目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及人物形象,进行艺术设计,在造型上参考了戏曲舞台上的经典服饰、配件及动作,开发了系列平面衍生品,如明信片、马克杯、帆布包等。
此外,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理念迅速发展的当下,可以借助大数据及云平台的新传播情境,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非遗+文创”产业开发,如借助VR、AR、裸眼3D、全息投影、虚拟导览等手段,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广泛传播。如南京云锦博物馆在较为精准的高、中、低端产品定位基础上,除了文创市场上常见的钱包、丝巾、领带、服饰、布偶、礼盒等,还借助“高科技+艺术+市场经济”等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载体和传播媒介提供了更多可能,从品牌、IP与科技创意融合等方面切入,整合资源,协同动漫游戏等进行创新设计。实际上,这种发展理念在“非遗+文创”开发模式中并不鲜见,如北京皮影戏与动画《天官赐福》的联动作品实现了非遗与动画、影视等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为不同文化圈层之间的互相理解及阐释开辟了道路,其中对地方传说、民俗仪式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加工”,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依恋与文化感知,还体现了北京皮影戏丰厚的精神积淀和文化价值。
再者,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领域内的“活化”及“新生”,要协调使用价值与精神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依托京剧艺术设计的“京剧方头仔积木”,此作品形象源自《徐策跑城》中的“徐策”和《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作品的“两头身设计”充满了童心童趣,在突出了人物特征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同年龄群体的受众。再如传统非遗工艺瓷胎竹编通过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为人们带来更为新鲜的视觉体验,采用温润的陶瓷质地和柔韧的竹丝,从意境、精神及形式言说“国风”。
文创产品的创作、生产及传播,难免存在保护与创新、文化融合与传统保持、商业开发与“灵韵”受损等方面的问题,文创设计与开发中也存在质量良莠不齐、抄袭现象频发、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为了推动“非遗+文创”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新业态的培育和扶持,还需要多措并举规范当下市场,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形”到“神”的设计和开发,以一种博大开放的胸怀看待艺术发展,将戏剧、影视、动漫等多种艺术形式与文创设计相结合,多元、立体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发展。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遗+文创”需要积极拓展文化创意新路径,坚持守正创新,重视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延续,推动系列化文创风格的形成,同时也注重材质及形式的“混搭”带来的独特美感,唤醒与激活潜藏在人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