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歌剧登上世界舞台
让中国歌剧登上世界舞台
——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
国家大剧院的原创歌剧《西施》、《洪湖赤卫队》,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红帮裁缝》……今年的演出市场,中国歌剧没有缺席。近日,在“国家大剧院2013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上,来自10多个国家的嘉宾为中国歌剧问诊把脉。其中,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蒋一民提出的“发展中国歌剧,需处理好6种关系”,引起了歌剧界和歌剧爱好者的关注。
记者:近年来,歌剧在中国舞台的发展令人鼓舞,既有原创歌剧问世,也有世界经典歌剧的重新制作,仅国家大剧院5年来就有24部歌剧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也不断推出世界歌剧名作名团的演出,还创作了多部歌剧作品。这是否预示着中国歌剧迎来了新的繁荣期?
蒋一民:当今中国歌剧舞台,从创作、制作、表演到营销,都可圈可点。然而,我认为,当代中国歌剧繁荣不但需要一批原创作品问世,更需要这些作品具有社会影响力,还要走上国际舞台,尤其需要发展出一个成熟的、能在国际上得到公认的中国歌剧流派。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中国歌剧如何才能立足世界舞台?
蒋一民:中国歌剧要想融入世界,或者说国际化,事实上比任何其它西方歌剧流派更难,这不仅因为鲜明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更因为体现差异外在特征之一的中国语言,是以“四声”和单音节为代表的形态,这样的形态很难直接“套用”西方歌剧的“音乐语言”。
此外,起源于欧洲的歌剧至今有400多年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即歌剧的第四个百年之时,歌剧创作的主流逐渐进入“先锋派”时期,其根本特征是调性解体,甚至连传统都遭到完全断裂和解构,这就使得仍处于传统和半传统中的多数中国歌剧,显露出鲜明的差别。半个多世纪来,中国歌剧人的梦想是建立中国歌剧流派,与意大利歌剧、德意志歌剧、法国歌剧、俄罗斯歌剧并驾齐驱。其实,我更希望,中国歌剧能以自己的独立形态立足于世界,而不必刻意模仿别人,或跟着别人的风气跑。惟有树立自己的风格,彰显自己的民族文化,赢得了本国的观众,才可能立足于世界。
记者:中国歌剧发展至今也有一段历史了,依您看,现在的歌剧创作应该分为几种?
蒋一民:中国最早有歌剧意识的作品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先生创作的一批儿童歌舞剧。1945年“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中国歌剧正式登场。《白毛女》为中国歌剧找到了一条歌剧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美学品格的“《白毛女》模式”。《白毛女》以后的中国歌剧创作,无不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都被称作“民族歌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歌剧创作呈现了多样化探索的局面,有继续按照《白毛女》模式创作的歌剧,也有试图更多借鉴西方歌剧音乐语言形态的作品,更有当代先锋派音乐的产物,还有尝试跟音乐剧相结合的……无论什么形式,我认为,当今的中国歌剧发展,处理好6种关系至关重要。
记者:您指哪6种关系?
蒋一民:生活与技巧的关系、民族民间源泉与创作自律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坚守与创新的关系、多样性与规范化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可以说,这6种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对中国歌剧的发展繁荣有决定性影响。拿生活与技巧的关系来说,过去有一种创作倾向是生活第一、技巧其次,甚至还有一种极端的看法认为技巧不重要。近3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思想得到了纠正。但生活和技巧的关系如何平衡,至今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再如民族民间源泉和创作自律的关系,很多“民族歌剧”,是把原生态的民歌旋律加以改造,然后填进新的歌词,这至多只是对民间音乐素材的有限展开。长久固守这种“模式”,就会束缚歌剧艺术水准的提升。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