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舞台姐妹》是由中国舞协动议,由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创排,着力表现“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主题,对比当下社会上一些低俗的“潜规则”以及浮躁、虚荣、贪婪之风,具有强烈的社会警示效果。该剧自2009年度首演以后,在原有基础上,剧组主创人员认真听取了多方意见建议,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研讨,历经几轮修改,对舞剧的主题进一步提炼;重新分配了人物情节,扎根于生活原生态进行细节处理,使情节的递进合情合理,主人翁的成长轨迹入情入理,张弛有度;增加了舞蹈语汇,发挥舞蹈本体的功能,设计了独舞、双人舞等精彩舞段;音乐更加贴合情节,展现主人公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日前,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在沪审看了《舞台姐妹》调整和修改以后的舞蹈连排。该剧目前的修改方向得到了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杂志社等单位多位专家以及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要求剧组主创人员继续雕琢,精心打磨,力争将这部舞剧打造成为大上海的编年史、习俗史,入围2011年上海市重点扶持文艺剧目库,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2006年底,上海歌舞团与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合并,完成了剧团第一次改革实践,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09年,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剧团响应中宣部、文化部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利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成立了以市场为主体的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成为上海第一批转制院团。
改革带来事业发展的活力。在推进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剧团积极开展机制创新,建设与剧团艺术生产发展相匹配的管理制度。2008年,剧团吸收借鉴世界一流艺术团体的举措,综合考虑剧团的特点,首推“艺衔”制,划分了首席、独舞、领舞、群舞4个档次,对舞蹈演员进行“地位角色认定,档次责任划开,明星效应凸显,利益酬劳匹配”,并结合剧团年度业务技能考核,实行“艺衔”演员年度聘任制,一年一聘,形成了以“考核”为核心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着力构建了一流的艺术生产氛围。这一举措开创了上海乃至全国舞蹈艺术团体的先河,在业内产生了良好反响。
与此同时,剧团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推行全员聘用制度。2008年4月,在全团范围对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公开招聘,邀请专家、职工代表组成“竞聘委员会”,对参与竞聘者逐项打分,重新选聘了剧团中层干部,营造了一个“让能者上,让庸者下”,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2009年,针对上海舞蹈主创人才匮乏的瓶颈,剧团广泛与国内舞蹈市场一流的编导建立互通机制,建立“特邀编导”制度,把全国的顶尖编导人才纳入剧团日常创作排演,先后签约了王勇、陈惠芬、佟睿睿等国内一流的舞蹈创作人才。
剧团还积极开展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全团职工的积极性,造就了一支业务精湛、管理科学的干部职工队伍,推出了朱洁静、方光、吴晓娜、万金晶、王佳俊、席燕娟6位“文广演艺之星”,并为朱洁静、吴晓娜举办了“粉墨佳年华”专场演出。
一流的人才队伍带来一流的演出水准,塑造了一流的剧目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剧团演艺事业的发展。2007年5月,剧团与东方明珠国际交流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策划推出大型服饰歌舞《中华五千》“天天演”项目。该项目历时近3年,演出1000余场,期间接待了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次,并作为上海申办世博会的重要景点接待了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等贵宾一行以及上海世博局多位贵宾,对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剧团还积极响应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决策,组织《野斑马》《霸王别姬》《金舞银饰》以及《歌舞专场》远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台湾地区等地巡演。其中舞剧《霸王别姬》荣获文化部“对外出口优秀剧目奖”。
4年来,剧团完成演出场次达2000场,主营业务收入4000余万元,职工人均收入年度递增12%以上,并先后推出了大型舞蹈诗剧《天边的红云》、中华鼓舞《龙之声》、舞集《满庭芳》、舞剧《舞台姐妹》以及《夜深沉》《秀色》《大地》等众多的小节目和专场演出,在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比赛、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等专业赛事中颇多斩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二五”计划即将开始,上海歌舞团将联系转企后文化主业的工作要求,结合“后世博”的发展契机,抓好创作演出,推出精品剧目;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出人、出星;努力践行“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打造一流舞蹈品牌,宣传推广中华民族文化,为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