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多媒体半景文物组合)
观众置身这个空间里,就会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走过的170年历程,同时会由衷地信服展览所要回答的4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晨曦中的天安门广场却热情涌动,国博门前,等待参观《复兴之路》的队伍回转而列,几近连到公路上……
曾经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礼、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大型展览《复兴之路》经过一年多紧张修改完善后再次隆重面世,成为历时4年的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为世人瞩目的特殊年份,《复兴之路》作为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带领人们穿过镌刻着中华民族屈辱、抗争、探索、复兴的一个个厚重的历史节点,回望纵横捭阖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
以物说话,文物见证历史
作为以不同艺术手段表现同一重大主题的系列作品,先后出现了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如果说,电视与舞台艺术有着得天独厚的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的优势的话,那么博物馆以实物为依托的陈展又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凸显自己的优势呢?
“展览的语言以及展览的特性不同于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尤其是博物馆的展览特点是通过文物来见证历史、表述历史,其实体的可欣赏性是通过自身的内涵来实现的。”主管《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项目组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向记者介绍说。
“印象最深的是写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朴素的牌匾”;“最难忘的是停在北川医院的时钟”……这是记者听到的观众心声,也是文物传达出的张力。
“用文物见证历史”让国博颇费斟酌。博物馆的特点便是“以物说话”。文物的选用,以及如何用静态的文物抓住观众的视线,引起观众的兴趣,触动观众的灵魂,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此次《复兴之路》复展中加大了文物使用量,从2009年展出时的约1150件(套)增加到如今的1280件(套)。据承办本次《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国家博物馆展览二部主任、基本陈列项目组负责人曹欣欣透露,“从数量上看好像只增加了百多件,实际上包含在这1280件(套)中的此1150件套也已非彼1150件(套),因为此次复展已把上次展品中大量的复制品、借展文物撤了下来,或更换了新的文物。比如孙中山的印章、学医时用的显微镜镜头,革命军武昌起义时用的大炮,这些都是新增的很典型、很珍贵的文物。”
选取文物固然重要,但如何使用精心遴选出的1280件(套)文物、875张图片,使之能够恰到好处地揭示展览主题,是陈列成功的关键。曹欣欣介绍说,除大量运用多种高科技展示手段之外,文物的组合是陈列强调的重点。根据文物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展览灵活采用了单位组合、专题组合和同题材组合等多种方式。
观众在一楼展厅看到的上海公共租界仿真实景,就是文物专题组合的典型代表。展览综合运用了上海公共租界界碑、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委员钤记的印痕、上海万国商团旗样、美国商团指挥用的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杨树浦巡捕房监狱的囚衣等大量让人触目惊心的文物组合,辅以四壁模拟建筑,营造了一个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真实的“国中之国”,使观众瞬间置身于19世纪末受尽列强压迫掠夺、落后挨打的历史时空之中。
经典美术作品凸显历史真实
“妈妈,那个小孩儿为什么坐在筐里?”
“因为那时中国人受外国人欺负,那个孩子已经没有家了,只能让父母用筐挑着一起走!”
这是《复兴之路》展厅里,绕着一组雕塑《苦难的中国人民》观看的一对母子的对话。母亲的一个“走”字,道出了创作者赋予这组雕塑的核心意象。
谈及自己的这部创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介绍说:“这个作品就是想让大家感觉到他们一直在走,我们想用这种行走,体现当时中国人那种流离失所、漂泊不定,那种找不到前途、失望迷茫、没有理想的状态。”
在这组表现20世纪初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封建势力压榨下的屈辱和苦难的雕塑中,李象群以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洗练手法,塑造了在苦难中踽踽前行的乞讨者群像:有肩挑全部家当踟蹰求生的男子,有难掩丧子之痛绝望的哺乳妇女,有一路张望随行的瘦弱男孩……神态的迷茫,躯体的疲惫,将孤苦、凄怆、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传递出生命与时代的悲哀,给人强烈的悲剧性痛感与震撼。
曹欣欣介绍说,大量采用美术作品是《复兴之路》复展的一大特色。整个陈列采用了36件美术作品,包括专门为展览新创作的油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旅顺大屠杀》《启航——中共一大》等,以及雕塑《古代文明》《今日辉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苦难的中国人民》《血肉长城》《祖国颂》等美术作品15件;油画《虎门销烟》《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南昌起义》《开国大典》《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兼容并包》以及雕塑《运筹帷幄》《艰苦岁月》等馆藏经典美术作品21件。
“在国内历史类展览中,还没有哪一个展览运用了如此多的经典美术作品来表现。”曹欣欣告诉记者,基本陈列在恰当的位置、恰当地使用了非常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目的就是为了烘托营造气氛、增强展览主题的表现力、挖掘文物内涵,也为弥补部分内容的空白,更是为了艺术再现历史的整体需要,使艺术和历史得到完美的结合。她举例说,表现鸦片战争列强入侵那段历史内容,文物相应有一定欠缺,项目组便请国内知名艺术家,以主题绘画的形式,创作出了油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充实了内容也加强了表现力。曹欣欣透露,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项目组一直在与国内许多知名艺术家进行深度沟通,让艺术家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展览的创作意图,更好地表达主题。
谈及与国博的沟通,为展览创作油画《旅顺大屠杀》的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武回忆说:“在我创作这个作品的过程中,国博馆长吕章申两次从北京赶到我们学院指导把关,最终才定稿。”曹欣欣由衷地感叹道:“这些花费了很多心血的艺术作品,应该说个个都是精品。”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新突破是比以前更加关注博物馆的特性以及展览的艺术性,所以,在增加文物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他们都是对具体文物和历史图片的重要补充。”陈履生说。
利用现代科技营造震撼视听
沿着陈列呈现的历史纵坐标,走过鸦片战争的屈辱、经过辛亥革命的鼓舞、受过五四运动的涤荡之后,耳边的枪炮与号角声将观众引向1949年4月20日那个群情激奋的夜晚,一艘巨型“渡江先锋船”乘风破浪,打响了加速全国解放至关重要的一仗。这便是围绕文物“渡江先锋船”、运用多媒体手段还原的“渡江战役”展区。
展区中渡江战役的半景画是由年逾古稀的鲁迅美术学院前任副院长李福来完成草图的。除此之外,《虎门抗英》《艰苦创业的大庆人》等多媒体组合中的半景画,以及多幅美术作品都有他的创作和指导。对于将文物、绘画及多媒体手段组合展示的做法,李福来说,在渡江战役展区中,如果光有船没有画,没有声、光等手段,营造不出氛围;只有画和声、光,没有船这个文物,又缺少时代感、真实感。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能拉近观众与作品的距离,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染力、震撼力。
“《渡江战役》《虎门抗英》等大型多媒体及半景画组合,就是为了烘托虎门抗英大炮以及渡江战役第一艘大木船这两件典型文物。我们没有简单把文物摆在那儿,而是围绕文物来强化展示效果,营造和还原当初的历史氛围。”曹欣欣介绍说。
“两弹一星”、“飞天揽月”、“青藏铁路”等几个展示新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的展区是观众留连忘返的地方,尤其吸引了很多学生。为了真实感受一下在青藏铁路驾驶室中的场景,记者不得不排了半天队,才得如愿。两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对记者说,虽然对我国航空技术进步有一定了解,但是在这里看到杨利伟的返回舱,看到宇航员出舱的镜头、宇宙飞船的飞行轨迹,还是很震撼。北京的李奶奶则感叹:“我没去过西藏,这回当了把司机,看到了车窗外那么多风景,差不多等于去了一趟!”
曹欣欣告诉记者,“飞天揽月”这个表现我国航天成就的沉浸式场景,是这次使用国内领先数字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利用空间上空穹顶演示系统,中间的超半球演示系统,以及地面的窥视无穷系统,展示神舟系列成果发展的历程。观众置身在3个空间共同营造的场景中,会深切感受到太空的深邃。“两弹一星”数位幻像剧场,采用国内领先的虚拟数字技术,再现了“两弹一星”试验成功的观测现场。另外还利用一二层楼梯衔接的开放地带,制作了9×8米表现改革开放的巨幕电影。“据我们所知这也是国内非常少见的一种做法,放映出的影片质量也是高清晰的效果,非常有震撼力。”
“近代爱国名言警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互动翻书,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多点互动查询系统,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互感式电子翻书,触摸屏《抗战文艺》、双百人物以及百年梦想、60周年阅兵、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等电视片,电子留言屏幕……”曹欣欣如数家珍地点数着运用高科技手段的陈列看点。“这些新技术手段不是为了追求高科技而采用的,而是围绕主题选取的重点,增加了信息量,也使公众有了许多可参与的项目。”
历史的气度与展览的风格
“整个展览灯光、色彩、结构的设计,让你能感觉到灯光由暗到明、色彩由冷到暖、结构由繁到简,走在这样的展线上,能体会到一种展览的节奏,你的情绪会被牵动着由压抑走向开朗!”在众多的观众中,长安大学博物馆郄老师充分显示出了他“内行看门道”的独特视角。专程从西安赶来看《复兴之路》的他兴奋地说,“尤其是五四运动那一缕曙光、开国大典的那种通透,灯光的运用太精彩了!”
“在色彩的运用上我们有一个系列的设计,正如同部分观众所发现的,的确是由深变浅,由暗变亮,而且是在一个有关系的色系上变化的。”曹欣欣介绍说,这样的色彩变化,加上展厅将近7米高,会使空间更开阔。
曹欣欣告诉记者,充分利用国博馆藏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使用大体量文物,是《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又一大亮点,也是体现陈列大气庄重风格的重要因素。如上海公共租界界碑、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虎门抗英的大炮、革命军在武昌起义时使用的大炮、北伐军使用的大炮、渡江战役使用的大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使用的牌匾、神舟五号返回舱等文物,数不胜数。
“无论是选择文物、展线设计还是灯光色彩的使用,整个创意都使展览营造出一种非常大气庄重的风格。大气庄重风格是符合中华民族170年复兴历史这种宏大主题的。让观众置身这个空间,就会感受到中华民族走过的170年历程,同时会由衷地信服展览所要回答的4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曹欣欣说。
庄重大气的风格,也体现在序厅打造上。曹欣欣介绍说,业内人士都知道,一个展览和陈列,最集中最重要的亮点就是序厅。自2007年国博接手《复兴之路》以来,尤其是从2009年国博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开始,就非常关注序厅的总体设计,因为它既是内容又是形式上的一个画龙点睛之笔,做不好会直接影响整个展览效果。
“我们用300多平方米的空间,浓缩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千年的文明史、奋斗史,可以说是将数千年简化在一个62平方米的浮雕里。同时主雕塑和展厅的空间高度几乎一样,这种大手笔、大气魄,是国家的、民族的视角,表现的正是大气庄重的整体风格。”
空间设计从历史向现实延伸
上下两层共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展厅,1100米长的展线,如果对于一般展览来说应该是足够“阔绰”的,但用以表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年的中华民族复兴史不能不承认空间的有限,这无疑给展线的设计增加了难度,但难题的克服却可能成就又一种特色。
“《复兴之路》是不分主辅线的,一般的展览会有一个主展线,一个辅展线。我们限于展厅面积,有意去掉了辅展线,尽可能让观众在两个展线中自由切换。”曹欣欣介绍说,“这是希望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尽可能多地展示文物,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
由克服空间局限而产生的亮点不止于此。曹欣欣告诉记者,序厅中央有两根承重柱,原本是序厅打造中不能回避的两个极大障碍,项目组经过与艺术家多次沟通,达成了一个共识,将这两根柱子成功地化解在雕塑中,成为国旗、党旗两面旗帜旗杆的一部分,与周围浮雕《古代文明》与《今日辉煌》相呼应。这样,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主题雕塑《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两根承重柱由障碍变成了亮点。
观众蜂拥挤到展厅窗口拍摄窗外天安门广场实景,成为《复兴之路》展厅中一道别样的风景。从陈履生的感受中,也许能够找到这种风景形成的最佳答案。他坦言,在他眼中,《复兴之路》最精彩的设计是开国大典那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国旗国徽的设计稿、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字以及周恩来书写的碑文、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央人民政府的钢印等文物都是最重要的见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复原开国大典现场区域的西侧有一面很宽大的窗子,这是《复兴之路》所有的8个展厅中唯一能够看到窗外的窗子。窗外是天安门广场,每一位观众走过这里都会看看窗外而联想到1949年的开国大典。这一设计借助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因势利导。得益于地利的这一设计,只有在国博才能做到。”
我国展览史上一座划时代高峰
“在历史的沉淀中,我感受到了解放前后这么巨大的差距,触动很大,这远远比我们曾经学过的教科书更有力量。”跟随辅导员与同学一同观展的清华大学热能系的吕同学对记者这样说到。
“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展览,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习了很多,好像又长了一岁!”观众周晓在留言簿上记下了他的参观感受。
“这种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展览太少了!”北京邮电大学的文老师这样感慨着。
“用展览的方式,表现百年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是让每一位观众能够接受主流的教化,既了解历史的屈辱,又激励奋发前进的信心,这是中央有关领导的预期,也是我们的企望。”陈履生表示,从观众留言簿上就可以了解到,应该说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复兴之路》在展览设计上,主要是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原则,这是吕章申馆长反复强调的,也是与2007年举办的大型主题展览的不同之处。因此,优化结构动线,增加文物,加大艺术的含量,则是我们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一方面表现出本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另一方面,力图使基本陈列更符合博物馆学的规律。处于博物馆中的展览,其语言方式更多的是依靠文物自身的表现力量,而展览设计则要在突出文物的同时,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艺术的视觉空间。因此,包括动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来提升展览的效果,也表现出国博在展览水平上的整体提升。”陈履生介绍说。
《复兴之路》自2007年的大型主题展览,到2009年的基本陈列,再到这次复展,见证着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展览的发展。实际上,它的背后也包含着另一种接续。陈履生介绍说,《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是一个特别的展览。从时序上它连接了国博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一个具有通史性的展览,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通史性展览。与《古代中国》相比,它是最近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第五部分,已经延伸到当下。毫无疑问,它的政治性较强,它以一个宽阔的视角审视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每一个方面,党、政、军、民、学无所不包。它有着符合历史发展的展览结构,每一件文物来历清晰,每一幅照片都能反映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则表现出严谨的风格。
“以前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的展览我也经常看,从来没感觉到这种气魄,时代不同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感受和你们不一样,我还会来看第二遍的!”两鬓有些斑白的依老先生坐在国博出口不远处休息,对记者说完这些话,他若有所思地把目光转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