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赋——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主题作品邀请展侧记
时间:2013年05月07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2012年春末的南京,依旧沉浸在一片暗暗袭来的梅香之中。我随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等一行七、八位书画家,取道南京去高淳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到南京当晚的晚饭后,百忙中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抽空来请我们喝茶,自然说到了刚刚谢幕的南京梅花节。他告诉我们,梅花节一直在办,因为南京有“梅都”之称,所以梅花节是南京的一张名片。罗书记是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的“老人”了,他当然知道同是团中央和全国青联“老人”的覃志刚是在南京生长的,而我的母亲也是南京人,他便希望我们给已经走过了十来年的梅花节出一些新的点子。我说:“办一次以梅花为主题的画展吧。”覃志刚、刘大为等领导都说这是个好主意,然后我们就告辞了。这些话因为是茶间清谈、随意说说的,所以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到了这一年的秋天,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慧芬大姐到北京开会,专门找到我问我,您上次在南京与罗书记提到的梅花展的事,罗书记还让我这次到北京来问问您和覃志刚书记呢。很快覃书记也对我说:“咱们对罗书记的建议要兑现,展览就由中国文联主办,江苏省文联和中国文联演艺中心承办,并由你来负责操办。” 

  我们立即组织了筹划的班子,覃志刚书记挂帅,担任了展览组委会主任。为了彰显展览的严肃性和专业性,我们敬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作为我们的学术支持单位,并敬请到了刘大为、冯远、吴长江、王明明四位先生为我们艺术委员会的主任,敬请到了张道兴、宋雨桂、王成喜、杜滋龄、詹庚西、吴悦石、何水法、何家英等诸位大家,为展览的艺委会成员。如此具有凝聚力、号召力而强有力的艺委会,为我们的展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今年春节前后,我们正式向由各方面协商拟定的邀请名单中的画家们发出了邀请函。没有想到,第一个向我们交稿的竟是刘大为先生。那是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刘主席见到我说,我的梅花图画好了,我可是第一次画梅花啊。第二天他果然把画带到了会上交给了我,打开一看,那是一张八尺对裁的大画呀,一树红梅,傲寒绽放,一如刘主席的风骨。凑巧的是第二位交画的也是一张八尺对裁的大画,那是宋雨桂先生的《江南三月》,似在烟雨中的梅林,一如雨桂兄的情怀。 

  随后而来的是我们不断地惊喜。由于大为先生、雨桂先生的“开门红”,使我们的组稿格外地顺利。擅长画梅的王成喜先生,从三亚打电话给我,说他在那里完成了一幅八尺整张的《铁骨生春》。不擅画梅的龙瑞兄说:“我是画山水的,梅花我几乎画不来,但我这次试着也画了。”于是他送来了一幅六尺整张的大画,我打开一看,峻峭的山岭上布满着斑斓的白点,此画的题目是《青城  后山有古梅》。后来所有看到这幅画的人,都赞赏龙瑞兄的智慧。 

  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张立辰先生是从他的居室墙上摘下了他的满意之作给我们展览的。我去郭怡孮先生家取画时,他开始只拿出了六尺对裁的一幅横条作品。然后他试着问我们的展厅有多大,当我告诉他这次展览最大的展品将是潘公凯先生长三米、高三米的大作时,怡孮先生笑了,他说:“我这幅作品啊,原来有五米多长,我怕展不下,所以裁了三分之一给你们。”我一听赶紧说快拿来快拿来,当我们把这三截连在一起时,顿感差一点与这幅杰作失之交臂。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年近九旬的黄永玉先生也应允参加了我们的展览并送来了《山斋饭罢浑无事  画了梅花便过年》的新作。范曾先生在覃志刚书记和我去他家拜访时,现场为展览作画《林和清散淡游》。擅画人物的冯远先生、杜滋龄先生、王西京先生等将人物与梅花相偎,擅画禽鸟的李延声先生、金鸿钧先生、秦天柱先生等将禽鸟与梅花相伴。 

  韩美林先生从未画过梅花,为此他犹豫了很长时间。也因为他实在太忙,一直到我们展览截稿的最后一天,我才从他家里取到了捧在手里,居然还散发着刚装裱完的墨香的作品。据说第一次画梅花题材作品的还有杨力舟先生、李宝林先生、赵卫先生等,他们的作品都弥足珍贵。 

  此次展览我们还特约了几位书法家画梅花,他们分别是王学仲、欧阳中石、李铎、苏士澍、林岫五位先生,也特约了文化名家冯骥才先生、覃志刚先生。在演艺界我们也特约了几位喜欢舞文弄墨的名家,如姜昆、唐国强、徐沛东、张铁林、朱军及我等。虽然演艺界的诸位画技十分幼稚,但大家的心愿是共同的,那就是为这次展览“绿叶增春”。 

  这样,我们的画展便由三部分作者组成。第一部分是数十位当今中国画坛上,健在的、卓有成就的、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专业画家。除了上面所提及过的以外,还有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名家林凡、杨延文、刘宇一、邓林、杨力舟、王迎春、谢志高、崔如琢、吴悦石、龚文桢、彭先诚、王涛、尼玛泽仁、霍春阳、陈永锵等先生,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名家有施大畏、许钦松、方楚雄、孔紫、范扬、何家英等先生以及出生于六十年代的画坛中间力量陈平、卢禹舜、吴为山,陈鹏、方土、莫晓松等先生。第二部分是特约的非画界的作者。而第三部分则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江苏籍本土画家喻继高、孙晓云等。 

  有行家对我们说,据考证在中国近现代的绘画史上还没有举办过以梅花为主题的专题画展。也有行家对我们说,像这次囊括了当今中国画坛最主流作家的展览也实为鲜见。还有行家对我们说,这种规格高、规模大的主题画展,在当今是很难组织起来的。 

  但是我们却组织起来了。这得益于今日中国的庞大的气场,强大的凝聚力;得益于江苏这个江南文化大省浓郁的文化氛围,浓厚的传统积淀;得益于江苏省委领导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位。 

  感谢所有参展的艺术家们,感谢您们为中国花鸟画的绘画史上留下了如此浓烈的一笔。 

  • 首页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尾页
  • 活动预告
    荣誉展示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优秀奖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优秀奖
    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综艺节目二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
    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文艺节目组委会特别奖
    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文艺节目提名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特别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文艺节目组委会特别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2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特别奖
    2012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特别奖
    2010年度全国春节文艺晚会最佳作品
    2010年度全国春节文艺晚会特别奖
    2009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特别奖
    “雨丁香”杯观众最喜爱的春节电视晚会奖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优秀奖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优秀奖
    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综艺节目二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
    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文艺节目组委会特别奖
    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文艺节目提名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特别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文艺节目组委会特别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2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特别奖
    2012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特别奖
    2010年度全国春节文艺晚会最佳作品
    2010年度全国春节文艺晚会特别奖
    2009年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特别奖
    “雨丁香”杯观众最喜爱的春节电视晚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