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文联>文联领导>领导讲话

李屹:在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3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李屹
0

在“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

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李 屹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今天我们在此集会,纪念我国民间文艺界的学术巨匠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召开先生的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表达对先生的无限缅怀和敬重之情,并从先生毕生为之奋斗的中国民间文艺事业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钟敬文先生是当代中国学术大家,是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民间文艺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先后参与成立民俗学会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并主持日常工作,组织编写《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等专业教材和普及读本,创建了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钟敬文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学术,从早年的民间文艺学到中期的民俗学,到晚年的“民俗文化学”构想,再到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他建构起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被授予首届中国民间文艺终身成就奖,被国内外学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钟敬文先生的治学精神令人敬仰。先生的学问功业充满了文化自觉和家国情怀,一辈子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在为人治学上皆为楷模、难能可贵。在80余年学术生涯中,先生率先提出民间文艺学建设的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民间文艺应为大众服务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将学术研究的价值追求上升到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的高度文化自觉。先生一生对民间文化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传承保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民智、动员民力的重要作用。先生甘当人民的小学生,钟情于民族民间文化研究,致力于创建中国民俗学派,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研究人才,为国家培育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先生的人格修为和学术品格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光大。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文联向钟敬文先生的亲属、学生和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为我国民间文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这就要求我们,应倡导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今天,我们召开国际研讨会,深入研究阐释钟敬文先生的学术思想,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创新发展,意义正在于此。借此机会,我谈四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学从艺的血脉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和深刻内涵。钟敬文先生在1986年中国文化发展和建设问题学术讨论会上,就论述到:“在今天,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生存下去,它必须具有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文化。而要建立这种新文化,就必须在自己社会的基础和需要上,在吸取世界进步文化的同时,认真吸取和发扬恢复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把它们加以融汇和创造。因为,缺乏以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或要素的新文化的创造,即使是可能的,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种文化像没有植根土地的浮萍,或者像那没有祖国的流浪儿。”他强调,要以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事新文化创造,重视民众文化土壤、祖国文化根基,这种认知和自信,是对先生毕生学术追求的最好总结。先生在不同的时期致力于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建设,以及培养青年学者,都始终如一坚持新文化建设的民族性根基、民主性思想,与我们党领导百年新文化建设经验高度契合,充分展现了包括钟敬文先生等学术前辈在建设新文化进程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应倍加珍惜、精心传承。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为学从艺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总结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钟敬文先生在毕生的学术研究中自觉坚持“人民性”原则,认为民间文艺具有“直接的人民性”,提出以“人民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他指出,民间文艺以劳动人民的文艺创造为对象,收集、整理和研究有助于增强人民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他曾谈到,“有价值的人民的文化财产,不但是新文艺、新教养的一种凭借和基础,有许多本身就应该成为我们新文艺、新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为人民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钟先生为代表的我国民间文艺界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注重收集、整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民族史诗,收集整理神话、传说、歌谣和民间故事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予以研究阐释,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总结梳理出一整套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钟敬文先生等学术前辈的文化责任和使命担当,我们应倍加珍视、发扬光大。

  三、坚持胸怀天下,是学术研究的正大气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正途大道。改革开放以来,钟敬文先生一直致力于民俗学学科基本理论建设。1998年12月,在“中国民俗学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钟敬文提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研究的主张,力主通过理论民俗学、记录民俗学、历史民俗学三方面的建设建立民俗学的中国学派。他认为,中国民俗学能搜集、记录、整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帮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宝库。钟敬文先生在临终前的一年内做了三件事——完成策划“中国民俗学史”的立项和提纲、主持“创建中国民俗学派”的座谈会并为此出版专著、在病床上安排了“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的议程和讲话——这三件事一直坚持做到他弥留之际,当年很多他的学生被叫到病床前来听他安排工作。这种“放不下”的学术执着和责任感,令人感佩、催人泪下,充分体现了钟敬文先生等文化前辈矢志不渝的学术追求和精神风范,我们应倍加珍爱、继往开来。

  四、秉承工匠精神,是学术报国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多出好作品、好成果是文艺工作者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最好的方式。钟敬文先生一生践行学术理想和工匠精神,兑现了自己学术报国的坚定信念。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艰难局面,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岌岌可危,钟敬文等一大批著名老专家奔走呼吁,力谏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的挖掘、整理和抢救性保护,在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的积极努力下,完成编纂出版“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浩大工程。钟敬文先生不顾年事已高,承担起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主编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等三套集成顺利完成,为建设中华民族“文化长城”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把“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列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民族文化复兴的示范工程、民间文艺的记忆工程。我们认为,这也是钟敬文先生早年倡导的“万里长城”“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先生培养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已经成长为中国民俗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坚力量,目前活跃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大部分都是钟敬文先生的亲传弟子或再传弟子。这充分体现了钟敬文等学术前辈的学术精神和远见卓识,我们应倍加礼敬、薪火相传。

  遥想百岁老人钟敬文先生仙逝时,最引人瞩目的挽联莫过于启功先生手书的“人民的学者”。饱受“五四精神”滋养的钟敬文,一路伴随着中华民族求解放、谋发展、图复兴的伟大事业,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将永远铭记并传扬下去。

  致敬钟敬文先生!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