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文联优势 广泛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
——2013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暨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发言摘登(二)
文艺志愿服务:文联和协会工作的新鲜血液和动力
□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冯双白
2011年,安徽省新农村舞蹈教室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一位女老师流着泪说:“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缺乏自信、情感淡漠、不合群、不善交往、抑郁自卑等问题。新农村舞蹈教室的开办,让这些孩子融入到集体之中,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发言的人,叫李丽,是安徽省东至县实验小学的志愿者舞蹈教师,她受安徽省文联和安徽省舞协的委托,为全村40多名留守儿童教授舞蹈。李丽的讲话和泪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潘巍,是广东张丹丹艺术培训学校的校长,参加了广东省新农村舞蹈教室的志愿者行动之后,每个星期至少到清远石角镇界碑小学去教课一次,有时两次。人们问她,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双休日,你走了,你自己的孩子怎么办?张丹丹艺术培训学校的孩子们怎么办?她回答说:“没办法,自己的孩子家人管,学校的孩子只能找人代课,因为农村的孩子们更需要我!”话语平淡,却掷地有声。
在河北省文联、河北省舞协组织的文艺志愿者中,有一个在衡水坚持授课的老师,叫侯丽娜。她清晰地记得,一次下大雪,因为雪天路滑,车开得慢,3个多小时才到农村小学。她说:“我到了学校门口,孩子们向我跑过来,问我冷不冷,突然之间,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我拥着他们走进教室,不忍心再让他们受冻。我知道,每次课程的3个多小时,对他们来讲有多么不易、多么珍贵,我必须认真对待上课的每一分钟,用我最好的状态为他们开启一扇舞蹈之门。我决心把这项工作做下去,为了孩子们眼里的期盼,也为了我心中的梦想。”
近年来,中国舞协会同安徽、广东、河北、山西、重庆、大连、新疆兵团等20多个地方的文联和舞协,一起开展了建设新农村舞蹈教室、推广百姓艺术健康舞的工作。此外,中国舞协注意在大型活动中亮出“文艺志愿者”的旗号,响应中国文联号召参加“送欢乐下基层”的非注册的文艺志愿者,先后达到千人。
在舞蹈志愿者服务工作中,中国舞协和各地文联、舞协的共同体会是:
第一,要高高地举起“文艺志愿服务”的旗帜。旗帜在,阵地在,没有旗帜,就没有阵地。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文艺志愿者用自己的知识、爱心和能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弱势和不利境遇中的人们,用互助唤醒人间善良和慈爱,用真心呼唤社会文明和进步,只有整个文学艺术界都认同文艺志愿服务行动,我们的旗帜才能高高飘扬。
第二,要脚踏实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文艺志愿服务,不是唱高调,必须是脚踏实地工作。开展志愿服务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志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志愿者无私地付出,这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第三,要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的友爱精神。要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文化,使志愿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第四,要推动文艺志愿服务机制和体系的建立。建立健全各级志愿服务的组织,有了组织,志愿者们才有统一的行为目的、纲领、方式,从而带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要把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作为繁荣文学艺术事业、加强文艺界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文联、协会工作创新的重要任务,逐步建立覆盖广泛、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文艺志愿服务网络体系。还要推动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以机制建设来保障志愿精神的火炬熊熊燃烧。
开展文艺志愿服务 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 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 王德新
北京市文联及各团体会员努力践行十八大精神,多年来坚持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扎实开展了“送欢乐下基层”、“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基层,把丰富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让节日喜庆、文明、和谐的气氛更加浓厚,让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大局
广泛开展“文化下乡”、“送欢乐下基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系列活动,是中央、北京市委为贯彻群众路线、实施文化惠民政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要求。北京市文联把组织好这些活动作为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实际步骤,作为下基层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文联党组领导直接参与活动,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积极提供条件,确保活动的圆满顺利和扎实效果。市文联开展的“北京文联大讲堂”活动,是一项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普及文艺知识的群众活动,被列入市政府人文北京行动计划折子工程。2013年,以“美丽中国、文艺北京”为主题的文联大讲堂系列活动已正式启动,让广大市民共同了解美丽中国的深厚文化内涵、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幸福成果,为共同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努力。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广泛开展“文化下乡”等惠民活动,始终坚持以基层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市文联通过“送欢乐下基层”、“走转改”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送到了社区、农村,实现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目标,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市文联组织文艺家深入花乡黄土岗、延庆张山营等区县基层,有针对性地对群众进行艺术辅导。市文联各相关协会,每逢年节,都会组织艺术家走村串户,为百姓书写春联、拍摄全家福,用艺术的形式为老百姓送去新春的祝福。这样的惠民活动,北京市文联年年举办,目的就是让广大市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以市文联和谐之声艺术团为依托,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和谐之声艺术团自2007年成立之初,就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整合12个艺术门类的文艺家资源,并在各区县、行业文联成立了艺术团分团,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服务人民群众,同时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汲取创作素材、磨砺思想品格。艺术团坚持公益性、多样性、群众性、经常性,在首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得到了中国文联和北京市委的认可和表彰。北京作协驻会作家曾哲深入西藏洛扎县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自筹资金为藏族聚居区建立学校和改善师生住宿条件。为此,北京市文联党组给予曾哲表彰和奖励,并倡议首都文艺家向曾哲学习。2012年底至2013年初,市文联组织文艺家走进基层,用多种艺术形式为首都各条战线的人民群众宣传十八大精神。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大力借助新闻宣传,扩大文联社会影响力
通过活动,市文联组织文艺家深入基层,与首都各界群众面对面地接触,为群众送欢乐、送温暖,新闻媒体进行不间断的跟踪报道,及时进行宣传评介。这些基调鲜明的宣传报道,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鼓舞了市文联做好工作的信心,赢得了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赞扬,在首都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进了首都人民对文联的了解和对首都文艺家的感情,扩大了文联的影响力。
今后,北京市文联将常态化地开展文艺惠民育人活动,让更多基层群众从中受益。并继续通过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提升首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扩大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强化“大文联”服务职能
□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刘小毅
近年来,广东省文联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与文艺家走进基层、文化惠民活动、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工作、文化支教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让爱心深入基层、深入山区、深入厂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志愿服务的网络体系
2010年,建设广东文化强省刚提出,广东文艺界就率先行动起来,建了广东文化志愿服务总队。2012年5月23日,积极响应中国文联号召,正式组建了广东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依照“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引导文艺志愿者自愿参与、义务工作、提升自我、服务社会。
注重品牌建设,努力拓展服务领域
1.擦亮文艺活动品牌。在提升文艺志愿服务水平上,广东省文联注重在打造服务品牌、培育服务项目、探索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上下功夫,重点办好知名度比较高、能被群众广泛认可的项目。2006年广东省文联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7年来足迹踏遍了广东的边远山区。文艺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举办“摄影大篷车”、“书法进万家”、“曲艺大家唱”等活动。举办戏剧鉴赏、体验课,摄影培训班,书法培训班,艺术大讲堂,这一系列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服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创新文艺志愿服务项目。2012年,广东省文联、广东省舞协开展的“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室”,在广东省25个老少边穷、艺术资源缺乏的村镇同时启动,一批具备舞蹈专长的文艺志愿者经过省舞协的统一培训后,分别安排到这25个试点的学校任教。在开展“广东省首届百姓艺术健康舞推广”活动中,舞蹈志愿老师奔赴全省各地开展百姓艺术健康舞的辅导工作。通过文艺志愿者的带动,老百姓可以参与到过程当中,由原来单纯地“看”自发地转变到参与“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3.结合对口扶贫和帮扶工作,开展文艺支教。结合省有关扶贫工作的要求,在“双到”扶贫点开展支教扶贫工作。省文联干部职工与扶贫点的94位贫困儿童结为帮扶助学对象,开展“爱心父母”大联盟活动;省文联所属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青年老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在村里为孩子们举办舞蹈、书法、器乐等艺术培训班;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李亚威,为了推介云南楚雄彝族的风土民情,12年间自筹资金先后拍了《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中国有个暑立里》等5部电视纪录片。在广东与新疆喀什对口援建工作中,积极开展文艺援疆活动。
文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帮助了服务对象,也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广东省文联把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书法院、省文联艺术馆作为基地,围绕志愿者服务精神、服务理念、服务技巧等内容,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省舞协已经组织文艺志愿者业务技能培训、百姓艺术健康舞推广培训、新农村少儿舞蹈教师等培训工作;省曲协举办的“万家灯火万家弦”活动,把曲艺的弹唱技巧轻松地带进了寻常百姓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充分调动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志愿者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的能力。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文联全系统的资源,通过定向推荐和社会公开招募,组建各类专项文艺志愿服务团,推动文艺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文联社会 艺进万家
□ 潍坊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孙淑芳
潍坊市文联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切入点,全力打造“文联社会,艺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建立市、县、镇文艺志愿服务组织150余支,总人数达到1万余人。
深入调研,提出文艺志愿服务品牌
在开展“文艺服务,我的责任”大讨论中大家认识到:文联在围绕大局、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服务重点社会影响力不突出;文艺工作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缺少平台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缺少组织不能常态化,文艺惠民效果不理想。通过深入调研形成共识:文艺工作,要以“文”为媒,以“联”为本,突出服务,惠及群众,全力打造“文联社会、艺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品牌。
突出重点,探索推进文艺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明确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内容。服务品牌:文联社会,艺进万家。服务主题: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快乐自我。服务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推动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建立文艺服务基地、创作基地、实践基地,培育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文化强市。
二是创新文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成立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把文艺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志愿服务总体规划,成立了文艺志愿服务团,寿光市成立文艺志愿者培训中心、“文艺志愿者沙龙”,建立开放型志愿者队伍。目前正在探索成立潍坊市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和文艺志愿者协会。
三是打造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围绕中心大局,助推蓝黄经济发展,推出了“文艺走进滨海”、“文艺走进三河”、“文艺助推高新”等项目;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文艺进校园”、“文艺进社区”、“百村千户书法进万家”活动;围绕特殊个体需求,开展“牵手城乡·相约社区”、“摄影敬老千里行”等文艺惠民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机制打造“风筝都大舞台”群众文化服务项目。
四是完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制定“七有”标准:有一支长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长期的志愿活动、有专门的活动场所、有固定的服务对象、有长期的服务项目、有服务实践基地。制定了《文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定期评比先进服务队伍、优秀服务基地、星级文艺志愿者。
五是拓展文艺志愿服务阵地和平台。“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志愿服务活动和阵地建设协调推进。按照有特色文艺队伍、有经常性文艺活动、有定期文艺辅导培训、有一定数量的文艺志愿者“四个一”标准,加大服务基地、实践基地、创作基地建设,发展文艺特色学校、文艺特色村、文艺特色社区15处。
初见成效,文艺志愿服务形成一定影响
一是文艺志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建立市、县、镇文艺志愿服务组织150余支,其中,市直属17支,县市区14支,镇街100余支。二是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各种采访写生、辅导培训等活动2000余场次。三是文艺志愿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自觉参与,奉献他人,快乐自己”成为文艺志愿者的共同心声。四是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广泛。打造“文联社会,艺进万家”文艺服务品牌的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连续三年被评为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主要工作收获:文艺志愿服务拓展了文艺工作领域,有力推进了文艺工作向基层延伸。文艺志愿服务是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文艺志愿服务锻炼了文艺队伍,提升了文联形象。
“到人民中去” 播撒精神食粮
□ 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陈一辉
在建设工地开办“民工艺术讲堂”、举办“民工才艺大比拼”、“机关艺术鉴赏沙龙”,开展“同一片蓝天下——常年为外来务工者送文化套餐活动”,组织全国青年数字电影大赛、大学生话剧节、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少儿绘画大赛、国际少儿书法大赛、“天堂儿歌”创作演唱大赛等青少年系列文化活动,夏天在人防工程内开办“纳凉书场”……多年来,杭州市文联通过这些实在而鲜活的载体,开展惠及各界民众的文化活动,把服务的触角延深到校园、军营、机关、社区和工地,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近年来,我们将这些活动统一冠名“到人民中去”,整合原有品牌和资源,进一步拓展为民服务的广度、深度,提升文艺志愿服务档次和水平,由相对单一的送文化变为以培养社区、村镇、学校文艺人才为重心的“种文化”。成立了文艺志愿者服务总团,设计有专门的LOGO。为确保职责明确,各协会与基层结对帮扶,签订《文化惠民服务点工作责任书》,并在服务点悬挂“杭州市文艺家文化志愿惠民服务点”牌匾;并分别与惠民服务点商议了帮扶重点,明确了年度具体任务,确立了可操作、可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如通过排戏、辅导讲座、创作指导、艺术带教等形式,为当地培养文艺骨干和文化活动组织者。
两年来,我们在村镇、社区、学校、企业建立惠民服务点数十个,文化帮扶和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剧协的艺术家们手把手辅导淳安县屏门村里的农民睦剧团排练大戏,一时间,排戏以及看排戏已成了这个村一件最开心的事。通过悉心帮教,淳安县屏门村一个从没演过戏的村剧团,已能独立演出《十五贯》《三女拜寿》《金钗记》等大戏了;摄协志愿者分团为偏远乡村小学建起了浙江省第一个摄影小学,他们定期安排摄影名家为孩子们辅导,并给孩子们赠送了50台数码相机,孩子们现在已能熟练使用相机,并举办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展;作家们深入偏僻农村小学,为孩子们举办“稻草艺术节”,给孩子们赠送书刊和精美画册,为该校组织策划了建校100年来首次作文大赛,累计开展“文学进校园”60余次,惠及两万余名学生;画家们带领学生采风、写生及创作,建立美协青少年分会;临安市上田村是个偏远的乡村,但有着较好的书画传统,书协多次派著名书法家进行辅导讲座、策展布展,并积极协助该村创建中国书法之村,还协助该村举办了首次书法展;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志愿者在采荷一小、明德小学建立剪纸基地,定期开展辅导培训,使孩子们的剪纸水平大大提高;音协志愿者分团结对邮政管乐团,定期为其组织辅导排练,使这支乐团已能参与一些重要场合的演奏;影视协志愿者分团开展青年影视训练营活动,邀请国内一线专家为青年影视爱好者授课。
活动的开展使文化惠民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拓展和深化,把文艺志愿服务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档次和新水平。其一,拓展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广度、深度,也体现了党的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和文化惠民政策。其二,培养了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发展权和自主权。志愿者惠民活动以扶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为重点,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增强文化服务发展后劲,为丰富基层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其三,探索了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文艺志愿服务体现着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文艺家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并建立长期服务点,使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经常化、项目化、指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其四,探索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长效机制。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走转改”、“三深入”,探索了文艺家下生活的长效机制。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陶冶了情操,汲取了艺术创作养分与灵感,增强了“以人为本”意识和为民服务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