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文联>全国文艺家协会动态

继承弘扬《讲话》精神 推动新时代音乐事业创新发展

时间:2022年05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继承弘扬《讲话》精神
推动新时代音乐事业创新发展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新时代音乐创新发展座谈会发言摘登


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
俞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8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我们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国新文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国文艺发展新纪元。8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艺事业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精心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亲自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而且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进一步继承和丰富了毛泽东文艺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长期以来,在《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音乐界和广大音乐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我们要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联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推动新时代音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更加坚定人民性这个根本立场、高度聚焦精品创作这个中心任务。
  启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艺提供更为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让我们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更加自觉地把握时代主题,更加自觉地坚定人民立场,更加自觉地坚持守正创新,更加自觉地追求德艺双馨,用心用情用功谱写新时代的壮美乐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身入、心入、情入
叶小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一部关于革命文艺的光辉篇章,其中的思想精髓引导着中国几代文艺工作者,用自己滚烫的心,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
  作为这一文艺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把握与系统阐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成为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大音乐工作者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光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以生动笔触记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线,成为广大音乐工作者的自觉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了音乐工作者从现实生活深处发现动人形象、凝练诗意素材的热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艺术家们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强大的创作动力,身入、心入、情入,一大批新创作的现实题材作品涌现而出。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音乐工作者将用心用情用功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开创新时代中国文艺新气象、新面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不断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心、用情、用功服务人民
韩新安(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 8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中国音协作为党领导下的音乐界人民团体,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引领广大音乐工作者,不断增强推动新时代音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不断创新工作体系,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音乐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推动新时代音乐事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精品创作,引导广大音乐工作者找准坐标和方位,聚焦主题主线,努力铸就新时代音乐创作高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开展范围更广、效果更实的采风创作活动,助力音乐家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造就新时代音乐人才队伍,通过开展高级研修、创作扶持、示范展演、宣传推介等创新方式,加强对词曲创作、演奏演唱、理论评论等优秀青年音乐人才的专业指导和事业帮扶,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要着力探索、建立完善音乐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健全音乐工作者行为守则和自律公约,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扎实推进音乐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引导音乐工作者弘扬正确的创作观和健康的审美观,建设山清水秀的行业生态。
向人民学习,向生活请教
张千一(中国音协副主席、作曲家)
  80年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2014年10月15日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如何写出新时代的人民颂歌、祖国赞歌?只有到生活中去感受,在生活中寻觅,才能用准确的音乐语言展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近些年,我多次去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福建、浙江等地采风,南至三沙永兴岛,北至额尔古纳根河,创作了许多作品。如:2017年至2019年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至今已在欧洲和国内演出50余场,并被中宣部列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部”优秀作品;2019年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组织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中我写了独唱与合唱《一个都不能少》;2021年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组织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百年放歌》里,我创作了合唱《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等。
  从2016年开始,我还多次参加了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主题实践活动,创作了《拉萨之夜》《梦中的骑手》《南疆北疆谁更美》等作品。讴歌新时代的人民,赞美新征程的生活,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作曲家,我要努力向人民学习,向生活请教,捕捉生动鲜活的音乐形象,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为新时代放歌
王建(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
  江苏文脉源远流长、音乐艺术久负盛名,滋养了赵元任、刘半农、华彦钧、刘天华、马可、沈亚威等老一辈音乐大家,走出了吴祖强、印青、谭利华、闵惠芬、朱昌耀、程桂兰等一大批音乐名家。《长江组歌》《太湖美》《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歌曲更是历久弥新、广为传唱。可以说,活跃在中国乐坛上的一代代江苏音乐人,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江苏贡献。
  近年来,在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江苏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文联、省音协团结引领全省音乐艺术工作者,成功举办了新时代歌曲创作座谈会,“紫金合唱节”、“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盛典”,“百年回响中华逐梦”中国民族管弦乐、室内乐国际征集评选,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评选等系列活动,积极参与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小金钟、“听见中国听见你”、“百年百首”等赛事推荐评选活动,一批批优秀中青年音乐人脱颖而出,一部部音乐剧、歌剧、组曲组歌在各大主流音乐平台传播,江苏音乐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文艺当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我们将以《讲话》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新时代放歌,努力创作出更多体现江苏特色、代表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音乐精品力作,不断推动江苏文艺事业迈向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树立大历史观,反映千年巨变
李心草(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交响乐团团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与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格局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80周年,中国交响乐团从2021年就开始着手策划赴延安等地开展系列“寻根”活动,以“黄河大合唱”回延安为主题,主动践行文化责任,担当历史使命。
  中国交响乐团2022年重点创作作品——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作品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中华文脉,描绘复兴之路,着重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作品计划10月在京首演。此外,国交还委约优秀青年作曲家、彩虹合唱团指挥金承志创作合唱套曲《生活瞬间》,计划11月在京首演。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创作融入时代和人民之中,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创作出反映中华民族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的作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奏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在传承中成长,在领悟中提升
雷佳(中国音协副主席、女高音歌唱家)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白毛女》正是在《讲话》的直接影响之下诞生的第一部中国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我有幸在2015年参与了《白毛女》首演70周年的复排,在剧中饰演“喜儿”。为了将人物塑造得更加真实可信,我们剧组30多名主创主演首先前往延安鲁艺,后来又前往“白毛女”故事的原型地河北石家庄平山县的河坊村深入生活。与此同时,我们还考察了白毛女洞口和奶奶庙,参观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地。第二代“喜儿”的扮演者郭兰英老师和第三代“喜儿”的扮演者彭丽媛老师都专程来到剧组指导我们的舞台表演。所有艺术家的共同努力,让《白毛女》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座丰碑,而作品之中渗透的深刻思想和艺术家们对待民族艺术充满敬畏、高度负责的态度,都是对《讲话》精神最有力的践行。这种精神始终伴随、鼓舞着我,也影响了我之后的艺术道路。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国家大剧院上演了复排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我在剧中饰演“田玉梅”;2022年我在民族歌剧《运河谣》首演10周年之际,再度饰演了义薄云天的江湖卖艺人“水红莲”。近年来,我还演唱了歌颂边防军人的歌曲《请放心吧!祖国》《清澈的爱》,并为电视剧《人世间》演唱同名主题曲《人世间》。这些作品都渗透着我对《讲话》精神的领会和思考。在传承中成长,在领悟中提升。在《讲话》精神的持续引领下,相信我们的文艺百花一定会更加绚烂!
尊重人民、尊重艺术
杨燕迪(中国音协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
  80年前,《讲话》中关于“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的重要论述,深刻并广泛地影响了现当代中国文艺的整体面貌和前进方向。当下,重温《讲话》内涵,进行新的解读、挖掘和引申,是文艺工作者的内在使命和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艺工作开启新征程,审视文艺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点,就是文艺工作的“人民性”导向,这种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艺术观承继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根本精神。
  当前,文艺创作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民、尊重艺术、尊重质量。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和音乐事业发展,促成了诸如叶小钢的交响音诗《喜马拉雅之光》(2013年)、郭文景的歌剧《骆驼祥子》(2014年)、张千一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2019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9年)等一批优秀音乐和舞蹈作品的诞生,这些创作是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化风貌、具备可贵艺术品质的喜人成就。纵观艺术的发展和音乐的历史,任何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艺术佳作,都是被世世代代的人民所认可和喜爱,方能在时间长河里璀璨不朽。
弘扬主旋律,表达新时代
向延生(音乐史学家)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完美结合的经典历史文献。我的父母亲当年应邀出席了这次座谈会,1965年我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毕业后,多次参加了纪念《讲话》的相关活动。
  老音乐家李凌1981年出任中国音乐学院的第二任院长,他约请我为《中国音乐》写作了纪念《讲话》发表40周年的专文;周巍峙邀请我为《新文化史料》编发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的专栏; 2002年我应邀协助《中国文化报》,刊出了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的专版;作为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的常务副会长,2012年我被会长王昆派去担任中央电视台为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拍摄的5集大型专题纪录片《大鲁艺》的首席学术顾问。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是学习《讲话》的重要成果。1995年纪念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50周年时,我受命采访了许多该剧当时健在的创作和演出人员,写作的文章探讨了此剧9个方面的问题。经过周巍峙、张庚同志审定,连载于《人民音乐》 1995年第8、9期,这些经历让我对《讲话》有着尤为深刻的感受。
  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继续深入社会生活,扎根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表达新时代。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快完成国家艺术学科的重点研究课题《中国近代音乐史(1840—1949年)》的编写任务。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王歆(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多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大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在俞峰院长的带领下,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时间节点,我们分别创立了“5·23艺术节”和“10·15艺术节”。三年来,我们举办各类演出、培训、展演等活动近700余场。2020年,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美育云端课堂”,携手全国300余所艺术院校、国家及地方艺术院团在“云端”集结,连续6天为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奉献了40多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2017年,“音乐党课”通过音乐的独特形式呈现党的辉煌历史。
  2020年5月至今,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委托,中央音乐学院已在全国13个省17个地市村县镇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开展“新时代宣讲师”工作,学校选留数十位优秀毕业生,派驻基层开展文艺志愿帮扶工作。同时,还将陆续在全国832个脱贫县建立8000余所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发起成立“全国高校文艺志愿服务联盟”,助力乡村振兴。
用管乐艺术为人民服务
于海(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会长、指挥家)
  80年前的《讲话》,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革命文艺的方向任务问题。回顾个人经历和在管乐学会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时刻按照《讲话》精神,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才能不断前进、有所作为。管乐学会成立十几年来,在中国音协的领导下,始终以推动管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用管乐艺术歌颂伟大的党、祖国和人民为己任。先后举办上海管乐节暨全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南昌国际军乐节、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中小学生管乐独奏展演等大型管乐艺术活动。我们还开展了“双百音乐会”演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庆祝建党百年学校管乐团视频展播”等活动。今年还将举办“喜迎二十大全国管乐团视频展播”等活动。此外,我们努力把学习宣传管乐的过程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通过编写教材、创作乐曲,为管乐民族化奠定基础,也着重在培训授课中突出中国元素。
  未来,我们要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推动中国管乐在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歌唱人类文明新形态
李劲(国家大剧院领导兼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作为文艺的轻骑兵,音乐作品理应以时时奋斗、处处为先的姿态,冲锋在人民文艺最前沿,为唱响新生活、礼赞新时代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要深悟人类文明新形态,把“国之大者”化为“我之歌者”。从时代课题中提炼创作选题,用创新思维的新眼界开阔文艺创作新境界,用词曲创作新语态歌唱人类文明新形态,用理论的自觉引领创作的方向。惟此,我们的声响才能“居高声自远”地汇入时代,真正成为社会文明与人类进步的先声;要深耕人民火热新生活,把“民之所向”化为“我之所往”。当前,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2020年以来,光是抗疫斗争这个“进行态”,就催生了数万首音乐作品。所以,扎扎实实地深入人民生活,敏锐发掘、精准捕捉,才能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和素材;要把“党之所嘱”化为“我之所行”。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挺起人民艺术家的脊梁,以真才实学、真情实感、真知笃行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要深植厚德载物大情怀,把“一枝一叶”化为“千姿百态”,让悠扬婉转、雄浑激荡的旋律,自信自强、坚定豪迈的歌声,成为振兴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助力复兴强国的最顶流、最强音。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朱昌耀(江苏省音协主席)
  80多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由江苏籍或长期在江苏工作的作曲家所创作的《南泥湾》《军民大生产》《歌唱祖国》《咱们工人有力量》《志愿军战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太湖美》《走进新时代》等优秀作品在群众中广泛传唱,影响深远。近年来,在中国音协、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领导和指导下,全省音乐界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跟时代步伐、彰显责任担当;创新组织形式,全方位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重视音乐理论建设、重视音乐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江苏省音协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历史节点事件,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题音乐创作活动,精心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许多活动已成为江苏音乐的重要品牌。比如已成功举办五届“紫金合唱节”,并在后三届紫金合唱节中增设合唱作品委约创作和征集评选活动;2019年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纪念阿炳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江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等主题研讨交流活动。
  近年来,江苏原创音乐在全国音乐类评奖活动中多次收获荣誉,如《美丽中国梦》《美丽中国》《感动》三首歌曲入围“中国梦”全国原创歌曲征集活动最佳作品;歌曲《追》、合唱歌曲《我相信梦可以像花一样的开》获“听见中国听见你”优秀推选歌曲奖等。未来,江苏省音协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为中国音乐创作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化+科技,助力音乐融合创新
王恒(咪咕音乐内容总编)
  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艺术和技术分工后的通力合作,落脚点在哪里?就落在80年前《讲话》中反复提到的两个字上:服务。音乐如何不断服务人民、不断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对于音乐新媒体平台而言,就是服务艺术家和受众,让更多优秀的作品与受众连接,让受众有更好的音乐体验。咪咕音乐通过5G﹢大音频技术升级,打造了极光音效、至臻音质、臻3D等高品质音乐服务,带来极致沉浸的音乐听感;通过5G﹢短视频技术升级,咪咕音乐打造了超高清视频彩铃的全新通话场景,为音乐短视频开辟了广阔空间。其次,咪咕作为拥有4000万首正版歌曲的聚合平台,为音乐家与受众更好地连接创造了环境,在新媒体生态下,音乐家与受众的连接方式变得多元。
未来,咪咕作为新媒体国家队主力军,将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为音乐及广大音乐家群体做好服务,力争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刘禹森)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