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副刊>焦点新闻

2.光明日报《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时间:2024年06月26日 来源:中国副刊 作者:
 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参评作品推荐表

栏目名称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创办时间

2022-05-13

原创单位

光明日报

刊播单位

光明日报

刊播周期

每周1

刊播版面

1版要闻

语种

中文

主创

人员

集体(邢宇皓、王斯敏、丰捷、殷燕召、付小悦、邓海云、田延辉、陈劲松、胡其峰、雷柯、郭丽君、张春丽、刘梦、方曲韵、杜羽、李晓、陈海波、詹媛、杨舒、彭景晖、尚文超、孙金行、刘宇航、刘陆、姜奕名、邹兰斯、陆健、常河、丁一鸣、马姗姗、陈雪、张景华、白雪蕾、郝泽华、龙军、禹爱华、董城、张哲浩、李洁、张士英、尚杰、赵明昊、邓晖、夏静、张锐、柴如瑾、颜维琦、方莉、苏雁、李慧、曾毅、张勇、徐鑫雨、章正、丁艳、王胜昔、胡晓军、李玉兰、王洋、韩寒、殷泓、李晓东、周洪双、王国平、李韵、王笑妃、刘江伟、王丹、赵秋丽、谢云开、高建进、严德勇、王建宏、赵玙、张文攀、闫磊、宋喜群、万玛加、王冰雅、王雯静、俞海萍、李晋荣、郭超)

编辑

集体(张淼、吴晓杰、包晗、樊荣)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就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作为一张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在“文化性”和“新闻性”的结合点上巧策划、在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上做文章、在传承与创新的辩证法中深思考,于头版重要位置推出此特色专栏。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提出栏目创意,并主抓栏目的策采编发全流程,集全报社之力、采用融媒体手段,打造富有文化含量、人文情怀、现实观照的特色栏目。遵循“厚重的历史纹理、浓郁的新闻含量、强烈的现场代入、精美的文字表达、独有的事实特质、贯通的前后逻辑”这一办栏理念,全社数百位记者精心选题,分赴各地深入采访、悉心写作,并为每篇报道制作原创微视频产品。每组报道均经过编辑专班的反复修改、润色提升,最后经社长兼总编辑审改定稿。报纸版面刊发稿件、视频二维码、图片;报道专题页面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同步推出;光明网、官方微信微博等据此推出多样化产品,形成立体而厚重的报道矩阵。专栏以每周一至两篇的频率见报,至今已推出80余期,产生了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文化遗存再次“火”起来,极大增强了受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民族自豪。

 

本栏目作品在报网端微号共发布稿件近90篇(组),累计生产视听产品450余分钟,全网浏览量超2亿,被近百家媒体转载转发,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6500万,登录微博平台热搜。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3000万。报道在全国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不少网民和读者留言:“通过光明日报全面立体的报道,让我们了解了祖国大地的文化遗存,更记住了它们现今的模样!”“感谢光明日报为青年知识分子提供这样一个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该栏目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极具特色的文化阵地,通过创新的内容、多样的表达方式以及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立体的传播路径,为文化视听产品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该栏目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线,紧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个重大主题,放眼广袤的中华大地,以新闻之眼追溯文化之脉,以时代之光照亮历史之河,彰显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担当,是一个立意高远、独具特色、文风鲜活的优秀新闻专栏。该栏目定位精准、佳作迭出,许多作品将历史纹理与时代脉动、新闻含量和文化容量熔为一炉,以融媒形态、立体传播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在读者和网民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4年5月18日

 

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作品标题

《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发表日期

2023-01-16

作品评介

本文将黄河所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与治理黄河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讲述了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如何从古代的“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转变为今天的“黄河宁,天下平”。

稿件从地处“黄河故道”的安徽省砀山县、描写黄河的诗词文赋之变切入,以黄河沧桑变迁的历史缩影,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治黄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随后,文章选取三个特写镜头展开描述:原来一发大水就漫过河堤的黄河滩区,通过加高培厚堤防,安然度过严重秋汛;土质疏松、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拦减泥沙,由“黄”变“绿”,由绿变美;通过调水调沙,把河道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彻底改写黄河“地上悬河”的历史。从多个侧面,充分介绍了我国黄河治理的探索历程与喜人成就。配发的原创视频,结构精巧、画面美观、气势雄浑。

采编过程

记者查阅黄河历史上水患频仍、故道变迁的相关资料,发掘线索,重点采访黄河治理主管部门,对新中国黄河治理的举措有了充分了解。同时,选取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有代表性的采访地点和对象,对黄河的历史文化、水土流失治理、泥沙淤积治理等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入采访调研。文章数易其稿,经过编辑专班精心打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审改定稿,与视频、图片同步推出。

社会效果

本期稿件选取社会关心关注的黄河治理这一重大主题,让受众充分了解千百年来黄河治理的难点、新中国治黄事业的孜矻探索。文章标题抓人,语言晓畅,行文兼具生动讲述、专业解读和优美文辞,既蕴含丰富的信息量,又将新闻鲜活性、文化内涵、历史纵深感巧妙融合,是重大主题报道的巧妙创新,推出后被数十家媒体转载转发,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母亲河,她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马姗姗

 

冬阳下的原野,恬适怡人:水洗过般的瓦块云飘过一拨又一拨,被人追赶着似的往前跑;云脚下,是一棵挨一棵合抱粗的梨树;而梨树丛中,掩映着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楼——这里属安徽省砀山县的良梨镇,以盛产皮薄多汁、入口酥化的砀山梨著称。

 步入梨树园,梨农们正埋头剪枝压枝、挖沟施肥。听说是从京城来的记者,一位大婶乐呵呵地说:“闺女,你应该过3个月再来。那时候,百万亩梨花都开了,美着呢!全国各地游客都往这儿跑呢。”

很难想象,记者置身的所在,竟是两百年前的黄河河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诗经》中的“河”,指的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后世对黄河的认知不同,那时“河水清且涟漪”,一派悠然。然而,自《汉书》起,“河”开始多了另外一个名号“黄河”,泥沙成了河的主角,后代诗词对黄河的描写也变为刘禹锡笔下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李白吟诵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虎可搏,河难凭”,文辞之变的背后,是黄河带给人们的深深恐惧。因气候变迁、人类活动影响、流经黄土高原,让这条浩荡大河的泥沙含量居世界河流之冠。“黄河斗水,泥居其七。”千百年来泥沙淤积不断抬高下游河床,而两岸堤防也只能随之加高,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善淤”的黄河,越来越桀骜不驯,“善决”“善徙”导致水患频仍。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余次,改道26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并非虚言。

决口改道,给两岸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上的黄河洪水曾北抵天津,南达江淮,范围波及冀、鲁、豫、苏、皖五省。闻名遐迩的古都开封就曾6次被淹,层层淤泥,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湮没于黄沙之下。“道光二十三,洪水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时至今日,河南省陕州区一带仍流传的这则民谣,记录了1843年洪水泛滥印刻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噩梦。

翻开黄河历次改道图,可以看到,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之前,黄河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迁徙,注入渤海。而这一年,开封守将杜充为抵御金兵,在滑州李固渡扒堤决口“以水当兵”,导致黄河从此向南摆动改道,袭夺淮河水系,流入黄海。自此,决口和改道次数激增,令“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胜景不再,留下无数“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的人间悲剧。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附近再次决口,也再次改道,北流汇入渤海。从此,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留下一条蜿蜒于豫鲁皖苏四省交界之地的“明清黄河故道”。记者寻访母亲河来到的第一站——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就系“明清黄河故道”。

离开良梨镇,记者来到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这里离现今的黄河入海口已不远。

 

“小时候,一发大水,就漫过河堤,人得赶紧转移,庄稼泡在水里。”利津县盐窝镇后左村党支部书记李美玲在黄河滩区长大,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河堤不断加固,河道越来越深。前两年那么大的洪水,也没淹上岸。”

李美玲说的大洪水,是2021年秋季黄河中下游遭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7轮秋雨连番登场,黄河干流9天内出现3次编号洪水,下游河道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大流量洪水过程持续近30天……在如此严峻形势下,黄河防汛取得了“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的成绩。

黄河故道的沧桑变迁,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一个缩影。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兴邦的大事。历代志士仁人曾提出了各种治黄设想,但受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治理能力,每每徒劳无果。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在炮火硝烟中起步,开启了黄河治理的新纪元。195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黄河,指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成为动员人民治理黄河的响亮号角。

“70多年来,党和国家在黄河防汛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先后四次加高培厚堤防,加固堤防1300多千米,新建、改建、加固险工、控导500多处,修建坝垛14000多道……”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方案技术处处长任伟告诉记者。

 

改变黄河“善淤”特性,重在治理水土流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水土流失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顿。离开盐窝镇,记者又来到陕西省绥德县崔家湾镇。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绥德水保站总工程师党维勤正在这个镇的李家岔村大沟淤地坝工程现场进行指导。他告诉记者,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绥德属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源头之一。从195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始淤地坝试验研究工作——在沟里修个坝,坡上下来的泥沙被拦住,慢慢淤成大片良田。“坝地土肥还能保水,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记者查阅了资料:经过淤地坝、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96万平方千米,水土保持措施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率达67%,主色调由“黄”变“绿”,由绿变美!

在加高培厚堤防、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水利专家们还瞄准“根治黄河”发力。

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被视为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此处河床比郑州市区高4~6米。在河南惠金河务局东大坝花园口险工120号坝坝坡上,标注着一幅洪水水位图,上面的5条水位线异常醒目。东大坝管理班班长王培杰指着其中的2条向记者解释:“你看,这是2010年7月的洪水水位线,与1996年8月那次流量相差不大,水位却低了1.57米。这说明黄河河槽高度在逐步下降。”

2002年起,黄河持续实施调水调沙,通过水库联合调度,用“人造洪水”形成连续泄流冲力,把淤积在河道及水库中的泥沙尽可能多地送入大海。这一创造性的方法实施21年来,河道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目前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使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彻底改写了黄河“地上悬河”淤积抬高的历史!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这一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正从愿景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作品标题

《父老乡亲心尖尖上的“花儿”》

发表日期

2023-11-26

作品评介

“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活着的《诗经》”,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文化相映共生的历史。该作品以鲜活的语言活脱脱将“花儿”自由灵活、高昂奔放的独有特质展现出来,又以其活态传承的历史脉络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量感和厚重感,反映了“花儿”在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增进各民族情感认同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传承与创新。配发的原创视频制作精良、鲜活生动。

采编过程

记者辗转甘肃、青海、宁夏等多省区,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跨区采访了“花儿”研究专家、民间传承人等大量采访对象,并聆听了多首“花儿”演唱,用精心打磨的文字,讲述“花儿”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以及融入现代艺术的不同切面,创作期间,稿件与视频均几易其稿、精益求精。

社会效果

    作品刊发后,在文化领域产生广泛反响。特别是西北地区不少“花儿”研究专家认为,如此以文学笔法讲述多民族共有艺术形式“花儿”,既不失通俗之情、又不失雅致之意,有高度、有内涵,有温度、接地气。作品还从增进多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解读“花儿”的传承发展,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了力量。

 

 

 

 

父老乡亲心尖尖上的“花儿”

本报记者 张文攀 宋喜群 万玛加 王冰雅 王雯静

 

“上去个高山者哟啊呀,望啊哎嘿平了川呀,哎嘿哟望平了川呀哈哈,平川里哎嘿,有一朵呀牡丹呀……”走在西北的峁峁塬塬,不时会听到这种一唱三叹、悠扬宽长的歌声。沟壑绕来绕去,峁梁千回百转,歌声也绵延不绝……

这,就是起源于甘肃临夏的高腔民歌——“花儿”。

据甘肃《河州史话》记载,“花儿”最早见于明代高弘的诗句:“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可见,在明初,“花儿”便已“盛开”。

“盛开”的“花儿”,被誉为“西北之魂”“活着的《诗经》”。在黄土高坡,在青藏高原,在天山南北……“营生不离手,花儿不离口”,不论是放羊娃还是砍柴郎,老家翁还是俏新娘,兴之所至,谁个不能扯开嗓子酣畅淋漓地“漫”上几句“花儿”?

为啥叫“花儿”?

这可是西北莽原最极致的浪漫——在这些反复吟咏爱情的歌声中,有情人总是将自己钟爱的女人比作“花儿”!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自家……”这从心底自然流淌出的歌,时而炽热奔放,时而缠绵低回,一曲一调,深沉真挚;一字一句,直击人心。

 

不信?你听——

“尕妹妹的个大门上就,浪呀三浪哎,心里我闹得慌呀,不见我的个尕妹妹……”“日头落了着黑下了,四月八立了着夏了;知心的阿哥走远了,尕妹子想你着心花儿烂了……”

如此淳朴深情的“花儿”,打动过无数人的心。其中,就有王洛宾。

1938年4月,王洛宾和作家萧军等人赴兰州宣传抗日。行至六盘山,赶上滂沱大雨,只好在一家车马店歇脚。黄昏时分,隔壁传来的悠悠情歌让王洛宾心头一震:“走咧走咧走远咧,越走呀越远咧,眼泪的花儿漂满了……”循着歌声,王洛宾见到了歌者——女店主五朵梅。

就在那一刻,五朵梅哼唱的这首《眼泪花儿把心淹了》,为王洛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让他“放弃了对西洋音乐的向往,投入了民歌的海洋”。这,成就了这位后来的“西部歌王”,才有了那令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五朵梅呢?

据说,她不久后就离开了六盘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不知所终……留下一段传奇,也留下了无尽惆怅。

如果你觉得“花儿”道出的,只能是儿女情长,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同样是在1938年,“花儿”,还唱响在武汉会战的动员集会上!

“阴山阳山倒对山,游牧人占的是草山;阿哥们抗日到前线,尕妹们家儿里生产”“战马成群的绿草滩,白帐房扎下的营盘;头一回打了个闪击战,把日寇,杀给了千千万”……罗伟一口气连唱三首“花儿”,唱得集会军民群情沸腾,高喊“杀敌!杀敌!”

罗伟,只是投身抗战的40余万甘肃后生中的一员。从卢沟桥到滇缅公路,从淞沪之战到宜枣会战,从中原正面战场到华北敌后……西北子弟唱着“花儿”、昂着头颅,与侵略者殊死搏杀!

“花儿”真正飞出西北,红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0年国庆,青海“花儿王”朱仲禄在北京先农坛“各民族大团结联欢会”上演唱的新编“花儿”赢得满堂喝彩,从此一发不可收——1952年,他为电影《太阳照亮了红石沟》配唱三首“花儿”,让“花儿”第一次走上银幕;1953年,他将“花儿”唱进中南海,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他演唱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尕老汉》,成就了“花儿”史上的第一张唱片……改革开放之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花儿皇后”苏平、组建青海花儿艺术团的“花儿王子”马俊等一代代“花儿”传承者更是不断涌现,赢得观众无数。而经过张亚雄、郗慧民、赵宗福、柯杨等著名的“花儿”收集者、整理者、研究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花儿学”已经成为一门国际瞩目的学科。2009年,“花儿”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盛不衰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因为,它是各民族传情达意的“共通语”。

“‘花儿’既有农耕文明的基因,又有游牧文明的烙印。这种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的‘丝路飞歌’,本身就是民族团结、文化融合的体现!”中国民协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沛说。

 

你瞧,在西北,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花儿会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河滩里、绿林间、山坡上,各族群众、男女老少、各式装扮,潮水般涌到一起,十几万人放开歌喉尽情唱,满世界都成了‘花儿’的海洋!”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名誉会长滕晓天陶醉地说。

因为,它有一颗永远不羁的心!

“哎春风嘛就吹来着百花香呀,马莲花开呀,自由的呀鸟儿在歌唱……”对着手机镜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传承人撒丽娜一遍遍试录“花儿”。“我在开头融入了小提琴的旋律,最后一段进行跨四度转换,把那撕心裂肺的思念推向了高潮……”为了让传统“花儿”俘获更多年轻人的心,撒丽娜在保留“花儿”原生态唱法和曲调的基础上,调整音乐结构,以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方式展现“花儿”的“野性美”。

不仅如此,“花儿”还嫁接现代音乐、舞剧,在更广阔的空间生根发芽。2009年,甘肃省首部“花儿”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将传统“花儿”融入现代音乐,在北京公演引来好评如潮。2022年,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排的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摘得文华大奖,被誉为“花儿元素结合歌剧、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一次成功尝试”……

“‘花儿’,是冬天冰冷身子下的热土炕,是夏天热日头里的一碗凉浆水;是光阴之嘴里嚼着的一块冰糖跌进熬着的罐罐茶,是贫瘠土地里的生生不死的一茬茬庄稼……”作家唐荣尧这样向“花儿”告白。

说到底,它,是开在父老乡亲心尖尖上的“花儿”啊!

 

 

 

2023年每月第二周刊载作品目录

月份

作品标题

刊载日期

01月份

弄潮不停歇,击浪挺潮头

2023-01-03

02月份

京味儿,且去前门大街走一遭

2023-02-06

03月份

探访昔日东北抗联的密营

2023-03-20

04月份

这才是鱼米之乡应有的滋味!

2023-04-06

05月份

宁波有个老外滩”……

2023-05-09

06月份

六百岁的昆曲,今天怎样了?

2023-06-06

07月份

这所大学书就的传奇,仍在继续……

2023-07-09

08月份

寻访戴望舒心心念念的那条巷子……

2023-08-08

09月份

川剧,以重生

2023-09-05

10月份

这条巷,曾凝聚了半部常州史……

2023-10-07

11月份

植根于黄土的豫剧,得劲

2023-11-12

12月份

越剧里的那些故事……

2023-12-10

 

 

填写连续12个月每月第二周刊播的作品标题(如遇重大节假日或重大事件,顺延一周),日刊栏目填写每月第二周任意一天刊播的作品标题,动态消息集纳式栏目填报栏目名称。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